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非遗二代传承遭遇成长烦恼

2024-11-01 08:35
来源:半月谈网

很长一段时间,非遗面临“有学而无继”的窘境。近年来,非遗领域“二代回归”现象凸显:或是辞职归家,或是学成归国。他们选择主动接班,通过新见识、新视野打开非遗传承的新空间,但也不断遭遇新问题,产生新困惑。

从“有学无继”到“回归接班”

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这批以“80后”“90后”为主的艺二代、艺三代普遍有以下几个特点。

既守正也创新的文化自觉。老一辈“绣娘”主要以中国工笔画为蓝本,尤以花鸟和小动物为主,展示高超技法。苏州“80后”绣郎张雪根植传统,在苏绣基础上开辟了几条“新路”:一是审美更现代;二是跨界更大胆,将瓷器与刺绣结合,在瓷瓶上“绣花”;三是创新更具科技含量,把记忆金属与丝线结合,做出“会动的苏绣”。

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生产性思维。不少非遗传承人表示“相关生活场景消失是非遗传承最大的敌人”。年轻一代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让传统手工艺深层次链接当下生活:云锦作为装饰点缀在服饰、箱包上,原本做龙袍的云锦“飞入寻常百姓家”;手表表盘,耳机外壳,项链、耳环的表面均由苏绣工艺绣制,苏绣有了新的视角和载体……

“招牌”变“品牌”的运营能力。新一代的非遗传承人清晰地认识到,未来非遗除了技法上的传承,还要学习西方成熟品牌的打造与管理模式。“国外类似艺术背后有成熟产业链,我们要做的是打破传统作坊‘一人多责’,由专业人做专业事。”国家级非遗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姚建萍之女姚兰运营的“姚绣”以苏绣文创、“姚绣”课堂、品牌跨界等为切入点,涵盖美学产品、美育教育、家居生活等,拓展苏绣媒介与形式。

推动非遗“出圈”的传播技巧。年轻手艺人对各大新媒体传播手段了解深、玩得熟,几乎每个人都在社交媒体上开直播。2022年,B站上一则热门视频《承包一片藕塘!抽尽藕杆里的藕丝!只为做一块比黄金还贵的泥?》,让大家认识了常州龙泉印泥。随着不少非遗传承人开始在短视频及网络社交平台上展示并讲解非遗技艺,一部分年轻网民不再只是默默围观,而凭着兴趣开始自学相关技能。

“时不济我”成痛点,“眼高手低”存隐忧

赶上国潮风口却遭遇了消费降级,手艺人忧心劣币驱逐良币。“精品苏绣为何卖不过马面裙?”这是国潮风口下,苏州镇湖绣娘们的困惑,也是非遗艰难探索高端定制路线的缩影。云锦局面则更被动,据业内人士测算,以云锦工艺最为简单的库缎为例,1米造价大概为4万元,制作一条马面裙要10多万元。江南非遗手工艺自古以精致、高端、御用为特点,在经济下行的当下,不少业内人士深陷劣币驱逐良币的危机。

学历虽高职称低,手艺人自嘲“35岁危机”。35岁还没有评上区级传承人,那意味着这辈子可能就与国家级传承人彻底无缘。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无论是非遗传承人、工艺大师还是职称评定,需要从市到省再到国家级,一级级申报,每一级都需5年,一层断层层断。其中,非遗传承人更是“老的不走,新的不补”,“卡年限时嫌你年限不够,年限够了嫌你年龄太大”,年轻人纷纷表示“等不及、熬不起、没指望”。有手艺人反映,很多订单的承接都有门槛,跟科研机构凭“帽子”拿项目十分类似。

“眼高手低”存隐忧。年轻人对非遗传承的理念、认知不断更新,长项主要集中在设计、直播、运营;但不容忽视的是其非遗传承人最核心的能力——技艺,普遍不如老一辈。

“要警惕资源垄断下出现畸形、奇观的现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专家指出,一些年轻继承人站在了父母辈的资源积累上,从一入行就获得较高关注度,对这样的接班人要尤其关注是否能够做到“守艺”。

既要精心“护苗”,也要压担“墩苗”

业内人士分析,目前非遗的家族接班者几乎都来自行业的“金字塔尖”。建议在确保传承有序的同时,也要夯实基础,形成合理梯次,有意识地避免政府资源、行业奖项、社会关注重复叠加在“塔尖”群体上。尤其是在传承人技艺评定、奖项评选等方面,要注意公平公正。

调研中,很多年轻人表现出对职称晋级、荣誉称号的焦虑心态。不可否认,当前的行业生态仍是“帽子”挂钩市场定价标准,人人对“帽子”趋之若鹜。有关专家认为,为鼓励青年人才更好成长,可实行“荣誉称号”评定和“专业职称”评定双轨制,突出传承人身份、突出专业职称、淡化“大师”概念,营造健康生态;同时对传承人较多的热门非遗项目实行传承人备案制,这类备案传承人虽没有补助但有政府的认可,有助于其在行业市场立稳脚跟。

当前,江苏苏州吴中区已开展非遗人才晋级“破冰试点”。吴中区大部分区级非遗传承人的年龄都已经超过45周岁,为避免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当地最近修改了区级非遗传承人管理办法,将原本的从业资格20年改到了10年,以此鼓励年轻人继续走好传承的道路。

半月谈记者:蒋芳 邱冰清

责任编辑:王亚冉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