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记者 张建新 刘润芝 栗雅婷
共享单车整齐“归位”、社区街道捡脏护绿……天津市第十九中学学生在红领巾夏令营活动期间,走街串巷做好志愿服务,累并快乐着。今年夏天,天津市和平区为中小学生精心设计实践“盲盒”,别开生面的体、美、劳活动,让孩子们“打开”充实而有意义的暑假。
天津市双菱中学将美术课“搬进”图书馆,进行课程创新
作为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天津市和平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教育质量和现代化水平长期保持全市领先,探索出一条创新更“走心”的路子。
重新定义课堂
在天津市第五十五中学,八年级学生与物理课的“初次见面”是在科技馆。“镜子迷宫”“怒发冲冠”“睡钉床”……奇特的科学装置和实验让学生在光学、电学、力学、声学里畅游,叩开物理学的大门。
“物理在八年级作为一个新学科出现,很多同学有畏难情绪。”天津市第五十五中学物理教师陈雪说,科技馆里的物理启蒙装置,恰好与课本上的知识契合,于是学校就把课堂“搬”进科技馆,别样的物理“第一课”已开展6年。
如何打破传统课堂边界、提升教学效果?课程改革,是天津市和平区教育创新的抓手。“我们锚定国家战略、孩子的未来发展,在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的同时,因校制宜、因材施教,实施精准化教学。”天津市和平区政协副主席,和平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明建平表示。
不只是形式创新,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也在重新定义课堂。
悠扬的歌声从天津市第一中学的教室里传来,这是一节由音乐教师主讲的思政课,通过校歌“打开”校史,学生听得着迷。
天津市第五十五中学教师刁晓晶获得2023年天津市大中小学“故事思政”微课大赛特等奖
“思政+音乐”“思政+历史”“思政+科学”……在天津市第一中学,思政不是单一的课程。“学校站在整个育人角度去布局思政教育,课堂创新让学生爱上思政课。”天津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李翠松说。
人工智能的加入也让课堂变得与众不同。走进天津市汉阳道中学“智慧教室”,一节40分钟的物理课,被记录下来并生成数据分析报告。物理教师高媛媛感叹:“AI技术辅助教学,让我更懂学生的需求,从而开展精准化教学。”
天津市汉阳道中学“智慧教室”内,物理教师高媛媛为学生们授课
得益于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建设,和平区25所公办中小学已实现人工智能课程全覆盖,3所学校获评教育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
持续优化课程体系步履不停。近年来,和平区持续推进市级“大思政课”综合改革,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抓实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巩固“双减”工作成效……教育质量连续46年保持全市领先,让每一“育”都赋能学生健康成长。
用智慧启迪智慧
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也是育人的塑造者。如何激发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创新活力?
天津市和平区教育局副局长刘洋说,和平区的教育理念是“智慧教育、奠基未来”,教育是指向学生未来的事业,需要用教师的智慧来启迪学生的智慧。和平区牢牢抓住价值引领、机制优化、人才建设三条主线,为教师队伍建设持续注入活力。
天津市第一中学七年级学生走进平津战役纪念馆,以一堂“行走的思政课”度过六一儿童节
师德师风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在天津市双菱中学,学校为每一名教师建立起师德档案,与教师签订师德建设承诺书,并将师德档案作为教师职务晋升、评优评先、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双菱中学教师孙玉婷非常认可这一做法:“签订师德承诺书是一种自我约束,时刻提醒自己遵守师德规范。”
双菱中学校长张永泉表示,多年来,学校始终遵循“一切为了学生”的办学宗旨,努力让学校立德树人工作更有温度,让教师安心、学生和家长放心。
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是关键。天津益中学校校长李新介绍,学校建设了专属的学案、习题、试题库,可以让新入职教师快速提升教学能力。天津市和平区教育局副局长王伟表示,和平区每年从一线选派优秀教师充实教研员队伍,同时推进训、赛、研一体化实施,让培训、比赛、研究形成闭环系统,为教师专业成长铺路搭桥。
在天津市和平区中心小学,学生们在上语文课 赵子硕 摄
目前和平区已建立14个领军人才培养基地、25个卓越团队、82个名师工作室和61个学科首席教师领衔团队,同时成立了思政人才团队、和平教育数字技术专家团队,依托区域“攀登计划”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为了进一步激发年轻教师的干事创业热情,和平区加快年轻干部培养选用,搭建多岗位历练平台。
2020年,当时仅35岁的王文被任命为天津市五十五中学教务处副主任,成为学校里最年轻的中层干部之一,他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教学管理中,形成一套适用于学校的教育管理方法。“在我们这里,年轻从来不是短板,年轻人有着广袤的成长土壤。”王文说。
评价回归初心
当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再是单一维度时,如何培养出知识体系更立体、学习方式更具适应性的“终身学习者”和“问题解决者”?“多一把尺子就会多一批人才。”明建平介绍,近年来,和平区不“唯分数”,坚持用“多把尺子”作为工具,全面把握学生个性特点。
在天津市和平区一所小学,学生们在开学典礼上表演节目 李然 摄
“以前总觉得‘优秀’是个很模糊的词,现在看到数据,就知道自己应该在哪方面加强。”天津市第五十五中学高一年级学生刘锦栋说,他曾经不爱运动,看到量化里“体”的分数不够出众,他就跟着同学报了篮球社团,现在不仅体育分上去了,还交到了好朋友。
“量化评价的最终目的,不是给学生贴标签,而是用数据‘画’出他们成长的轨迹,让每个孩子都能清晰地看到自己该如何变得更好。”天津市第五十五中学校长张丽丽说。
今年暑期,天津市第十九中学举办“津彩假日”红领巾夏令营活动
天津市汉阳道中学校长姜波认为,多元评价体系让学生找到自己价值所在,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与自信心,有助于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综合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回归人的本质,回到育人原点。要形成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评价体系,让评价真正助力孩子们的成长。”明建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