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乡村匠人:把花饽饽做成“香饽饽”

2024-01-09 09:14
来源:半月谈网

岁末,周海宁正忙着处理全国各地的花饽饽订单,这是她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9年前,21岁的周海宁从济南回到家乡——山东威海临港区汪疃镇西管山村,从母亲于日芬手中接过面杖,从此再没有松手。

明清以降300多年,花饽饽一直与山东胶东等地的群众生活、地方风物紧密相连。每逢重要节日、红白喜事,花饽饽必会被端上餐桌、祭台、礼堂,一块普通的白面,在面塑匠人的手中变化成仙桃、石榴、燕子、飞龙……

返乡时,周海宁是花饽饽传承者中少有的年轻人。对于周海宁而言,传承老手艺,也是重新理解家乡的过程。“花饽饽是越做越‘重’的。”周海宁说。

图片

周海宁展示自己做的花饽饽

清明时,做燕儿饽饽,欢迎南来的燕子;七夕时,做“巧果饽饽”送给心上人;春节时,做刺猬、鱼、龙等寓意发财、好运的小动物;元宵节,会按照家里每人的属相做多个“属儿”面灯;碰上农历闰月,做出仙桃、石榴、佛手造型组合的“留娘糕”,寓意“桃留佛手,留住亲娘永不走”……花饽饽不仅分量重,情意也重,它承载传统、寄寓美好,如今已成为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鲜明代表。

于日芬是西管山村党支部书记,也是汪疃花饽饽面食技艺协会会长。或为师承、或因天分,如今,周海宁的手艺几乎能与母亲比肩,在胶东也有了名气。于日芬不仅将手艺传给女儿,也把花饽饽办成集体产业,与女儿共同培养年轻徒弟。这些年,两人一共培养了100多名面塑匠人,不少村民能做几十种造型各异的花饽饽。除了村里人,还有许多学徒来自全国各地。

老手艺,新面孔。周海宁和其他人的加入,既是传承,也带来了改变。周海宁说,我们用果蔬汁将花饽饽做成各种色彩,还把造型做精做细。她和徒弟们以花饽饽的传统寓意为基础,结合文化潮流和市场需求,推出醒狮饽饽、蛋糕花饽饽,又进行造型结合,用猪头和元宝造型组合寓意“珠宝”、福娃和葫芦寓意“福禄”,新产品大受欢迎。

图片

周海宁正在进行面塑制作 刘鹏雪 摄

与周海宁一样,25岁的林鹏也是胶东花饽饽的青年传承人,他跟着于日芬学过艺,父亲也是花饽饽非遗传承人。“我喜欢研究复杂精美的造型。”林鹏说。有时为了丰富口感,找到匹配造型的原料,他们要尝试20多种面粉,不断试验原料比例和塑形技法。

半月谈记者看到,林鹏手制的小财神、月老花饽饽,造型“卡通”,颇为可爱,而他细制的苹果饽饽,几乎能以假乱真。

“现在外地来学习做花饽饽的人越来越多了。”周海宁说,手艺精良、特别定制的花饽饽价格不便宜,一个甚至能卖到5000元,对于面塑匠人来说,这样的作品从构思到成型,也要花上一个月的时间。

年轻的面塑匠人们希望,不断把老手艺玩出新花样,让花饽饽这一传承了几百年的非遗现代化、生活化,让全国各地的人都能认识花饽饽、喜欢花饽饽,让更多村民尝到花饽饽的“甜头”。

半月谈记者:李志浩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