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上海:基层党建引领治理新图景

2023-01-03 08:49
来源:半月谈网

半月谈记者:周琳、吴振东、郭敬丹、王默玲

滨江水岸,把最好资源留给人民;一座驿站,为快递小哥“加油”;“支部建在楼上”,凝聚起白领同向而行的力量;“家门口”的市民中心,搭建全过程人民民主舞台……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近年来,上海积极探索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基层党建新路,不断拓展滨江党建、楼宇党建、新就业群体党建、社区党建等空间、领域,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生动图景,折射新时代基层党建的旺盛生命力。

杨浦滨江:每700米就有一个党群服务站

黄浦江上海市中心江段跨浦东、徐汇、黄浦、虹口、杨浦等5个区,两岸45公里既有众多轮渡码头、环卫码头等市政设施,还有一些部门、企业的“专用”岸线……如何打开江岸,把最好的资源以最需要的方式开放给人民?

滨江党建是上海独创的党建品牌。目前,黄浦江沿岸共建立党群服务站点数十个。在杨浦滨江,丛丛芦苇摇曳处,一间小屋掩映其间:“人”字外形的木搭结构,门楣嵌着党徽。这是杨浦的党群服务站之一,取名“人人屋”,既是可供行人休息的驿站,也是“党建+文化+服务”的活动空间。

“5.5公里的杨浦滨江,9个各具特色的党群服务站珠链式分布,每隔700米就能看到一处,为来往的党员群众提供暖心服务。每一处选址都最大程度考虑实际需要,又兼顾自身特色,设置传承红色基因、科普绿色生态等主题。”杨浦区党建服务中心主任辛立介绍,滨江正是以党员群众需求为着眼点,深化党群服务站的体系功能建设。

当前,上海正以党群阵地为联结点,构建滨江服务全域网,及时回应各类人群居住、办公、休闲、商业服务等需求,力求以党群阵地的服务力度提升城市温度。

普陀万有引力:为“小哥”筑起温暖的家

走进上海市普陀区万有引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功能纷呈、颜色各异的集装箱错落有致、交相辉映。这里是附近约1200名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的“同心同行”加油站,是他们口中“饿了能就餐、休息有书读、充电有保障、就医更便捷、困难能协调”的新去处。

如今,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已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服务力量。如何让这些辛勤的劳动者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聚拢于党组织的周围,进而为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证,是城市基层党建面临的新课题。

这一党群服务中心建立之初,曾问需千余名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梳理出他们最期待实现的功能。最终,这些功能被整合为“生活、办事、保障、乐活、发展”五大板块,融入中心的空间设计中,受到“小哥”们欢迎。

寓教育于服务,以真心向党心。记者看到,聚焦“小哥”们生活工作中常见需求,党群服务中心为他们提供餐饮休憩、电动车充换电、政务帮办代办、政策法律咨询、便捷医疗等服务。热闹开展的党群活动,在帮助提升他们职业荣誉感同时,也强化政治引领,引导他们成为城市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团结在鲜红的党旗下。

对于大量奔波在路上的新就业群体来说,“落脚点”越多,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就越强,就越是与党心贴心。据了解,上海正在推进全市楼宇商圈、加油站、金融机构网点、超市便利店、大型货车集散地等空间,新建或改建面向新就业群体的党群服务站点,使“小哥”们尽享便捷服务,感受党的温暖。

静安“百亿楼”:有向心力,有归属感

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构成城市天际线,也是上海经济活力的缩影。以高人气之地南京西路为例,区域内亿元楼达26幢,其沿线最早的“月双亿楼”恒隆广场,更是在2021年升级成为税收“百亿楼”。

观察“百亿楼”不难发现,高水平党建持续引领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楼宇党建“治立方”多元善治体系,构建楼宇、行业、街区互联互补互动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如今,恒隆内的“两新”党组织“升级”为楼宇联合党委,并发展出楼宇事务委员会助力商圈和街区治理。

恒隆广场22楼的“景观位”就有党群服务站入驻,这里,是基层党组织开展组织生活的主要阵地,也是楼宇内组织技能培训、公益交友的活动中心,更是企业和白领咨询企业政策、社区事务的服务站点。由党群服务站带来的一系列新颖有趣的活动,深深嵌入到白领的工作和日常;由党组织凝聚起的白领力量,辐射周边社区,助力基层共治共享。

白领们说,一周七天都愿意来这里,因为有一股向心力,有一种归属感。“支部建在楼上”,党建落到实处,上海楼宇党建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治理优势,增强对“两新”组织、对从业人员特别是青年群体的吸引力、凝聚力、影响力。

长宁古北:是暖心驿站,是民主舞台

有能为立法工作“挑刺”的基层立法联系点,有能把居民构成堪称“小小联合国”的社区变得创新高效的事务受理点,有把养老资源嵌入“家门口”的养老服务点……

不在商圈、不卖爆品、没有景点,作为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的古北市民中心,却早已成为上海社区治理一张“金名片”:整合党建服务中心、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社区文化中心、综治中心、生活服务中心等于一体,为居民打造便利、温馨、精彩、融合的市民之家。

在这里,热烈讨论的声音时常响起,“高大上”的法条由此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吸收“原汁原味”的社情民意;在这里,需求各异、千丝万缕的个人小事高效受理,为周边社区居民提供公安、医保、税务、社保、人社等业务服务受理;在这里,养老服务深度嵌入,助餐、文化生活,欢声笑语……

如今,“家门口”服务体系在上海遍地开花。以党建为引领,这些阵地不仅建立起公共服务资源条块对接机制,而且广泛撬动社会资源、挖掘社区内生资源,发现和培育更多能人、达人,吸引更多人参与社会治理。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