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空调的年代,一张草席、一顶草帽,清凉了江南人的夏天。苏州浒墅关早年盛产淡水草,并由此成就了历史上声名大噪的草席——关席。进入新时代,浒墅关加快产品创新和工艺改进,千年草席迎来新生。
“家家种草、户户织席”
“织席从来夸虎丘”。关席所用的席草原为生长在浒墅关附近大阳山区域的野生草,先民发现其特质后加以栽培,逐渐形成“种草织席”的风俗。自明清时期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浒墅关草席产业繁盛,可谓“家家种草、户户织席”。
如今,历史上的高光时刻已成久远的记忆。随着空调的普及,草席市场需求逐年萎缩。同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在江南加速推进,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加之土地资源日趋紧张,种草织席逐渐乏人问津。
2013年,关席制作技艺被列为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施永赳作为传承人,依旧坚守着这门老手艺。“关席还是有需求的,一些老江南很认可。还有一些办喜事的,依传统需要一条‘和合席’,寓意夫妻和美。”施永赳说,尽管关席市场萎缩,但作为一项民间技艺、一个文化标签、一种生活方式、一脉工匠精神,仍然需要传承呵护。
今朝转型“出圈”
走进江苏省苏州市浒墅关经开区(镇)青灯村的关席育种织席基地,空气中弥漫着蔺草的清香,墙上挂着形状各异的时尚包袋,屋角的一处榻榻米上,布置着不同款式的蒲团、坐垫、草席。
由席草编制而成的包袋
在今年7月中旬举行的第十二届苏州文博会上,以“浒墅关草席”为主元素的时尚鞋包亮相新手工艺运动联盟品牌展区。在非遗市集上,席草编制的包袋、扇子、鞋履等手工产品受到年轻消费者追捧。
施永赳告诉半月谈记者,整个夏天他辗转于苏州多个特色市集活动,忙得脚不沾地,“我们的摊位最高一天销售额达到5000多元”。
关席转型“出圈”背后,是传统手工艺与潮流设计的激情碰撞。在当地非遗传承政策支持下,施永赳邀请苏州大学工艺美术研究所副所长范炜焱担任项目主持人,探索以当代工艺赋能传统关席、以潮流设计活态传承传统关席。
范炜焱介绍,经多次测试、改造,在保留传统织造工艺不变、席面完整情况下,他和团队最终找到一种复合材料作为草席里衬,让平铺的草席得以立体化,彻底改变其原本属性,并开发出软包家具、包袋、鞋履等多种时尚单品。项目团队“脑洞大开”,围绕浒墅关草席的拓展运用项目多达25个。
推陈出新,薪火相传
耐磨性、断裂强力、撕破强力、色牢度……振兴关席,诸多细节有待优化。
范炜焱表示,团队将拓宽浒墅关草席应用范围,开设体验空间,传播浒墅关草席文化,构建浒墅关草席品牌。“我们将持续挖掘浒墅关草席的可变性与时尚性,终极目标是在保留、尊重传统手工艺的前提下,融合科技与非遗技艺,探索出保护和发展非遗技艺的可复制路径。”
传承之路,依靠多方接力。早在2017年,浒墅关便建成草席文化馆,设立草席历史文化墙、草编制品展示、席草成草全过程展示等项目。今年暑假,民间艺人走进浒墅关辖区内多个暑托班,在老艺人手把手指导下,孩子们饶有兴趣地尝试体验编织席草、制作小扇子。
“非遗只有转变为符合当代社会审美的新时尚,才能焕发出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据施永赳介绍,目前,浒墅关正在谋划开展研学活动,让非遗项目从“高阁”走向大众。
半月谈记者:刘巍巍 /编辑:李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