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在祖国的“西北角”唱响“双城记”

2023-11-27 09:38
来源:半月谈网

共筑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

傍晚时分,青海省西宁市的南川河在夕阳映照下波光粼粼。在南川河沿岸的城市绿道,西宁市城中区南滩街道办事处新青社区河长蒋晓芸打开“智慧水利云”App,点击“巡河”,便开始了从洪水桥至昆仑桥1.83公里的巡河工作。“只有看到河面没有垃圾,水利设施运行正常,心里才会踏实。”蒋晓芸说。

过去,作为黄河一级支流湟水河重要支流的南川河,两岸地形山高坡陡,沟壑众多,加之沿岸黄土土质松散,上游来水含沙量大。“河流泥沙淤积,会影响水质,破坏水生态和水环境。”城中区河湖长制办公室工作人员胡永东说。

河流沿岸市政管网改造、修建生态浮岛、定期开展清淤、微生物净化、水生植物配置等措施改善了水质,岸线改造、设施修补美化、湿地生态修复等措施提升了沿岸生态环境。如今,南川河流水潺潺、水草丰茂,各类水鸟、鱼类纷纷现身,“居家伴碧水”的“城市客厅”形象映入现实。

夏日,在位于祁连山腹地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境内,油菜花竞相绽放,花海、雪山、草原共同组成色彩斑斓的祁连山夏日画卷。韩方方 摄

青海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副处长张军表示,作为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兰西城市群重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强化区域环境联防联控,推进区域环境共治。

《兰西城市群生态建设战略合作协议》从“共筑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推动区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全面提升、健全完善跨市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搭建‘碳达峰、碳中和’合作交流平台、协同推进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整治、共同培育绿色生态产业‘新业态’”等6个方面入手,大力推进湟水—大通河交汇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跨区域生态工程。

共建西北绿色发展引擎

10月18日,总投资400亿元的美霖光伏制造垂直一体化大基地项目落地西宁,为西宁市千亿级光伏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与东部地区相比,兰州、西宁等城市产业基础薄弱、起步较晚。然而,区域内自然资源丰富,水资源、矿产资源、有色金属、天然气等资源均位居全国前列;同时也是我国畜牧品、中药材等的重要生产基地。

近年来,青甘两省结合地区资源禀赋,推动产业绿色转型,积极布局新赛道,努力实现“变道超车”。

青海是全国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最高省份之一,去年水电和新能源发电量占比达84.5%。中复神鹰西宁基地负责人介绍,随着减碳持续推进,西宁绿电优势将愈发明显。

兰州作为老牌工业城市,在壮大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有色冶金等优势传统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培育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型绿色产业,推动产业发展“腾笼换鸟”、转型升级。兰州新区提前布局、加速集聚数据信息产业,加快5G、绿色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融入全国一体化新型算力网络体系。

图片

在中国建材集团西宁万吨碳纤维生产基地,工作人员整理碳纤维原丝。王鹏 摄

地处兰西城市群“中轴”的海东市,于2022年建成中国电信(国家)数字青海绿色大数据中心。作为我国首个100%清洁能源可溯源绿色大数据中心,该零碳数据中心将绿色算力服务作为推动数字经济的重要生产力,推动青海大数据产业向绿色算力转型升级,积极融入“东数西算”国家布局。

共讲“西北环线”文旅故事

今年暑期档,一部《长安三万里》点燃观影热情。电影中,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苍茫辽阔,到“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万丈豪情,诗句中的情境点燃了不少观众对西北的向往。随即,电视剧《西出玉门》的热播,让高原黄沙、石窟雕塑又一次印刻在观众的脑海中。

“我们一路自驾经过青海湖、柴达木盆地、张掖敦煌,抵达甘肃兰州,沿途的壮美风光、丰厚底蕴,让我们沉醉于祖国的‘西北角’。”今年中秋国庆超级黄金周中,来自杭州的张先生便从西宁出发,踏上了心心念念的“寻访之旅”。手机相册展现了他的旅行记忆:广袤澄澈的青海湖、被誉为“天空之镜”的茶卡盐湖、惊艳传神的敦煌壁画,多彩交织的丹霞地貌……

“西北大环线”旅游热度逐年上升。携程发布的《中秋国庆旅游总结报告》显示,今年中秋国庆假期,目的地为青海的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12倍,跨省订单占比近七成,跨省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0倍。青海省旅行社协会副会长张波表示:“青海、甘肃、新疆等地基础设施日益改善,道路交通的便利让沿路景点日益受到游客的重视与认可。”

西宁、兰州联合推广兰西自驾游、甘青大环线等跨区域精品旅游线路产品,推出以兰州、西宁为核心节点的北环线丝路游、唐蕃古道游等文旅线路产品,促进两地旅游客源共享和旅游线路互补,最大限度释放西部地区的旅游潜力。近年来,西宁与兰州、天水、定西陆续签订《共同开拓周边游市场合作协议》。

9月5日,原创舞蹈诗《河湟》演出季在青海大剧院圆满收官。这出描绘从唐蕃古道到茶马古道,从马家窑遗址到喇家遗址的舞蹈诗,演出十场,场场爆满。西宁艺术剧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河湟》出品人史红刚介绍:“这片由黄河、湟水河及大通河三条河流冲积而成的河湟地区,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素材。”

每年盛夏期间,在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召开的“六月六花儿会”,是西北地区多民族共创共享的民歌“花儿”的一场盛会。“‘花儿’唱词不仅反映咱的好生活,也让咱认识了甘肃的朋友,有了更多创作的话题。”大通县“花儿”传承人宋宝元说。

豪放畅快的民歌“花儿”、热情奔放的锅庄舞、铿锵有力的兰州太平鼓、反弹琵琶的敦煌飞天舞姿……作为黄河上游的文化宝地,兰西城市群在新时代不断创作、讲述着守正创新的多彩文化故事。

半月谈记者:汪伟 李宁 周盛盛/编辑:张曦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