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重庆北碚:“校地合作”推动大学生投身文明实践

2020-07-14 11:44
来源:半月谈网

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启动以来,重庆北碚区积极深化“校地合作”,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高校青年分中心,促进实践阵地向大学生开放,统筹指导大学生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为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注入了新鲜活力,也为在校学生提供了“第二课堂”实践平台,帮助学生锻炼成长。

关注热点,专业志愿者成“及时雨”

“我总怀疑自己得了新冠肺炎。”“我现在感觉好多了!”“谢谢你们!”今年2月份以来,这样的电话,西南大学心理咨询应用与研究中心每天都要接到好几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北碚区第一时间将加强疫情期间心理干预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安抚公众情绪的重要内容,组建心理干预专家小组,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开通心理危机干预热线,成立了公众心理援助组,组织37名教师、研究生志愿者,积极为一线医生护士、定点和居家隔离人群、社会工作者提供心理干预。

“普通志愿者队伍难以提供个性化、多样化、针对性的服务,通过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高校青年分中心,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全方位推动西南大学等高校人才资源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我们补齐了这方面的短板。”北碚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江绪容说。

除了做好疫情期间心理咨询,北碚区发挥高校志愿服务队伍的专业优势,有效推动复工复产,助力实现“六稳”“六保”任务。例如,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李加纳教授,带领团队一头“扎”进田地里,全力推进育种进程。石孝均教授依托“互联网+农技”,通过电话、微信、QQ等方式指导农业生产,变身“主播”,面向种植户直播讲解施肥技术,保障防疫时期春耕生产不停歇。

围绕社会需求点,高校志愿者提供针对性服务。2018年10月16日,中国首届温泉与气候养生旅游国际研讨会在北碚区举办,来自中国、意大利、俄罗斯、日本、匈牙利等国的温泉与气候养生专家、学者、企业家及相关从业者共350余人。研讨会急需沟通能力、外语翻译能力及新闻采编能力良好的青年志愿者,在北碚团区委、西南大学团委的组织下,招募了西南大学志愿者,经过专业礼仪、服务标准用语、交流技巧的培训,组成了“蓝精灵”赛会志愿服务队,圆满完成了赛会服务任务,成为本次活动的一张靓丽名片。

服务乡村,以特色项目全方位参与文明实践

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重点在乡村,北碚区依托高校资源,开发了大量文明实践项目,为推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补充了专业力量。

图:“兼善文化课堂亲子环保讲座现场”,儿童和家长争相发言

6月14日,在龙凤桥街道龙车村,村里的小朋友曾槚欣、谢程渝正将废油、烧碱、水、酵素、糖、盐等按一定比例混合,制作成香皂,这是西南大学化工学院志愿者通过“兼善文化课堂”志愿服务项目,教给村民的一项技能。此外,志愿者们还通过课堂讲授,典型案例视频播放、田间培训等方式,开展环保酵素堆肥制作,活化运用课本知识,助推乡村文化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西南大学退休教授、“兼善文化课堂”项目负责人周鸣鸣介绍,作为北碚区“校地合作”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项目,该项目的志愿者长期在北碚乡村开展“小小农业科学家”等实践活动,收集乡土素材,编写了具有本土特色的乡村儿童美育教材《我爱北碚》《龙车环保大战》《龙车村环保美育教材》等,开展“家乡小导游比赛”“亲子趣味运动会”等文化调研、支教、文娱演出、环境保护、居民自治等活动,协助各村制定村规民约、设计村歌……在挖掘传承当地文化的同时,将先进文化耕植在基层。

脱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北碚区充分发挥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农生院等专业人才优势,深入实施博士团“畜禽渔精准扶贫”服务项目,由知名专家、博士生导师担任指导教师,招募在读博士后、博士等高素质人才参与,帮助基层贫困养殖户解决各种种养殖难题,推动“精准扶贫”。

图:2017年12月1日,在北碚区东阳街道天府名居小区,西南大学“红帽子”青年志愿服务队给市民维修家电。秦廷富摄

被评为重庆市“最美扶贫志愿者”的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教授郑永华,2008年起就时常出现在贫困乡村的鱼塘边、院坝里,为村民解答生态鱼养殖方面的问题。

“不少养殖户都有我的电话、QQ、微信,随时都可找到我。”郑永华说,要发挥自己的技术特长和专业优势,当好企业的领路人,再通过企业带动和帮助农民致富。

近年来,该团队开展了科技项目示范带动及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咨询与指导等服务,通过现场教学讲解、开设专家门诊等方式,实时指导生产,已从单一的支农团队发展成为集科技、教育、扶贫等为一体的专业志愿服务团队。

据统计,北碚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各高校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为载体,围绕推动全区中心和重点工作,共同开发了69个特色项目,高校志愿者已成为北碚区推进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的一支生力军。

相得益彰,大学生在第二课堂收获成长

平时,龙凤桥街道龙凤社区的居民,时不时会在小区居民群里收到类似消息,“西南大学‘红帽子'志愿服务队将于次日早上9点到社区开展家电维修志愿服务”。第二天,头戴小红帽的志愿者如约出现在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为居民们修理电饭锅、电磁炉、电热水壶、电风扇等小家电。

图:5月10日,西南大学志愿者开展欢乐进社区文艺演出

“每一次帮助别人过后,我和对方相视一笑时收获了感动,一点一滴的温暖汇聚成了自己继续做志愿者的强大动力。”谈起加入“红帽子”志愿者服务队感悟,物理学专业的大二学生崔兆霖说。

北碚区为了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建立了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团区委、3所高校联动机制,实现“校地合力”。西南大学团委副书记张瑜介绍,西南大学还通过建立《本科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认定与管理办法》,开展志愿服务实践学分认定和志愿者星级认定,定期举办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志愿服务项目评选,开展“青春在奉献中闪光”先进事迹报告会等,有效促进了在校学生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

同时,北碚区将各高校志愿者、项目、组织纳入区级志愿服务“四个十佳”、最美北碚人等先进典型评选,区级中心、3个分中心、17个实践所、188个实践站、若干个实践点,全部对大学生开展文明实践开放,推动各高校与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朝阳中学、重庆润璞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建立校外实践基地38个,为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提供平台。

图:西南大学研究生志愿者暑期实践活动

近年来,北碚区着眼于推进全国文明城区创建、缙云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提升等重点工作,组织开展了“守护缙云山”“清洁嘉陵江”“文明在行动”“文明使者”等实践项目。西南大学建立了“西小兰”校级志愿服务总队,各学院(部)结合专业特色成立了“火柴头”“及时雨”“红砖”等40余支专项志愿服务队。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结合体量较小的特点,成立“青春飞扬”、“发现美丽”等志愿服务队伍,开发了“纸间绽放”特殊儿童趣味折纸、“灼灼桃悦色·暖暖牌坊情”独居老人服务、“文明新时尚”垃圾分类、“暮年衣橱”等志愿服务项目。

目前,北碚区通过“校地合作”,构建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校地联动的志愿服务组织网络,汇聚起4万余名在碚大学生志愿者投身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青春力量。为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注入新鲜活力的同时,在校学生通过“第二课堂”的实践,也得以锻炼成长。(王松涛 马兵)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