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激活内循环,科技是关键

2020-10-16 09:52
来源:半月谈网

王攀

习近平总书记在9月11日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此前,8月24日在中南海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时,总书记更明确强调,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关键。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国经济的发展成就,一再证明了科技创新的关键性、基础性价值。

从与民生日常关系更为密切的消费层面来看,以科技创新驱动品质升级,开发出更多符合群众期待与需求的新特产品,正是大众提升消费愿望的重要推动力。从上世纪80年代人们成家要买“大件”,直至今天布置新居讲求智能环保,群众对美好生活物质基础的想象与追求在不断更新,每一个版本的底色都源自科技创新的时代亮色。正所谓,扩大内需,科技也是源头活水。

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风浪方起之时,更需要科技创新的力量襄助中国之舟。从外部环境而言,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全球抬头的大背景下,作为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相对滞后、高技术供给尚有不足的短板,有可能成为掣肘高质量发展的风险因素,尤其是在高精尖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仍然受制于人的情况下,更亟须以科技创新之力奋起扭转。

从国内形势来看,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也是我国产业提质升级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制造业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正在迈入发展的“深水区”甚至“无人区”,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没有成熟道路供“走捷径”,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已经变得尤为迫切。总体而言,眼下我国支撑发展的要素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唯有依靠创新驱动,我们才能稳步驶入内涵型增长的快车道。

激活内循环、造就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绝非一日之功。我们要有耐心,保持勇气与干劲,一关一关地过,一场仗一场仗地打。每一场考验,都不可掉以轻心。

我们首先要过的,是成果转化关。将科学技术变成生产力,主体必然是企业,这就要求我们的各类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必须有着明确的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与企业密切联系,提高基础研究成果的转化及应用效率。近年来,神州大地涌现出一大批新型研发机构,其中不乏转化成果显著、市场收益显著的佼佼者,但也有不少新型研发机构没有取得预期成果,有的甚至举步维艰,其背后的普遍问题就是没有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评价机制和利益导向机制,有的新型研发机构在参与投资和退出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主管院校、机构层层审批、件件报备,有的成果转化容易被冠上“资产流失”的帽子,导致相关机构和企业之间难以建立真正有效的合作,这些都是必须在下一阶段发展中统筹破解的痼疾。

第二关,是基础研究关。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近年来,从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江南北的大科学装置到各地积极谋划的省级实验室,举国上下寄望于基础研究全面迎来“科学的春天”之心情不可谓不殷切,只是,基础科学重大成果不可能召之即来,需要持续投入力量,但不可把清静变成“热土”的嘈杂;需要悉心包容可能,切不可用条文缚住探索的手脚。原始创新不可计划,科研人员期待的,除了资源配置的自主权,其实无他。

第三关,是人才输送关。要让科技创新激活内循环,在科技创新领域首先要实现人的良好循环——人才流动,要追求更好的区域间行业间平衡;人才培养,则要追求更为优化的模式。说“平衡”,不是重回计划经济的统一分配老路,而是说各地应当拿出充分的诚意,考虑好如何把自身的比较优势用在延揽人才的刀刃上,让人才招得来,更可以安心扎下根。说“优化”,不是过分强调目标与结果,而恰恰是要尊重人的成长规律,尊重人的禀赋个性,让人才有个性,创新才可能多元多态,才可能如万斛泉,不择地而出。

最后,还有资源调配关。“我们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如何理解总书记这番话的精神?讲集中力量的新型举国体制,不等于在科技创新领域不考虑资源优化配置。在优化组合的基础上,才有力量集中发挥的最大化效应。小到企业日常产品更新,大到突破“卡脖子”技术,科技创新领域优化与集中的辩证法,值得每一个创新者仔细体会。(刊于《半月谈》2020年第19期)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