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这所中学招聘大批“博士老师”,怎样避免人才浪费?

2021-04-19 09:48
来源:半月谈网

半月谈记者 陈席元

近几年,教师职业吸引力不断增强,多地中小学教师录用名单频现名校硕士、博士。人们在为“让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的愿景逐步实现而欢欣鼓舞的同时,也在担忧“名校硕士、博士当中小学老师会不会是人才浪费,或是变成学校的招生噱头”。

2019年10月,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11名来自海内外名校的博士、博士后教师成立江苏省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中小学博士工作站。为什么招博士老师?他们给课堂内外带来哪些不同?如何让名校博士尽快成长为名师?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校长穆耕森对半月谈记者分享了他的见解。

11名博士教师最年轻仅33岁

新学期伊始,穆耕森与博士工作站几名老师商量课题计划。坐在他对面的老师,个个“来历不凡”——美国布朗大学生物学博士后、英国利物浦大学物理学博士、南安普顿大学化学博士……

2019年9月30日,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全校师生大合唱,穆耕森和小学部的孩子们在一起

金陵中学河西分校是一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国际4个学部,学生近7000名,教师600多名,11名博士教师都在国际部。

他们当中最年轻的是33岁的刘可,6年前从中国科学院大学粒子物理与核物理专业博士毕业,现在教授双语物理。

周景明是博士工作站的负责人,从南京大学生物专业本科毕业后,她在美国读完了硕士、博士、博士后,2014年回国。谈及为何不去高校而到了中小学,周景明说:“高中生的知识体系、三观人格正在迅速成型,陪伴他们从高一时期的懵懵懂懂,到高三毕业时的成熟自信,这种育人的感觉我非常喜欢。”

金陵中学河西分校校长穆耕森在博士工作站与周景明(右)等博士老师商量新一期“名师计划”

穆耕森介绍,近年来,学校坚持引进的教师要有名校和高学历背景,除了国际部11名博士教师,全校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比近三成。

这里的博士老师并非“学历高消费”

穆耕森说,基础教育引进高学历教师,不是新鲜事了。在新高考、新课标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学生素质提升,博士老师并非“学历高消费”。

他提出,中小学是态度和思维形成的关键期,更需要具有科学精神的人来培养。名校博士通过硕博阶段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很大。

采访中,周景明说,博士老师上课有两个最大的特点:一是了解自己领域的前沿动态,上课不局限于书本,有助于打开学生的知识视野;二是强调逻辑思维,会尽量引导学生用研究生的思维方式探究问题,比如先想为什么这样,再看不同解决方法的利弊是什么。

2019年9月30日,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全校师生大合唱庆祝新中国七十华诞

周景明对自己的要求是,学生提问,自己不能不会,即便不会,也要和学生一起探究,不能置之不问。“如果这样下去,慢慢地学生就不会主动思考了。作为老师,我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

“传统师范专业的问题在于,只关注自己那个学段、那个学科的知识,比如小学语文、高中数学,对学生而言,学到的知识是割裂的。”穆耕森说,引进博士来中小学任教,就是要让教育有高度,帮助学生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开阔眼界格局。

除了给学生讲课本上的知识,刘可还会尝试引导学生探究一些前沿物理学课题。高二中英班学生赵子菲说,第一次接触刘可老师,以为他是博士,上课一定很难懂,但没想到,他会用一些有趣的事例,或者通俗的比喻,给我们讲粒子物理和核物理这种高深的知识。

而且,博士老师们的作用不止于课堂。“他们带来的是鲇鱼效应。”穆耕森说,博士最大的特点就是研究能力强,问题看得透,学校设立博士工作站,就是要让11名博士老师的影响力不局限在国际部,而发挥博士老师的研究特长,推动全校教师接触前沿教育理念,让博士工作站成为教师成长的共同体、名师的孵化器。

北京大学硕士吴雨抒一毕业就加入了周景明的科研团队。她说,博士的视野确实不同,“周老师会运用模型建构的理念,从不同角度演绎传统的项目化学习,对我启发很大”。

让高学历老师成为名师

“对学校而言,硬件办学条件容易满足,缺的是有多种能力的优秀教师。”穆耕森说,“名校需要一大批有‘称号’的名师,这是衡量学校内涵、品位、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学生、家长考量一所学校的重要因素,不是靠拥有高学历教师就能装点门面的。”

如何成为名师,穆耕森用了两个词“真实”“自觉”:

一是真实。要成为名师,就要真实地扎根在话语表达、论文写作、课题研究中,扎根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把专业发展的根扎在课堂,扎在真实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穆耕森说,“只有这样,才能走得更快。只有在真实中,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名师。”

二是自觉。他认为,教师要有三种自觉,一是对自我生命的自觉,二是对他人生命的自觉,三是对外在环境的自觉。具体来说,就是对自身发展的清晰认知,能够坚定地追求目标;与学生、家长、同事之间有深厚联系;对学校所处发展阶段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愿意与学校一起努力,变得更好。(刊于《半月谈》2021年第7期)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