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脆弱与韧性:极端挑战下的城市体检

2021-09-09 09:01
来源:半月谈网

编者按  

当今是数字化的时代,数字技术的触角伸到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与此同时,一场导致300余人遇难的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暴露了智慧城市与数字技术的脆弱性和局限性的一面,也会有不堪一击的软肋。

当前,无论是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其人口、建筑、生产、财富均持续集中,城市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和未知风险不断叠加。突发性传染病、恐怖袭击、火灾、洪灾、极端气候灾害等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风险相互交织,已构成全球城市的共同挑战。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正式提出了“韧性城市”命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又进行了相关顶层设计。增强面对各种非常态极端挑战的应急能力,呵护城市健康体格,提高城市韧性,成为未来城市规划建设的必选项。既要“智慧”,也要“韧性”,成为考问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答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上篇:突然失去互联网,城市脆弱几何

半月谈记者 白瑜

当我们在享受移动互联网带来的生活便利时,是否想过通信信号突然中断、网络连接形同虚设、城市交通系统陷入崩溃……当地震、暴雨、台风、洪水、火灾、恐怖袭击、黑客攻击、疫情等“黑天鹅”呼啦啦飞起时,科幻片的情节日益嵌入现实。如果指尖上的智慧城市一夜间变成互联网荒漠,如何保证我们的城市摆脱断网之灾,依旧正常运行?

1

衣食住行“一张网” 埋下城市脆弱性隐患

在灾难影片《全球风暴》中,人类开发出气象卫星网络以控制灾害天气,但卫星被电脑病毒控制,变为杀伤力巨大的武器,暴雨、干旱、极寒天气等导致城市断水断电断网,城市陷入一片混乱……尽管灾难大片极尽艺术的夸张表现,但其中的经典桥段在现实生活中若隐若现,极端天气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

当今,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已经嵌入城市运转的全流程,移动互联网的发达让人们感受到社会治理“一网统管”的便利。而极端天气等造成的断网之灾,也让人们开始思考城市生活建构在“一张网”上的巨大风险。

今年7月17日以来,河南省遭遇极端强降雨,特别是7月20日郑州遭受特大暴雨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截至8月2日12时,此次特大洪涝灾害导致河南省共有150个县(市、区)、1663个乡镇、1453.16万人受灾,全省302人遇难,50人失踪。

暴雨和洪涝灾害对郑州基础设施造成巨大冲击,郑州出现大面积的断电断网危情。断网的代价是惨痛的,一座中原大城市俨然沦为互联网荒漠。没有了移动支付,加上银行因停电关门,人们甚至被迫回到了“以物易物”的交易阶段。郑州东润华景小区居民张先生跑出去给孩子老人买热饭,街上的小摊贩只收现金,网络支付用不了,回去搭不了车,共享单车也无法用。“平时不怎么觉得,断网了,才发现没网简直没法生活。”张先生感叹道。

7月21日暴雨过后,郑州市民在转移物资 朱祥摄

断网还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失联,人们变成了一座座孤岛。郑州白沙镇恒通小区断水断电断网,居民李西青刚开始没当回事,第二天看到小区被过腰的水围困,电话也打不出去,这才慌了神。“家里吃的喝的快没了,想自救让朋友送物资,可是根本联系不上。”

一幕幕荒诞剧情在断网之灾下集中上演:在高铁出站口,闸门全部失灵,原本需要刷身份证或车票出站的乘客,只能硬挤出去;想去找人,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统统没用;携程、美团上的订房、外卖信息无法显示,也就无法入住和订餐……极端天气的偶发和难以预知的风险,对郑州应急通讯保障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

这考问的绝不仅仅是郑州一个城市。当极端天气和突发事件来袭,一些区域信息基础设施失灵,通信中断成“孤岛”。人们看到,雨水倒灌导致光缆短路跳电,移动通信主备机房暂停服务、IPTV链路故障导致机顶盒暂停工作、部分服务器及基站受损。一些城市依托互联网技术形成的秩序突然失效,部分区域救援通信系统、交通系统、支付系统难以正常运行。整座城市互联网骤然陷入瘫痪,智慧城市的软肋和深层次的脆弱性暴露无遗。

2

若互联网为空气,城市“缺氧”危机潜伏

当老百姓的吃喝玩乐、衣食住行,整个社会的运转、政府的治理、工厂的运作都架构在软件上时,整个世界的脆弱性将前所未有。在极端情况下,数字基础设施可能因为自然、人为、系统和技术等因素发生崩溃,并最终导致城市部分或整体停摆。

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城市大脑疫情防控平台(图片来源 :人民视觉)

——极端自然灾害引起关键基础设施系统崩溃。城市的巨型化、高度智能化趋势,使得城市对复杂基础设施体系高度依赖。然而,任何设计上的疏漏和瑕疵所产生的隐患都会被极端自然灾害所放大,从而引发巨大的灾难。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极端自然灾害会严重威胁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如台风摧毁基站天线,洪水冲断光缆等,可能造成通信设备和线路物理受损。如果水浸导致备用的发电设备不可用,将影响通信设备供电、供冷,地铁隧道内的射频设备模块也会失效。为了防止短路漏电现象,供电系统在自然灾害发生时会主动切断电源。虽然应急电源可以工作一段时间,但不能长期运行。

——黑客等人为因素带来工业互联网安全隐忧。互联网发展初期,发电厂等工业制造企业的运营(OT)系统大多与互联网技术(IT)系统物理隔离。但随着工业互联网发展与传统工业的全面数字化转型,计算机化的 OT 系统与运行业务的 IT 系统结合,后者可以连接到运营基础架构并与之通信。虽然这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自动化流程和方便提取数据,但同时给人为制造计算机病毒提供机会,城市的生产制造活动或将因此陷入瘫痪。

工业计算机是自动化生产的核心,正确使用能发挥巨大功能,一旦感染病毒,严重时会使其失去功能而影响生产。另外,病毒会占用CPU时间和内存从而堵塞进程,对数据或文件进行破坏,打乱屏幕的显示。一旦触发条件成熟,病毒开始侵袭,就可能引发重大的安全生产事故。

——云计算系统背后的移动数据存在安全漏洞。PC机时代,不论是个人设备还是云端服务器,都相对单一:个人可能只有单台设备,数据存放在计算机本地,网站的服务器位于机房。而进入移动时代,每个人都拥有如平板、手机、电脑等越来越多的智能终端设备,个人数据越来越多地走向云端,企业网站被部署到了云计算平台。

这一切意味着,人们有更多的软肋暴露在云端,任何一件电子设备丢失、某个云平台出了安全问题,都可能波及用户和企业的数据安全。一旦数据发生大规模泄露,公民个人隐私和企业商业机密荡然无存,严重的社会危机也将接踵而至。

如何在物理主机受到破坏时,预防其管理的虚拟服务器上的数据库不被泄漏?如何防止未授权第三方恶意利用在云中的数据,造成数据丢失、无故篡改或损坏?如何对多租户应用进行数据隔离?这一系列问题成为城市治理亟待解答的考题。

3

从智慧城市向智慧—韧性城市升级

智慧城市建设的关注点是效率,是为了让城市各系统在日常运行中更为高效,然而,一味追求高效、忽视安全性会使城市变得脆弱。智慧城市的前提,必须是一个肌体健康的城市,要把健康的意识和健康的配套融入进去。浙江大学建工学院韧性城市研究中心主任王乃玉认为,未来应注重“智慧”和“韧性”的融合推进,建设可自适应和可持续发展的智慧—韧性城市。

——适当保留传统技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尹稚认为,当前城市治理中存在着简单粗暴的“一刀切”现象,科学技术的进步并不必然带来社会治理的进步和社会矛盾的化解,对于数字技术的过度依赖反而可能使城市治理陷入困境。疫情前期,健康码几乎成为人们出行的唯一凭证,这也让社会数字鸿沟的问题直接暴露出来,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被遗弃在一座座“数字孤岛”。在河南抗洪抢险中,在断网断电的情况下,广播这一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成为激流中的号角,在传输救援信号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无现金交易支付普遍盛行的趋势下,也应为传统的现金支付留出一定空间。

——树立备份意识。数字技术自身的脆弱性意味着,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要对关键信息数据和技术平台以及设施做好备份工作,通过物理介质存储信息,对关键站点进行备份,配置多电源、多传输路径传输。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应急通信保障专家左建提出,增强关键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加强重点区域保障体系,使这些设施具有更强的抗灾能力。

业内专家认为,部分关键的传输节点可以采用卫星链路作为备份,在地面有线网络中断之后,可以迅速切换到卫星链路进行回传。遇到突发情况就要与时间赛跑,通过临时通信链路调度、通信线路快速抢修、网络拓扑重新组织和规划,确保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让通信业务恢复正常。

——完善通信网络容灾机制的顶层设计。互联网是新的基础设施,是我们这个年代的水电煤。当前国内城市通信网络总体安全可靠,通信网络和应急应对能力经受住多次极端天气的检验,但部分地区也存在通信网络比较脆弱、基础设施建设质量下滑、通信网络容灾抗毁能力不足、应急保障专业化能力不足等短板弱项。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加强数字技术与传统基础设施的融合。阿特金斯中国城市发展部副董事长何欣瑶认为,要规划一个更抗风险、更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智慧城市是催化剂,在构建全智、全能、全时的网络提升基础设施效率基础上,城市要进行智慧转型、技能提升和融合创新。但所有的新基建设施需与城市的物理规划结合在一起,不应出现与城市现有的传统基础设施完全脱节。

中篇:城市如人,要智慧也要韧性

半月谈记者 何磊静 柳王敏 郑钧天

郑州雨灾导致的断网之灾凸显出当今城市普遍韧性不足,抗风险能力较弱。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寒潮、强降雨、干旱等极端天气已呈现频发趋势,且从地域上覆盖面更广。突如其来的重大自然灾害乃至人祸考验城市“耐灾”能力,增强城市韧性、呵护城市体格健康,迫在眉睫。

1

城市韧性:整体强大的系统工程

在工程力学领域,韧性指“回到最初的状态”。“韧性城市”则强调在一座城市面临自然和社会的慢性压力和急性冲击后,特别是在遭受地震、洪水、瘟疫等突发事件时,能够凭借其动态平衡、冗余缓冲和自我修复等特性,保持抗压、存续、适应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能够通过快速分散风险、自动调整恢复,从而有效抵御外来冲击和减缓内部灾害。

早在1999年,韧性城市的概念就以防灾减灾为切入口被用于城市研究,如今,韧性城市所涵盖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浙江省城乡规划院院长陈桂秋认为,韧性城市的内涵和外延是全方位的,主要包含了生态韧性、防灾韧性、设施韧性、经济韧性、社会韧性等五大方面的韧性。

生态韧性指城市系统如何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促进城市的现代文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良性互动;防灾韧性指城市有足够能力应对洪涝灾害、消防安全、地震、台风以及其他一些灾害;设施韧性既涉及急性猛烈冲击,也涉及一些慢性冲击,比如交通拥堵、城市热岛效应、水资源缺乏等问题,它需要设施来保障;经济韧性侧重如何让城市的经济能够可持续发展,让城市能够有更高的就业率、产业结构更完善、经济运行更稳定,比如说城市的产业门类不能太单一,金融体系不能有太多泡沫;社会韧性指城市社会能够可持续发展,建立文明、和谐、有序的社会治理结构。

韧性城市的包罗万象也注定其建设是一个长期系统工程,单方面的强大不代表整体的强大。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陶希东认为,韧性城市建设是一项涉及多领域、多部门、多行动主体、多利益相关者的全方位集体合作和全周期管理行动,更是对城市规划理念、城市管理体制、社会治理体系等领域的系统性改革创新。在建设过程中,城市作为一个有机综合系统,各个不同的主体和利益相关方,都在这个受到冲击的综合性平台上,进行或独立或交叉的互动,因而韧性城市建设需要统筹推进,久久为功,不宜单兵作战,也不能一蹴而就。

2

韧性城市建设:一场无法回避的战斗

据第三方机构“国际灾害数据库”收录的包括洪水、风暴、干旱、极端温度、野火在内的5种主要极端天气灾难事件数据显示,其总数有明显的上升趋势。2000年后,人类每年经历的极端天气灾难大多在300~400次之间。2017~2020年间,大约每年有1亿人因极端天气受到影响。

面对新变局,一些城市的发展观仍然局限在单纯的“谋增长、快增长”层面。在发展导向或增长导向下,城市会把常态下的发展作为最大甚至是唯一的目标,而不会把应对非常态状况列入优先考虑的范围,这与全面提升城市的弹性和安全性、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相违背。尽管各个城市规模、发展阶段、灾害隐患有所不同,但建设韧性城市无疑是宏观层面的必选项。

“特大城市作为重要的人类住所,其高度的社会异质性、流动性、复杂性、开放性、集聚性等特征,决定着其比一般区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风险挑战和安全压力。”陶希东说。以上海为例,上海作为已经基本建成多个国际中心、人口高密度集中的现代化大都市,常住人口超2400万,市场主体270多万家,地铁运营总里程达700多公里,地铁日均客流1200万次,1.4万个住宅小区,拥有3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1500多幢,建筑总量达13亿多平方米……如此庞大的体量,意味着上海发展面临的风险也十分巨大。着力统筹好城市的发展和安全,下功夫克服城市的脆弱性,确保整个城市能够沉着应对各种内外部突发风险,保持城市功能的正常运行,具有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除了思想认识上要居安思危,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各类灾难事件更警示了我们防范“黑天鹅”事件的极端重要性。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研究室副主任汪广丰认为,新冠疫情暴露出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的短板。今年突发的河南洪灾,尤其是郑州地下洪涝灾害,则警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必须特别重视安全问题。江苏省地下空间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黄俊表示,安全问题伴随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设计、施工与运维的全过程,有必要成立专门机构,协同推进安全、绿色、智慧运维领域的研究和实施工作,加强城市“里子”建设。

3

硬汉韧性源自全能功夫

受访专家表示,城市规划迫切需要从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等方面综合发力,围绕打造韧性城市,前瞻布局,全面提升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抗压能力、恢复能力,确保在遭受重大风险冲击后仍能快速回到正常轨道。

科学编制规划,构建更富韧性的城市空间格局。汪广丰认为,需建立一套适合城市实际的韧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多层次战略空间刚性留白和动态调整机制,制定实施有效的制约行动和预防策略,营造可持续的城市形态。

完善产业链,提升“柔性”组织能力。“柔性”,指的是城市在面对突发灾害时所表现出来的灵活性。比如对于一些应急装备和物资,一座城市可能在平时大多数时间都用不着,但仍然要具备短时间内生产、转产相关物资的能力,这样,危机发生后激增的“弹性需求”方能被有效满足。

打通城市链,保障城市资源短时间内快速供给。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市人口的流动已从城市内流动转变为城市间流动,风险防控越发呈现出跨域性与连锁性特点,更容易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汪毅看来,“韧性城市”概念可扩展为“韧性城市群”。他建议共同开展城市群安全风险评估,建立区域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同时,建立应急资源保障合作机制,统筹区域内各类资源,科学确定管控级别,发挥中心城市和大城市设施完善、资源服务水平高的优势,为中小城市分担风险,有效降低救灾成本。

升级信息链,持续提升应急处置速度。要加强区域数字基础设施统筹布局和共建共享,进一步加大区域“新基建”建设力度。重点提高5G、云计算、物联网、智能终端等基础型信息设施的区域覆盖范围。加快数据融合,共建统一的区域综合防灾与风险预测管理信息平台,加强基础性数字化公共服务均等化,重点提升落后城市以及乡村地区数字化公共服务水平,缩小群体以及城市之间的数字鸿沟。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筑牢社区基础信息收集的情报网,同时推动线上线下的管理服务。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全方位锻造“心理韧性”,构建“软支撑”。专家指出,打造韧性城市,既要周密布局基础设施、物资储备、产业发展等“硬资源”,也要提升社区组织动员能力,涵养成熟、积极、坚强的民众心态,悉心培育公民科学素养,构建“软支撑”。打造韧性城市,可优先考虑打造韧性社区、韧性居民。应当强化社区的生活建筑质量把控,完善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危机意识和应急素养。

注重在城市体检中发现“城市病”。2019年,住建部选择南京等11个城市开展城市体检试点,2020年起进一步推广。南京据此形成了包括生态宜居、健康舒适、安全韧性、交通便捷等方面50多项指标评价体系。通过形成《年度体检总体评估报告》,南京围绕存在的区域发展不平衡、服务与需求不匹配等城市问题,从国土空间规划、生态资源保护、服务提升等多方面研究制定对策。

下篇:城市韧性,修炼刚刚开始

半月谈记者 董小红 赵旭 田晨旭 郑钧天

走出纸上谈兵,付诸实战行动。半月谈记者在北京、成都、上海等多个大城市调研发现,韧性城市的理念开始浸入人心,一系列有效探索也在积极推进中。

1

韧性城市试水,先试“水性”

在防水灾防洪灾方面,不少城市打好“提前量”,下好“先手棋”。北京市水务局水旱灾害防御处处长刘洪伟介绍,今年北京汛期降水偏多,为此市里专门提前强化了水工程调度:按照“流域单元、超前准备、系统安排、固守底线”的原则,充分发挥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组合拳”作用,将工作准备落实在洪水来临之前。

在成都市城管委道桥监管中心的监控大厅里,大屏幕上滚动显示着成都17座重点监控桥梁的桥下水位,正常水位显示为绿色,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大屏幕上会即刻亮黄灯警示。

成都市城管委道桥监管中心维护管理科科长冯旭介绍,每座桥梁的预警水位和保障水位,都是根据之前历史经验及各自实际情况设定的,监测系统24小时“放哨”,还能实时监测每座桥梁下的水位曲线动态变化。如果出现警示提醒,他们就会立刻通知24小时值守的防汛抢险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进行抢险。

除了对重点薄弱的桥梁等重点位置进行监控,半月谈记者采访了解到,为了增加城市韧性,一些大城市还建立了城市积水快速发现处理机制。

北京排水集团副总经理张荣兵告诉记者,为做好今年防汛工作,集团在北京中心城区135个易积水点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同时结合AI识别技术,对积水情况进行实时识别。“一旦发现积水严重情况,系统将自动弹窗报警。我们还安排了169组巡查组,巡查组可快速到达积水点,并利用先进技术对雨水篦子进行定位,及时进行处置。”

7月12日中午,北京智慧水务发展研究院技术人员在接到通知后立即到达现场核实水位情况,并架设应急单兵设备,回传两地实况,为防汛工作提供一手图像信息

在上海临港新片区绿化休闲广场,雨污混接改造能从根源消除积水点,原有不透水的道路、广场也改造为透水铺装路面。小雨时雨水经过透水铺装直接下渗,不形成径流;大雨时,来不及下渗的雨水形成径流后排入周边排水沟……如今,在上海,一个个“口袋公园”将透水环形跑道、人工表流湿地、生态停车位等集合起来,形成一套微型“水治理”循环系统,不仅改善了周边的生态环境,也提升了城市排涝能力。

上海陆家嘴口袋公园“大隐于市”(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而成都不仅实现从专项治理到综合治理、局部治理到流域治理的转变,还依水融合文旅生态,做好生态价值的转化文章。

“我们坚持以‘宜居’为主线,把绿道全线贯通,并增设新的栏杆和亲水平台,不仅改善了环境,提升了整个城市的防洪功能,还让河边成为市民悠闲亲水的好去处。”成都市武侯区“宜居水岸”项目负责人钟俊介绍,为实现“治水清水”,他们采取了河道改造、生态绿化、景观节点、水环境治理、绿道修建等一系列生态修复举措。

2

“水性”之外,全方位炼韧性

包括特大暴雨在内的极端天气是城市最常遇到也是对城市发展危害较为严重的灾害类型。对此,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丽水、常德等28个城市被列为试点城市。《通知》指出,到2020年,试点地区适应气候变化基础设施得到加强,适应能力显著提高,形成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

常德市和丽水市作为试点城市,在建设气候适应型城市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与经验。常德市狠抓环境综合治理,启动了土壤优先保护和污染综合防治项目库建设,组织实施了国家重点环保项目石门雄黄矿土壤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当地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提高了城市的生态韧性。

丽水市建成避灾安置场所1798个,总面积38万平方米,可容纳15余万人,乡镇(街道)避灾中心实现全覆盖,66%的村(社区)建有避灾安置点。全市已建成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救灾物资储备仓库(点)197个,总面积达1.2万平方米。丽水市的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和城市防灾韧性大幅提升。

除了防灾韧性、设施韧性、生态韧性,经济韧性、社会韧性也是韧性城市的内功必修课。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不确定性的同时,也催生了新经济新消费的市场机遇。为了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运行秩序,当年,成都市政府首次将“韧性城市”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成都完成48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提升,积极推进成都市疾控中心重大疾病及健康危害因素监测能力提升等7个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全面提升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同时切实增强综合应急能力,积极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为了不断提升城市的经济韧性、社会韧性,在城市运行平稳有序的前提下,成都坚持走产业结构优、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环境影响小、质量效益好、发展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半月谈记者了解到,为了全方位淬炼城市韧性,提升应急能力,多个大城市还专门制定政策,强化制度设计。北京市发布《北京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21年修订)》,修订后的预案特别明确对老、幼、病、残、孕等群体,以及学校、医院、旅游景点、交通枢纽等特殊场所和警报盲区、偏远地区,采取有针对性的公告方式发布预警;上海将实行城市安全风险分级分类管控,制定风险管理清单;成都发布《成都市安全隐患举报奖励办法》,举报安全生产、森林草原防火领域的安全隐患和违法行为,最高可奖励30万元。

3

多方联动“一盘棋”

当前,韧性城市建设正在试点探索中,还需要多方合力,突破一系列障碍。

——建管并重形成“一盘棋”。张荣兵等建议,要做到“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需要打破传统多个部门“九龙治水”困境,统筹协调水务、园林绿地、道路、建筑与小区建设,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个环节落实韧性城市建设理念。

上海市住建委总工程师刘千伟介绍,近年来上海通过落实政府服务“一网通办”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通过整合接入公共安全、绿化市容、住建、交通、应急等领域22家单位,33个专题应用,初步实现了一网管全城,有效提高了城市的安全和韧性。“今后,上海还将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提升上海对安全生产防台防汛和公共卫生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以及在城市日常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监测管理能力,多措并举,将上海建设成为生态韧性的城市。”

——各方参与,共建共享。目前,多地在建设韧性城市展示馆,增强居民对韧性城市的感受度和获得感。业内人士呼吁,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提高各方推动韧性城市建设的积极性,让韧性城市理念逐步入心;同时,撬动社会资本投入,推动形成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全社会共建共享的建设新模式,激发韧性城市建设全链条参与方的积极性与创造力。

——强化基层力量,打通社会韧性的“最后一公里”。成都于2017年9月在全国率先成立成都市委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统筹解决“一个部门抓不了、多个部门抓不好”的社区治理难题,整合了与社区治理相关的40多个部门,统筹规划各类治理事项和资金,大大提升韧性城市的社会韧性。

议题策划:叶俊东

统筹实施:周清印

调研采写:白瑜、何磊静、柳王敏、郑钧天、许舜达、董小红、赵旭、田晨旭

编辑组稿:尤立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