9月末的沂蒙山腹地垛庄镇,洋溢着收获的暖、果实的甜——山谷里褐绿色的栗蓬、红色苹果挂满枝头,碧绿的阳光玫瑰葡萄在架上散发着芬芳,见证了乡村振兴的新气象。在开学不到一个月的垛庄镇中心学校,教室里的桌椅焕然一新,新一代的AI互动电子大屏也陆续安装上墙。
9月28日,承载着沂蒙精神与红色基因的蒙阴县垛庄镇中心学校(中国工农红军孟良崮战役红军小学),迎来一场特殊的公益盛会。由中国人民解放军92132部队、部队共建单位及爱心企业联合发起的“教育振兴,AI助学”公益捐赠活动在此举办。

“人工智能示范教室”现场演示
少年儿童是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未来生力军。此次活动中,中国人民解放军92132部队组织共建单位向学校捐赠两套“希沃人工智能教学示范教室”设备、100套学生桌椅。蒙阴县首个“人工智能教育示范教室”正式启动。共建单位“既送设备又送关怀”的公益善举,是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生动缩影。这批设备,送来的不仅是交互大屏和教学软件,更是链接沂蒙山孩子与外部世界的生动窗口。
凝聚共识,军民同心育新苗

蒙阴县县委副书记、县长苗运全
在“教育振兴,AI 助学”公益捐赠活动中,蒙阴县县委副书记、县长苗运全代表县委县政府,对中国人民解放军92132部队、半月谈杂志社及尚巴文化集团等单位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蒙阴县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此次“AI课堂”捐赠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助力。他表示,县委县政府将切实用好这批优质资源,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92132部队领导表示,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重塑世界格局,在军事、科技和教育等领域都在发挥重要意义。此次人工智能教室的正式启用,将为学生们后续更好地接触人工智能打下坚实基础。

半月谈杂志社编委、主编高远至
半月谈杂志社编委、主编高远至表示,此次“教育振兴,AI助学”公益行动,是政府、媒体、企业三方协同发力的创新实践。它不仅为蒙阴县教育数字化建设注入关键动能,更构建了“政企媒联动赋能县域教育”的可复制模式,为全国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据介绍,此前蒙阴县义务教育就开展了优质均衡验收、“三个课堂”建设等多项工作,此次示范教室落成是教育提质的进一步深化,旨在将省级政策“规划图”转化为县域教育“实景画”。

尚巴文化集团董事长助理李穆明
尚巴文化集团董事长助理李穆明表示,企业对公益行动赋能教育振兴、助力基层教育资源优化的实践,充满认同与支持。他指出,基础教育是县域发展的 “根基性工程”:能提升常住人口综合素质,夯实社会稳定基础;还能为县域产业创新提供智力支撑,助力实现 “教育强→人才强→发展强” 的良性循环。

蒙阴县垛庄镇中心学校党总支书记公茂松
蒙阴县垛庄镇中心学校党总支书记公茂松代表全体师生汇报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92132部队的支持下建成海军国防教育基地、持续开展国防教育的丰硕成果,并表示此次获赠的“AI课堂”设备将为红色教育注入全新动能。学校承诺将管好、用好这批先进教学资源,通过课程与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努力将学生培养成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活动座谈会由蒙阴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方艾主持。
通向未来,科技赋能提效能
在揭牌环节,参会嘉宾共同为“人工智能教学示范教室”揭牌,见证蒙阴首所聚焦AI教育的示范校正式成立,并合影留念记录这一重要时刻。随后,垛庄镇中心学校向参与捐赠的各单位敬赠锦旗。

会后,在学校综合楼,参会嘉宾现场见证“AI课堂”功能演示,直观感受前沿AI教学工具为课堂带来的新变化。此次捐赠除示范教室硬件设施外,还配套提供教师培训,旨在帮助师生快速接轨智能教育时代,让红色基因在数字化环境中焕发新活力。

“沂蒙红”与“浪花白”双向奔赴
播下一颗种子,静待一片花开。据了解,垛庄镇中心学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92132部队结对帮扶的“八一爱民学校”,在部队倾力帮建下,该校不断提升办学条件,建成海军国防教育基地,常态化开展国防教育,引导学生热爱海军、投身海军、建设海军。在红色基因的精神滋养与数字技术的创新驱动下,蒙阴县教育事业正稳步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