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20多年前,想看一部电影要省吃俭用买碟,想找一点资料要在图书馆耗一天,想咨询事务要先预约律所,想找个老同学却无从恢复联系……如今在短视频平台,动动手指,能触及的信息是过去的千倍不止。只要用户想知道,没有找不到。而代价仅仅是一点流量费用,这种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快乐,是大众前所未有的。
短视频打破了空间的界限,发生在大洋彼岸的故事能够实时并可视化地呈现眼前。它拓宽了传播媒体的外延,这是一个人人都能参与的舞台,能充分释放欢乐、追逐梦想。
10亿人的短视频“王国”
从8月12日正式入驻,截至10月15日共发出12条短视频,“网红教授”郑强入驻抖音4个月就收获超过280万粉丝、近350万点赞。基础研究、科研人才储备、智能制造与传统制造……听郑强在屏幕里娓娓道来,虽不相识,久而久之却有一种相知的奇妙感。
正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伊妍所述,短视频生产逻辑下,内容创作者的“即时制作”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模糊了公共表达与个人生活的界限。
即便是在报纸、广播、电视最为兴盛的时代,恐怕也很难想象全民短视频时代所拥有的海量受众群体。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其中,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10.67亿人,占网民总体的97.7%。新入网的2480万网民中,37.8%的人第一次上网时使用的是网络视频应用。当下,承载巨量用户的短视频平台已然成为媒介社会化、社会媒介化的现实王国。
地铁上刷手机看短视频的上海市民
回想网络时代初期,门户网站是受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出道即巅峰,在很长一段时间把持着流量。在人们对网络知之甚少的年代,登录门户网站已成为惯性。它们提供海量的文、图及少量视频资讯,展现大千世界的多样,同时,邮箱、网址导航、BBS社区等功能成为当时人们不可或缺的工具。
继门户网站后,专业视频网站逐渐崭露头角。土豆、优酷、酷六等一批网站登场,除了分享影视、动漫、MV等作品,个人剪辑制作后上传并分享的视频日益增多,视频的“草根化”成为新趋势,这为后期短视频的大流行奠定了坚实的创作基础。
于短视频而言,2016年称得上是具有标志意义的年份。这一年里,“巨头”抖音上线。此后8年间,短视频日渐成为十分贴合用户使用习惯的传播载体,传播内容不断丰富,传播内容的分发更加智能。与此同时,短视频软件可谓群雄逐鹿——微视、秒拍、西瓜视频、美拍、火山小视频等一众平台策马奔腾,各路投资者虎视眈眈,“烧钱”的惯用玩法席卷该领域,纷纷拿出真金白银补贴扶持内容创作。
一番比拼下来,抖音和快手无疑是如今最具影响力的两大短视频平台,凭借庞大的用户基数、丰富的内容生态和高效的推荐算法,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微信视频号、B站、小红书等平台各具特色,通过不同的内容定位吸引用户群体。微信视频号依托庞大的微信用户基础,实现了快速增长;B站以ACG内容和独特的弹幕格式吸引了大量年轻用户;小红书专注于生活方式和时尚领域的内容分享,尤其受到女性受众青睐。短视频行业的多元化竞争、共存的新格局就此开启。
短视频的成功密码
短视频发展至今,平台的用户群体分布极为广泛,覆盖了各个年龄段和地域。这种传播方式何以实现巨大成功?
——内容极大丰富。得益于早期补贴及现如今多渠道变现方式,短视频平台吸引了大量的创作者入驻,他们通过创作优质内容吸引了大量粉丝。这些创作者成为平台内容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舞蹈类短视频博主、95后藏族姑娘雍吉正在直播表演藏族传统舞蹈“锅庄” 沈伯韩 摄
从娱乐八卦到教育知识,从美食制作到旅游攻略,短视频的内容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追星族”还是“学霸”,无论是“运动达人”还是“萌宠爱好者”或者各种“交叉体质”,总能刷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不同博主展现的异域风情、刺激体验、美味诱惑更是令人神往。不同年龄段在这里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三喜爷爷”是短视频平台上的一名创作者。60多岁时才开始接触短视频,通过妙趣横生的变装视频,短短几个月就收获了几十万粉丝的关注以及上百万的点赞。从西北老农到短视频创作者,“三喜爷爷”在短视频平台上找到了重启人生的钥匙,也为老年生活赋予了新的意义和价值。
在传统传播方式中,老年群体往往处在“隐匿的角落”,传统认知大都是“打太极拳”“跳广场舞”“行动不便”等关键词,容易被忽视。以短视频为代表的数字化浪潮则为营造老年友好型数字社会创造条件,让银发群体也能享受科技带来的便捷与乐趣。
——可视化信息。相比须带入更多思考的文字与静态展示的图片,短视频在碎片化信息时代的魅力是显而易见的。它通过动态画面展示内容,如美食制作、旅游风光、街头采访等,提升画面的流动感和视觉冲击力,使观众在短时间内获得丰富的视觉体验。
对于长期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来说,乡村生活往往是片面的、抽象化的。短视频出现后,为展现一个更为立体真实的乡村提供了更多可能。比如,以第一人称视角记录农村生活的“张同学”在抖音上爆火——清晨醒来简单收拾下床铺,搅拌剩饭喂鸡鸭;早饭后,便和亲朋好友或下地干农活,或下河捕鱼;忙碌一天,回家做上一桌饭菜和亲友相聚,酒足饭饱,好不惬意。这种看似“流水账”式的记录方式,极大满足了城市受众对田园生活的好奇心理和回归情结。朴实却充满乐趣,这是只言片语的文字陈述所不能及的。
——快速化即时传播。在短视频平台上,日常短视频与直播并行不悖。动态新闻也好,日常生活信息也罢,在发布的同时即通过推送机制传送至千家万户,几乎不存在时间差。这种快速即时传播是过去的传播媒介所难以企及的,从源头解决了信息同步的难题。
今年10月中旬,天津马拉松,这场被网民戏称为“哏都盛宴”的赛事,在短视频平台上实时同步与国内外网民分享。无论是马拉松参与者、志愿者还是围观群众,都能举起手机拍摄,快速、实时传递欢乐。煎饼馃子、大麻花、面茶……丰富的补给让哪怕身在外地的网友也能“亲身”感受到一句真谛:跑天马最累的是“腮帮子”。
——多元化知识供给。海量丰富的知识是短视频的一大特色。中国科普研究所联合抖音发布的《短视频平台共创知识传播新生态》指出,社会正在见证一场互联网上的知识大众化浪潮,短视频已经成为知识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该报告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短视频获取知识,短视频成为学校、书本、线上课程平台、中长视频等途径之外的一大补充学习渠道。95%的受访者表示会通过短视频获取知识,认为自己平均一周中接触到的知识有55%来自短视频。
中国科普研究所科普创作与传播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陈玲认为,短视频平台形成的知识传播生态具备高效连接能力。知识网络在规模扩张的同时,支撑创作者、用户和平台方共同高效运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4年1月,抖音上新生成的知识类短视频内容数量超过3.37亿个,比2023年7月增长了30%。这些知识类短视频聚集了科学普及、卫生健康、个人理财、历史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知识。“抖音科普扶持计划”还宣布鼓励和支持100家科研科普机构做科普,重点支持100位院士的科普内容,重点扶持和激励1000余位各类型科普优质创作者生产内容。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宏艳分享的《短视频生态下中小学生科学教育研究报告》显示,中小学生了解科学知识的各种渠道中,短视频和视频占比达66.5%,仅次于课堂学习。看过科普短视频的中小学生对科学感兴趣的比例比没看过的高出21%。
打造全人类共享舞台
在短视频演进过程中,技术创新是推动行业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进一步优化了短视频的推荐算法和创作工具,提高了用户体验和创作效率。同时,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引入也为短视频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不仅将短视频作为娱乐工具,更是展示平台、社交工具乃至谋生手段。地缘不同、语言文化不同的人会因短视频结缘相识,人人可以参与制作、记录和分享生活,成为全民参与的大舞台。
7月26日,各视频直播平台众多网红主播参与上海ChinaJoy动漫游戏盛典
在短视频平台上,各种非遗是深受大众喜爱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些代表着浓郁民族传统与地方特色的非遗技艺,要原汁原味体会,原本只能跋山涉水。如今,方寸之间的小小屏幕中也能仔细品味。每逢春节,氛围感十足的潮汕英歌舞都会走街串巷,“霸屏”短视频及直播间。虽不在现场围观,屏幕前的观众也能共享地道特色年味。新生代演员陈丽君在《新龙门客栈》中的惊艳演出让百年越剧成为焦点。据抖音统计,在1年时间里,16万场越剧直播吸引了8.9亿人次观看,观众同比增长50%。
短视频让新乡村生活展现在大众面前,拓宽了农产品的销路。扎根田间地头的新农人们,不仅是土地的耕耘者,更是乡村的守望者。各大短视频平台数百万创作者参与农产品带货,他们让家乡的农特产品不再局限于一隅之地,而是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返乡创业的90后小伙“中源果农”王中源,跑遍全国近30个省份寻找优质货源,曾创下单场直播卖出30万斤猕猴桃的纪录。通过抖音电商,他成功让品质好但小众的梅县猕猴桃迅速出圈。文能写下诗句千行、武能下地割麦插秧的“沂蒙二姐”吕玉霞,在短视频里朗诵“土味”诗歌,通过直播帮老乡推销蒙阴蜜桃、秋月梨等家乡好物。
火了的不只有抖音新农人,还有农业科技工作者。赵亚注册了短视频账号“赵站聊农业”,干起了线上线下“两栖”的农技推广服务。为了把信息分享给更多农户,赵亚给短视频打上标签,瞅准高峰时段,在抖音、快手、视频号同时发布,成为农民喜闻乐见的数字“新农具”。
数据显示,2023年,快手平台农技作者规模达21.6万人,日均直播5万小时,覆盖26825个乡镇;抖音平台共发布2778.3万个农技视频,总播放量达1206.2亿次。
在短视频平台,文艺博主演绎狂歌劲舞,美食博主尽享舌尖之乐,生活博主展示新奇好物,旅游博主展现秀美风光,科技博主向大众传播知识……对于每个普通大众来说,同样也可以在平台上传递美好、分享幸福,展现新时代中国人乐观向上的生活姿态。
半月谈记者:毛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