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西部山区,始建于明清的传统村落爨底下村通过数字化实现了“永生”。在“门头沟区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数字平台”上,爨底下村的600余间传统建筑清晰可见,精度达到2厘米。
北京市共有国家级传统村落26个,位于门头沟、密云、房山等区。通过对传统村落的数字化采集,可准确评估传统建筑的状况,进一步保护传统村落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传统村落有了“数字化档案”
门头沟区是北京市首个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区。“10余名专家带领学生走村串户,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三维激光扫描等方式,对村落的整体风貌、院落建筑细部等信息进行全方位采集。”北京建筑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学校城市大数据应用研究中心副主任石炀说。
半月谈记者看到,以数字化方式呈现的传统村落十分逼真。从爨底下村的数字化模型中可以看出,整个村庄依山而建,高低错落的院落像扇面一样展开,古代的建筑智慧、浓厚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门头沟区碣石村古民居的数字化模型
传统村落保护不只是面向古建筑。在延庆区井庄镇窑湾村,北京建筑大学教授欧阳文带领师生团队对当地口述文化史进行采集。“与20余位村内老人面对面专访,聆听老一辈窑湾人的故事。”欧阳文说,通过录音、视频、照片、文字等,全方位记录窑湾村的文化记忆、乡村故事、村民期盼。
在房山区青龙湖镇水峪村,城乡规划学、建筑学、社会学等多专业人员联合组成“责任规划师团队”,建立存量数据库,厘清村庄闲置资源,结合户主意愿开展规划,力争让这个明代建村的村落焕发新机。
让村民实实在在获益
经过1年多的艰苦工作,北京建筑大学科研团队对门头沟区12处传统村落170余处农房修缮过程进行调研记录,重点对马栏村、苇子水村和沿河城村农房修缮奖补的示范户进行现场测绘、入户访谈和影像采集,搭建了农房修缮改造奖补资料库。
“大数据为科学制定奖补方案、合理分配奖补额度提供了技术支撑。”北京建筑大学科研团队成员黄庭晚说。通过“门头沟区传统村落农房修缮改造奖补平台”App,驻村设计师可实时了解申请户数、农房修缮过程;政府人员可在线审批、管理、监督农房修缮情况;村民可在线申请农房修缮奖补。
“搭建传统村落风貌提升奖补与识别全流程智慧平台、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平台,可实现对农房修缮改造奖补的辅助功能,以及对传统村落影像、地理信息数据与场景的数字化档案管理功能。”门头沟区委农工委书记、农业农村局局长李文凯说。
夯实保护发展的基石
进入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北京市大部分传统村落的数字化内容已经上线。内容包括全景展示、历史文化、环境格局、传统建筑、民俗文化、美食物产、旅游导览等多个板块,人们可以在线一览乡村美景、聆听口述历史。
北京还将传统村落保护纳入《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该条例对传统村落如何普查,保护名录如何建立,保护规划如何编制审批,传统村落如何保护、修缮、发展、利用、管理等进行了规范,明确了市、区、乡镇、村和村民的责任。
门头沟区灵水村灵泉禅寺遗址的数字化模型
目前,北京正在开发市级传统村落平台,将采集各项元素的监测数据,纳入全市乡村振兴数据平台统筹管理。同时,与大学、设计院组成联合团队,编制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综合实施方案。
北京北建大建筑设计研究院规划师张鹏远说,乡村建设过程中,不能僵化保护,应科学把握各传统村落差异和特点,结合传统工艺与现代材料,从广大农民的根本需求出发,保护传统村落风貌的同时,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半月谈记者:赵琬微 /编辑: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