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四川频道4月25日电(记者 叶含勇 袁秋岳)STEAM课程、创客教育、少儿编程……近年来,这些紧跟新时代潮流的创新课程深受年轻一代家长的青睐,可育人目标的模糊、课程体系和师资的缺乏、专用教室和设备的限制,让很多创新教育变成手工课、劳动课。
但在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西河镇龙井村龙井小学,这些课程却已逐渐纳入这所乡村学校的日常教学,而这只是龙泉驿区推进青少年创新创客教育改革的一个缩影。
“小学校也要有大世界观”
龙井小学有8个教学班,371名学校学生,教职工26人,是一所典型的乡村小规模学校。通过系统地逐步推行,每周一次的普适性创新教育课已经作为校本课程,覆盖了一至六年级所有班级。
↑龙井小学四年级创新教育梯队班学生正在制作“风铃”
“虽然我们的学校小,但是小学校一定要有大世界观,形成大格局。”面对学校在创新教育上取得的成绩,龙井小学校长李廷发感慨道。他认为创新教育的关键在于育人目标的确立和与学科教育的深度融合,有效地解决生活问题中,对思维能力进行系统地训练,并把创新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第一推动力,而不仅仅只是简单搞一些实践活动。
↑六年级一班学生白羽菲代表龙泉驿区参加成都市第35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颁奖晚会
他从改革教育教学入手,对全体教师进行创新教育培训。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建立基于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围绕核心问题进行教学;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式,给学生留足思考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积极性。
不同于单纯以分数来评判学业的传统学科教育,在创新教育的评价体系中,老师对学生创意“不予评价”或“延缓评价”, 让学生能够充分展现自我,真正激发创新。龙井小学课程中心干事李婷观察到,哪怕平时在基础学科学习中显得比较困难的学生,也能够在创新教育中得到认可。
四年级一班的张承毅在老师眼里曾经是一个有点“胆怯”、不爱学习的孩子,过去几乎从不举手发言。
在创新课堂上,张承毅却成了“小明星”,讲起中央空调的机械原理头头是道,还经常站上讲台与同学们分享他的见闻与奇思妙想。随着自信心的建立,他在语文、数学等基础学科上的表现也有了显著进步。
↑李婷带领五年级孩子参与成都市创新教育现场会课堂展示
李婷介绍,乡村孩子接触的科技创新知识相比城里孩子还有差距,但创新不求“高大上”,希望引导孩子们在生活中探索,抓住瞬间的思维“闪光点”,运用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比如一个周围装有固定装置和感应照明装置的垃圾桶,可以实现垃圾袋固定和自动照明,方便操作,减轻家务者负担;更鼓励孩子们就地取材,充分利用乡村大自然资源的优势。
除了日常课堂创新和每周一节的普适性创新课程,学校还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以STEAM课程和“小小发明家”为内容的梯队班活动,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广泛认可,在需缴纳每课时15元材料费的条件下,全校共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自愿参与。
经过两年的创新教育实践,龙井小学目前有两项发明专利正在申请中,其中一项已获得企业青睐,有意推广。此外,该校的学业成绩水平也从过去在龙泉驿区中等偏下的排名,一举进入了全区前5名。
“一张纸、一支笔,用身边的材料上好创新课”
龙井小学的创新教育仅仅是龙泉驿区推进青少年创新教育改革试点的一个缩影。
“有效解决问题就是创新”“一张纸、一支笔,用身边的材料上好创新课。”龙泉驿区在此次创新教育改革中提出要彻底摆脱对硬件设备和特定空间的依赖,降低教学成本,实现“人人能创新,时时能创新,处处能创新”目标。
↑创新教育普适性课上,孩子们制作“自己的家园”
龙泉驿区教育局科学与信息化科科长龙荣华认为,创新教育最终要走向能够推广、复制,必须要有一套优质均衡,普适开展的创新教育体系。
两年前,成都市龙泉驿区社区教育中心通过“购买服务、企业运作”的方式,引进四川文投集团爱科行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每年投入100万元,成立创新教育专项项目组。
项目组联合省市教科院、各相关部门及多位知名创客教育专家,通过课程统筹、师资统筹和区域空间统筹,开发基础普适性课程,开展创客教师全员培训,着力系统解决教学成本高、专业师资匮乏、课程体系不健全、配套空间和平台不足等问题,系统推进青少年创新教育改革试点。
经过两年实践,基本形成了覆盖幼儿园到高中全学段的创意发明、STEAM、人工智能课程体系;构建成果转化和评价体系,为创新成果转化开辟了两条路径。今年,龙泉驿区中小学生共有38件创意设计方案成功申请专利,其中3件被企业看中,即将进行商品化市场推广。
未来创新教育需要引领式的突破
龙荣华认为,龙泉驿创新教育发展已经从自由生长式发展阶段,到完成与学科教育、课堂教育融合发展阶段,未来还需要有引领式的突破。为了实现创新教育的目标,我们必须进行深度融合,强力推进家校社共育,进一步彰显家校社共育的效果。
↑创新教育普适性课上,孩子们比赛看谁搭得又高又稳
从2018年至今,龙泉驿区共开展创新师资专项培训30余期,培训专兼职教师800余名,实现创客教育跨学科融合;积极整合利用学校、社区、家庭空间,形成青少年就近参与的服务网,将创新创客教育延伸到了龙泉驿区全域144个社区10000余个家庭,服务近20万人次。
近年来,成都市教育局组织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计划行动纲要》,以青少年科技教育系列活动为主线,大力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行动,培养基础性创新人才,不断提高科技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据成都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成都市还将继续深入推进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工作,落实科技创新教育经费,并加大投入,用于科技创新教育设施建设和开展各类科技创新教育活动。特别是加大对农村学校科技教育的支持力度,改造农村学校科技教育办学条件,促进科技教育城乡均衡发展。(完)
↑本文内容于《半月谈》2021年第8期发布
↑本文内容于《半月谈》2021年第8期发布
↑本文内容于《半月谈》2021年第8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