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记者来信:给孩子成长以更多“春光”

2025-04-16 11:15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杭州4月15日电 题:给孩子成长以更多“春光”

新华社记者顾小立

这两天,一些新闻网站上“杭州人马上可连休9天”的热搜引起了我的注意。点开热搜发现,浙江杭州的中小学生已成为众多网友的羡慕对象——春假加上五一假期,一些城区的孩子即将迎来一个最多可达9天的长假,可走出家门充分领略“春光”之美。

在我的印象中,这样令人羡慕的假期,杭州已探索实施了多年。2004年3月,杭州对中小学假期做出调整,在保持学年总教学时间不变的前提下,在传统的寒假、暑假之外,在春季和秋季分别增设春假和秋假,成为全国最早实施中小学春秋假的城市。

为什么要坚持设春秋假?杭州市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政策出台的初衷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让孩子们多走出课堂,多亲近自然。对于青少年而言,要多为他们减负,让他们暂时放下书本,呼吸“新鲜空气”,感受秀丽山河,促进健康成长。

在社交媒体上,我看到一些留言评论说,最早一批享受春秋假的杭州孩子,如今已在这座城市开启了“带娃再过春秋假”的模式。20余年来,杭州许多家庭两代人之间达成了“在每年最好的季节出门走走”的默契。一到春秋季,杭州周边地区的亲子游就十分火热。有民宿经营商感叹,杭州春日、秋日经济能持续升温,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春秋假持久的影响力。

不少家长坦言,传统节假日带孩子出行不是路上交通拥堵,就是景区人山人海。春秋假给了大家一个错峰出行机会,让家庭旅游质量有了较大提高。最重要的是,“玩好”和“学好”并不冲突。

在放松游玩之外,春秋假也给了孩子们难得的社会实践时间。与寒暑假相比,春秋假期间往往天气更加温和,孩子们不必冒着酷暑或严寒前往田间地头、工厂社区,减少了出行阻力。假期与上课时间衔接紧密,“学完就能用、用完马上学”的节奏也让孩子们的实践记忆更加深刻。

当然,对于春秋假也不是没有担忧的声音。曾有家长反映,对一些双职工家庭而言,子女放假、家长上班会让孩子陷于无人照料的尴尬境地。对于这一问题,杭州市教育局在今年3月发布通知,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要求学校应切实提供春秋假托管服务,同时提升托管质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科技类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今年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鼓励带薪年休假与小长假连休,实现弹性错峰休假”“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实际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均被明确写入其中。期待在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够在成长中享受更多“春光”。

责任编辑:王亚冉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