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山东滨州:探出“强课提质”新路径

2022-07-20 17:37
来源:半月谈网

“双减”落地一年,改革成果渐已显现,配套措施层出不穷,但仍有家长不禁发问:负担减少了,孩子轻松了,可学不好怎么办?

“不能为减而减,而应各有舍取。”山东省滨州市从三方面落实“双减”目标。

“减”什么:“减”学生学业负担,“增”学生素质能力;“减”家长社会焦虑,“增”参与感、满意度、幸福指数。

为啥“减”:为释放学生活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个性成长,推动教育公平。

如何实现:不仅在“减”上用力,更要在“增”上创新。通过集团化办学、学区化治理、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等方式,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校际教育差距。

滨州市由此以滨城区为试点,协调19个部门联合出台《滨城区“双减”工作协调机制》,通过作业革命、课堂创新、课后服务升级,加强课外读物、手机、睡眠等“五项管理”,探索全路径、全流程“双减”工作有效落地。

山东滨州滨城区逸夫小学摄影课程——给孩子一个彩色的世界

“作业改革”保障“减负增效”

“作业与学生联系最为密切,改革必须从身边抓起。”滨城区将深化“作业改革”作为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健康成长的首要之举。

改革后,老师一改过去布置机械性、重复性作业的做法,作业量相对减少一半,让教师有更多精力投入到创新性、分层性、精准性作业设计,让学生有更多热情做好每道题目。使得作业质量明显提高,“作业育人”理念有效彰显。

以滨城区逸夫小学为例,为让作业“少而精”,他们围绕设计优质作业,成立“学科优质课外作业遴选优化工作组”,注重分层分类,关注个体差异。教务处选定优质作业后,于教学前两周推送给学科教师,建立县域优质作业设计、遴选、共享机制。

滨城区第八中学以学案作业一体化改革,探索“学案即是作业,作业即是学案”机制。由此,上完课也便完成作业,学生倍感轻松。

对此,滨城区教育和体育局党组成员、教学研究室主任王希军表示,创新考核激励机制,将作业设计计入教师工作量、纳入考核,作为评先树优依据,定期组织作业改革专项课题的申报和观摩交流,让教师主动融入作业革命、持续增加创新动力。

“点面齐升”谋划“强课提质”

为全面探索提升教学质量与减轻作业负担的“辩证统一”,滨城区早在2013年起,就以“三轮次”实践探索课程与教学创新行动,形成“点线面”立体化课堂建设新格局。

“面”是指出台《区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活动方案》《区普通中小学强课提质行动实施方案》,着眼全区推进强课提质行动,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线”是由区教研员牵头分学科构建高效课堂模式,如数学上的“学案导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点”是各校在区教研员构建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个性化改造,形成各自办学特色,呈现多点开花格局。其中,如授田英才学园的数学“四环四学模式”、区第五中学的“一案三段六步”模式赢得社会各界的肯定。

山东滨州滨城区第三实验小学劳动课——水培室里的精彩

“课后服务”压实“育人根基”

近年来,滨城区先后印发《滨城区五部门<关于全面推进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实施方案》等文件,通过做好基础托管、体质托管、兴趣托管,为提升中小学课后服务品质规划路径。

围绕区委部署,各中小学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后服务活动,在有效提升学生身心素质的同时,大大减少家长接送学生的后顾之虑。

数据显示,全区现所有中小学均开展丰富课后服务活动,5381名学生参与课后服务,参与率超过97.6%。

山东滨州滨城区逸夫小学红色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爱国思想和家国情怀

其中,滨城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第二实验小学自创办之初,便以“两场三院六馆”体艺设施,落实“全面发展、体艺见长”办学特色,迈出“体教融合”发展步伐。去年5月,吸引市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来此落户,通过乒乓球、羽毛球、摔跤(柔道)、武术、足球、篮球共六个项目,为孩子全面多元成长提供保障。

而区第三实验小学则把创客教育、机器人赛事等纳入课后服务范畴,得到家长和社会的高度认可。得益于此,全区4所学校被推荐为“滨州市课后服务示范学校”。

山东滨州滨城区第三实验小学课后服务机器人训练——创新孩子学习方式

对此,滨城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韩新民表示,目前,全区以课程改革、课堂革命、作业革命为突破口,实行基础托管、体质托管、兴趣托管三项课后服务,从而真正“以人为本”谋篇布局,汇聚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方合力,为“双减”政策落实落地探出“滨州路径”。(付瑞丑,张盛群,分析师 李吉双)

责任编辑:王静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