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老年代步车下乡:禁上路还是给出路

2020-07-03 09:53
来源:半月谈网

半月谈记者 向定杰 陈灏 许晋豫

近年来,随着道路交通状况改善、群众收入水平提高,以往在城市出现较多的老年代步车在农村也大受欢迎。半月谈记者采访发现,由于与现行政策冲突,目前多地正加大对老年代步车的清理整顿力度。受访人士建议,疏堵结合、因地制宜,既保证治理工作有序进行,也要兼顾产业发展和民生需要。

市场供需旺,上路有隐患

当前,广大农村快速进入机动车时代,老年人对代步车的渴求也变得强烈。最近,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纳家户村67岁的纳玉文花费3.5万元购买了一辆老年代步车,该车与小汽车外观相像,且拥有倒车雷达、天窗等配置。

“农村有客运车坐,但哪有自己开车方便?”一位61岁的老人说,村里近期买电动代步车的有好几个,自己上个月也花3800元买了一辆,充电方便,带人、拉货时爬坡都没问题,感觉很实用。

半月谈记者在西部一些乡镇看到,街上经销老年代步车的门店不少,一些以前卖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的也加入此行列,款式五花八门,价格从几千元到四五万元不等。

一名商家表示,他们的一款皮卡样式代步车不仅能乘坐2个人,还能拉1000多斤货物,出行、下田样样行。因时速在70公里以下,老年代步车不属于机动车,不用上牌也无需驾照。一名销售人员说:“就算交警查车,看到车里老人,大多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说两句就放行。”

半月谈记者采访时也发现,老年代步车闯红灯、逆行、违规变道等任性驾驶行为时有发生,加之车辆本身质量堪忧、没有保险,给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带来不小隐患。

监管存盲区,淘汰转型难

按有关政策规定,老年代步车属于低速电动车。因厂家无生产资质、产品不符合现行机动车相关标准,车管部门不能给它上牌,交警也不能要求开车的人必须有驾照。此外,目前不少地方对相关经销网点没有严格督促取缔,所以一直存在监管盲区。

2018年11月,工信部、发改委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低速电动车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政府对低速电动车清理整顿,制定本区域产能压减淘汰转型调整方案,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半月谈记者了解到,通知执行一年多来,过去行业鱼龙混杂、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的状况有所改善。然而,一家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企业负责人表示,国家明确“升级一批、规范一批、淘汰一批”的工作思路,不少地方执行起来却异化为全部淘汰。

“响应政策的损失惨重,偷偷干的反而能够生存。”一名业内人士说,由于国家标准没有出台,主要生产企业长期复产无望,一些小作坊死灰复燃,1万元价位左右的老年代步车又开始占领农村市场,行业出现倒退发展的趋势。

此外,低速电动车的合法身份也一直未明确。“是参照乘用车管理还是作为机动车新品类管理?如何办理牌照,如何落实路权?各地政策不一,执法弹性空间很大。”上述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企业负责人说。

应做好平衡,防止“一刀切”

一名低速电动车生产企业负责人说,未来低速电动车挂牌行驶是必然趋势。但如果对驾驶人员提出驾照等要求,其市场规模将大大压缩;如果不要求驾照,管理又将成为难题。

面对困境,受访人士提出,希望相关部门尽快出台国家技术标准和路权管理规范,使包括老年代步车在内的低速电动车能够在有效管理前提下,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在国家办法出台前,可由地方政府起草过渡标准,“让企业先活下来,才能实现有序过渡”。有企业人士说,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低速电动车都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应避免国家标准出台遥遥无期导致员工数量多、技术能力强的规范化企业被“饿死”,小作坊“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

一些基层干部也认为,低速电动车符合农村交通消费升级的方向,国家政策应允许地方差异。建议在坚决取缔质量低劣、安全性能差的生产经营企业,加大查处力度的同时,鼓励地方因地制宜,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刊于《半月谈》2020年第12期)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