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青春的接力 微光的力量 ——二十年超50万青年援助西部写就的奋斗故事

2023-12-29 09:48
来源:半月谈网

什么样的青春,会让你铭记终生?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有这样一群青年,他们大学毕业后志愿援助西部地区。在山区、在高原、在荒漠,他们体尝着艰辛,因为被需要而奋斗。他们也被自己感动着,磨炼了意志品质,并把这段经历深深印刻在记忆中,时而回味青春的誓言、汗水与泪水。

缕缕微光点亮西部希望。今年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以下简称“西部计划”)实施20周年,国家累计招募派遣超过50万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到西部2000多个县(市、区、旗),在基础教育、农牧科技、医疗卫生、乡村振兴等多个领域从事志愿服务,为西部发展注入持久动力。西部计划在广大青年群体中树起志愿服务西部的大旗,开创了东西部常态化人才交流模式,为西部地区发展带去新理念、新活力。大量青年学子接过志愿服务的接力棒,为推动祖国西部脱贫发展、建设开发作出了宝贵贡献。

“青春在奉献中会有意义。”20年来,这群年轻人上演着青春的接力,在奋斗与奉献中,感悟人生价值、找寻人生航向、体味人生成长。

在被需要中,感受青春的价值

“也许起初会有些功利,但来过,经历过,你会被自己的青春有过这样一段经历而感动。”一些参与西部计划的青年这样说。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地处青海南部,高寒缺氧,平均海拔超过4550米,氧气含量只有平原地区的40%,一年需要供暖的时间长达11个月。当地人常说:“曲麻莱,曲麻莱,进去出不来。”

就是在这苦寒之地,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安家澍度过了极有意义的支教岁月。

2023年3月1日 安家澍课间解答学生英语问题 赵凯 摄

“我从没感受过自己如此被需要。这一年,苦,但真值。我能清晰感到,在这里做的所有事情都有意义。”安家澍说,他自去年7月开始在曲麻莱县民族中学支教,短短一年时间,两个“没想到”改变了他的人生态度和选择。

“知道这里艰苦,但没想到这么苦。”安家澍回忆刚到这里时的感受时说,“平时跑上三四百米大气都不喘,在这里上个二楼都要歇一脚,喘口气;连着上两堂课,脑子就开始不自觉‘宕机’;晚上,因为缺氧经常性失眠;冬天冷的时候,裹着棉衣睡……”

走入曲麻莱县民族中学,映入眼帘的是一幢黄底红边的三层教学楼,操场上下课的学生在塑胶跑道上奔跑。从外观看,这里的硬件设施与其他县城学校别无二致。但真正在这里生活,却要忍受鲜为人知的艰难。

尽管非常艰苦,但安家澍不仅坚持下来,而且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满足。

“我没想到自己如此被需要。”安家澍回顾这一年的支教岁月说,他一个人要负责学校一年级四个班级的英语教学。还有一些班级的英语课,是由有些英语基础的语文或数学老师代课。另一位支教同学负责生物教学,此前学校里没有生物老师。“美术、音乐等课,则完全没有专业老师。”

如果说过去选择职业时,安家澍想的更多的是到大城市去,选一个薪酬高的岗位。那么现在的他,更多想到一个真正需要自己的地方去。“这种价值感,让我终生难忘。”

从另一个层面,安家澍也能感受到自己这种被需要。自己就读的学校哈工大、支教的学校以及县城,成批地给他们这群支教人员买东西,缺什么买什么。县里领导、学校领导时不时会打电话问一下,还需要什么。“时时刻刻都有被需要的感觉。”安家澍说。

还有一群人,他们也因为被需要就此选择在这里扎根。

作为西部计划的首批志愿者,谈海玉已在西藏自治区工作了20年。2003年,她来到那曲地区人民医院传染科工作,成为患者最信任的医生。工作中,她不断提升自身医疗水平,遇到最艰巨、最危险的任务她都是主动上前。多年来,谈海玉治愈的急慢性传染病患者超过8000人,她优良的医德医风深受农牧民群众的认可,被推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因为身体原因,去年组织把她调到海拔较低的拉萨工作,来到新的工作岗位上她依旧兢兢业业,毫不懈怠。

“青春在奉献中会有意义。”来自山东扎根边疆的志愿者张同敬说。2011年服务期结束后,张同敬报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公务员。长期在基层工作的他,参加了“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在巩留县阿克塔木村驻村工作的两年多时间里,他和驻村工作队同事一起帮助牧民谋划致富路,引导牧民转型变“蓝领”、变种菜能手、变养殖大户。2020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66户1341人全部脱贫,阿克塔木村从原来孤零零的几座白房子发展到基础设施配套完备的牧民定居点。他至今还和结对的少数民族亲戚保持密切联系,被评为伊犁州“民族团结一家亲先进个人”。

在接力中,聚起青春的力量

“我要拿第一名!”这是视频中一位长得虎头虎脑的藏族娃,活力满满地蹦起来比着手势冲着镜头喊出的“豪言壮语”。这段记录了三年级学生多杰尼玛的视频,一直珍藏在河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王一璇的手机相册里。除此之外,相册里还有很多王一璇记录的举着话筒努力排练以备参加县级经典诵读大赛的闪闪发光的藏族娃娃们。

河北大学现已选派17届支教团共218名队员前往西部地区支教,其中针对青海省藏族学校普通话环境不佳的现状,有意派遣播音主持、文学专业背景的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赴海南藏族自治州倒淌河镇民族寄宿制小学以推普为出发点,创新性地开办“校园金话筒”栏目,搭建经典诵读大赛、红领巾广播站、国旗下演讲三个平台,为提升当地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同时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王一璇作为此栏目的主力成员,在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志愿服务期间,培训过近百名母语为藏语的二到四年级学生。看着藏族娃娃们从羞于开口、讲不好普通话,到逐渐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表达技巧、成为自信的广播员和优秀的诵读者……王一璇成就感满满。

“我永远忘不了藏族孩子们围着我,举着手蹦跳着争相报名当校园小广播员的场景。”王一璇说。如今,“校园金话筒”栏目已经运行成熟,参加2023年全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并荣获全国金奖。用一年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未来,河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将继续前行。

一个人、一批人的力量相对有限,一批批、一届届青年学子的接力,则会焕发出强大的力量。

“我就是担心,8月份回到学校后,谁来接替自己。”在结束支教返校前,安家澍说出了这样的担心。

“下一批哈工大支教团已经准备好了。”对于安家澍的担心,共青团青海省委青年志愿者指导中心主任原继光摊开一张表格,上面清晰显示出:西部计划实施20年,共有约1.8万名志愿者到青海,服务的县(市、区)从最初16个增长到目前的44个,在岗志愿者规模从每年260余名增长到1500余名。

“规模持续扩大,服务的范围越来越广。各地报名的大学生非常踊跃,青海各地也在积极准备,这项工作后继有人。”

增强保障,让志愿队伍源源不断。当前,部分相关高校对参加西部计划的本科生予以保送研究生的资格,各级公务员考试也通过加分措施等对志愿者进行激励。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西部期间,各项待遇也在不断提升。例如,青海省西部计划志愿者人均生活补贴由实施初期的每月2600余元,增加到现在的每月3700余元。宁夏建立生活补贴动态调整机制,按照当年事业单位新录用大学本科毕业生转正定级工资标准发放补贴。一些志愿者坦言,他们最初报名曾担心环境艰苦,一定程度是被公考加分等优惠政策吸引,但真正来到西部地区后发现,不仅各项基本待遇有保障,而且通过志愿服务获得的价值感和个人成长远超预期。

搭建平台,让志愿服务出新出彩。源头活水不断,这场接力的规模逐步扩大、不断延伸。

开展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鼓励志愿者团队创新出彩,开设“西部志愿汇”微信公众号、开栏“校园志愿青春”,集中展示西部计划志愿者风采……近年来,围绕西部计划,各级团组织、各所高校搭建竞技和展示平台,推出了一批先进典型和榜样人物,发挥了正向引导作用。2003年以来,山东聊城大学1.3万余名毕业生踊跃报名参加西部计划,1605人光荣入选,80%以上申请延期服务,形成了“聊大现象”。相关报道在“西部志愿汇”等微信公号上发出后,破壁出圈,引发各学校关注、学习。在新疆,西部计划的实施规模从最初的401人,扩大到如今的8600人,人数增加了21倍。

用缕缕微光点亮了西部大地的无限希望。“广大西部计划志愿者用青春点亮了宁夏的山川大地。”共青团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志愿者工作部部长陈平萍这样形容西部计划发挥的作用。她表示,刚出校园的年轻人,一个人到一个镇,几个人去一座城,看似起不到什么作用,但这些人就像火种一样,为西部地区带来旺盛的活力。

拴心留人,让志愿服务落地生根。一大批志愿者扎根西部,成为当地建设发展的中坚力量。

“再平凡的岗位,也可以绽放绚丽色彩。祖国西部需要更多‘螺丝钉’。”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的周姝君说,她2018年志愿服务期满后参加留藏考试,入职昌都市芒康县第二小学担任教师。她是家中独生女,父母曾担心西藏条件艰苦,她很难适应。但留藏工作以来,周姝君认真钻研教学,已成长为教学骨干。

在西藏,志愿服务期满1年且考核合格的,可以当年应届毕业生身份参加西藏公职岗位招考;志愿服务期满2年且考核合格的,可参加留藏专项考试,留藏专项考试录取率远高于同年度全区高校毕业生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录取率,留藏工作后,各志愿者在藏志愿服务期限计入在藏工龄。在新疆,西部计划实施以来留疆志愿者1万余名,留疆率达30%。共青团新疆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大批志愿者通过志愿服务经历,坚定了扎根边疆的信心。相比刚毕业赴疆工作的其他省份大学生来说,西部计划志愿者经过1至3年的工作与成长,更适应和熟悉新疆各方面情况,契合当地发展需要。

在磨炼中,体味青春的回响

“一次援西行,一生西部情。”通过西部计划来到并扎根青海的谢永涛面对记者采访说出这样一句话。

说话间,他眼含泪花,一再向记者解释着,“对不起,每次提到那段岁月,我总是控制不住情绪。我清晰记得,我们当年挥舞旗帜,集体宣誓的场景;我清晰记得,在高寒缺氧地方工作对人的意志品质的磨炼;我清晰记得,守着一批新电脑竟没人会用,县乡干部等待我们这些志愿者的情景;我深深知道,我的成长,很大一部分源自志愿服务期间的锻炼。”

1984年出生在河南漯河的谢永涛,2007年通过西部计划到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团委工作,2009年通过公务员考试到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工商局工作,在平均海拔3800米以上的艰苦地区工作了12年后,他2019年调入西宁,如今在城中区南滩街道办事处担任党工委书记。谢永涛说,这些年来,与其说自己服务西部,不如说西部给予自己的更多。“通过西部计划,最大的收获就是提升了自己处理复杂矛盾的能力。”

2021年,在疫情比较严峻的时候,谢永涛被派到南滩街道办事处担任党工委副书记。这期间,他经受住了考验,于今年2月升任党工委书记。

正如谢永涛所说,西部计划志愿者不仅支援了西部建设发展,这项计划本身也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了一支有理想、有能力的生力军。

志愿者们在基层艰苦地区发光发热,不怕苦、不怕累的优良品质在他们之间薪火相传。

1997年出生的王若云在研究生毕业后参加了西部计划,现服务于海南三沙市永兴工委。初上海岛,她面临多重不适应:岛礁高温、高湿、高盐、高辐射、多台风,环境恶劣;她因为晕船,每次往来岛礁胃里都“翻江倒海”;岛上交通不便,人员少、工作繁杂。但她没有退缩,而是把困难环境当作对自身的磨砺,虚心学习,力争把每一项工作做得完美。

服务于宁夏海原县关庄乡的23岁志愿者王凤秀到岗后努力克服饮食差异、气候不适和交流障碍,她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尽快融入当地,“以前跟群众交流需要‘翻译’,通过一年左右时间,已经基本能‘独当一面’。”她说。

2021年7月底,从曲阜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的徐元晶在父母大力支持下,离开山东,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进藏工作,服务于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政工人事处,当年10月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徐元晶说,在艰苦地区锻炼确实长见识、长本事。自己从最初的无从下手到如今得心应手,从完全陌生的领域到现在对西藏的蓝天阳光、风土人情都有了感情。“如何认识民族宗教,怎样处理复杂矛盾,都是在这里学到的。”

志愿者们在祖国西部扎根奋力生长,源源不断带去新理念、注入新活力。

1995年出生于福建厦门的朱子昀通过西部计划改变了择业观念。他于2021年参加西部计划,在宁夏银川市丰登镇工作一年后,主动申请调往位于宁夏中南部山区的固原市泾源县香水镇工作。他说,2年左右的时间里,觉得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褪去了浮躁和功力,认识到了充实的人生就是要做像西部计划这样有意义的事情,也感受到闽宁之间的深厚情谊,坚定了加入闽宁协作队伍的决心。

来自甘肃的曹永祺参加西部计划服务期满后,考取了新疆阿克陶县的事业单位。工作之余,他积极支持边疆乡村教育事业发展。2015年以来,他多方筹集物资,志愿服务足迹遍及天山南北,行程超过2.1万公里,累计将660余万元的爱心物资送入各乡村学校,使120余所小学的3万余名学生受惠。大学生志愿者文国辉2015年服务期满后,留在新疆鄯善县创业。为事业打拼的同时,他主动担任县红十字会阳光小分队队长,经常组织公益活动,在南疆帮助了5000多个困难家庭。

‎2022年‎12‎月‎28‎日 留疆志愿者曹永祺在阿克陶县皮拉勒乡14村小学暖流教室里与小学生一起画画

在新疆,西部计划志愿者在乡镇基层一线服务比例达80%,在南疆五地州服务的比例达56.7%。共青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他们通过志愿服务,经受了实践锻炼、了解了社情民意、提升了职业本领、明晰了发展方向。

在青海,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15所全国各高校研究生支教团的志愿者接力教育扶贫,为青海省特别是青南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不少志愿者在服务期满后自愿选择留在青海就业扎根,在全省各条战线和各自的服务岗位上用青春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在宁夏,广大西部计划志愿者深入脱贫攻坚一线,形成了“第一书记+西部计划志愿者”“福建援宁工作队+西部计划志愿者”等扶贫模式。其中,同心县西部计划志愿者产业帮扶项目、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结对支教帮扶等5个志愿服务项目入选全国志愿者扶贫典型案例50佳。在青海、新疆,西部计划所涉及的区域基础教育水平,医疗卫生能力都得到提升。

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众多,许多西部计划志愿者成了促进民族团结的纽带。

新疆喀什地区西部计划志愿者组织“鲁喀专项”,从山东组织50支团队、500名青年大学生到喀什地区开展线下支教志愿服务活动,为近2万名孩子提供特色课程。服务西藏的广大西部计划西藏专项志愿者通过对外宣讲、个人社交平台等方式,讲述自己的志愿经历,增进了全国人民对西藏的认知和了解,拉近了藏族群众与其他民族群众的距离。

“只有经历过才知道西部计划对国家、对个人的意义所在,只有认真对待过,才会被自己所感动。”这些受访志愿者几乎都在说,希望更多的年轻人了解、知道西部计划,参加西部计划。希望国家搭建一个平台,宣传好志愿者的故事;也期待有一天,能有人组织一下,让这些人重走志愿路,重温那青春的誓言。我们一直在路上……(记者汪伟、杨皓、蔡国栋、张玉栋、耿辉凰、涂超华、陈子薇、杨稳玺、李键、萧海川)

责任编辑:王静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