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创刊元老闵凡路:半月谈是这样来的!

2020-05-08 09:49
来源:半月谈网

40年前的1980年5月10日,一个小版本的时事政策刊物《半月谈》在北京创刊问世,在新华园、在新闻宣传界、在中国广大读者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但包括我们这些创办者在内,谁也没有想到,《半月谈》这本杂志后来能如此迅猛发展,成百万地上升,从一棵幼树长成绿满华夏的茂盛森林,成为辐射全国,影响一代的“中华第一刊”。

闵凡路 1980年初至1992年8月在半月谈杂志社工作,曾任杂志社主编、总编辑。后任新华社副总编辑兼国内部主任、《新华每日电讯》总编辑。

1

创刊的时代背景

《半月谈》的创办源于中央一次重要的会议。1979年11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在北京召开省地县三级宣传部长会议。

那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举行的宣传工作会议。改革开放大幕刚启,拨乱反正任务艰巨,来自地方的宣传干部提出,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急需有一个像50年代《时事手册》那样的刊物,为基层干部群众提供时政宣传学习材料。时任中央领导十分重视这种呼声,并表示同意创办这样一个刊物,并决定交给新华社来办,争取在1980年春节前出版。

任务紧急,新华社党组于12月上旬专门开会,讨论创办中宣部交办的时政刊物。新华社领导强调要努力办好面向基层干部群众、以时事政策为主的综合性半月刊。办刊方针为:解释时事政策,评论社会思潮,报道天下大事,普及文化知识;政治性、知识性、趣味性三者结合,力求比当年《时事手册》内容更丰富,风格更活泼。同年12月28日,中宣部批准了新华社党组关于创办《半月谈》的报告。

2

招兵买马,紧锣密鼓

新华园忙碌起来,办刊人员从哪儿来?借调。先从当时的国内部地方室调叶佐标、杨彦、陈书全,从国内分社借调喻权域(四川)、周永康(上海)、闵凡路(辽宁)、陈业轩(广东)、曹绍平(青海)、王体强(云南)、崔葆章(湖北)、韩之非(黑龙江)、王启星(辽宁)。后来又从社内各部门调来赵冰立、张景媛、王秀珍、孙燕、任家骥、沈鼎,从外单位调来杨力、黄凤琴、杨欣欣。编辑部架子搭起来了。这就是1980年创刊时的全部人马。

我是1979年12月从新华社辽宁分社副社长的岗位调回总社,参与《半月谈》的创办。穆青同志同我谈话,说受中宣部委托,社里正筹办《半月谈》杂志,让我主持编辑部工作。社里当时决定,《半月谈》杂志挂靠国内部,国内部副主任李峰任总编辑,我、叶佐标、喻权域任主编,我主持日常工作。

编辑部设在新华社工字楼4层420房间。当我第一次进入编辑部办公室的时候,看到一些陌生面孔,看到简陋的办公条件。我们这些人几乎都没办过刊物,一切都要从头做起,时间又那么紧迫,真可谓筚路蓝缕,创业艰难啊!

3

新刊出世

经过紧张筹备,出了一期试刊,又同印厂、邮局联系好,确定《半月谈》于1980年5月10日创刊。

一般刊物都是在一年之初创刊,我们在5月创刊属特例。原来我们对此新创刊刊物订户的期望值是50万,当邮局向我们报数29万时,有点失望。

这个32开本,封面两色、48页(下半年增为64页),每册定价1角5分的杂志,于1980年5月10日上市了。那天上午,我骑着自行车来到西长安街邮局报刊门市部,看到《半月谈》赫然摆在了琳琅满目的杂志丛中,喜不自胜。我们的孩子诞生了!

右为《半月谈》1980年5月出版的创刊第一期,左为《半月谈》的前身——1950年10月创刊的《时事手册》

编辑部紧张地转动起来,选题、组稿、写稿、编辑、排版、校对、开会、打电话、查资料、跑印厂、处理读者来信,从早到晚,日复一日,热火朝天,干劲十足。我几乎是每期写一篇评论。那是一种创业的激情。

1980年8月,邓小平在北京两次会见意大利记者法拉奇,就如何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以及国内政治经济问题作出重要论述,这是在关键时刻回答了国内外民众共同关心的关键问题。《半月谈》编辑部当年10月抓住这个重大主题,请示中央,希望公开发表邓小平谈话。中央领导同志批示同意,这可是大新闻,重头戏!《半月谈》于12、13期连续刊载《邓小平答意大利记者问》,立刻引起轰动。中央大报争相转载,《半月谈》名声大振。

1980年《半月谈》第12期、第13期连载《邓小平答意大利记者问》

这一年年底,我提议推选1980年国内外10件大事。经过多方推荐,《半月谈》在1980年第24期刊出《1980年国内10件大事》,1981年第一期刊出《1980年国际10件大事》。这也成为此后每年年终岁首的固定栏目,也开启了各媒体评选国内外十大新闻之先河。

1980年最后一期《半月谈》第16期,以本刊名义推选出“1980年国内十件大事”,1981年年底第23期推选出“1981年国内国际十件大事”,这在新中国报刊史上是首创。

1980年的最后一天,一个好消息从中国邮政报刊发行局传来,《半月谈》订户达到83万!比8个月前创刊时增加了54万!编辑部皆大欢喜,要庆祝庆祝。1981年1月3日,全体跑到食堂二楼每人凑份3元,聚餐。

4

步步登高

对于《半月谈》发展的前景,人们纷纷看好。1981年初的一天晚上,当时的国际部资深编辑、后调任《消费时报》总编辑的胡本英同志见到我说:“我看你们《半月谈》达到150万份没有问题。”我说:“谢谢你的鼓励,我们努力争取吧!”

随后不久,到1981年10月,杂志便突破百万大关。没想到,杂志发行量过百万后,一路高歌,1985年即跃上500万高地。1992年,发行量跃升至724万。

华夏刊林八千树,燕山秀木一枝妍。《半月谈》成了中国第一、亚洲第一、世界级大刊!《中国期刊史》(第四卷)这样评价《半月谈》在中国期刊史上的地位:“《半月谈》深刻影响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其传承与创新、新闻传播改革等方面,思想文化价值呈多元状态,因而在中国期刊史上,尤其是改革开放期刊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5

我的感悟

我参与《半月谈》的创办与发展,作为主编、总编辑,在编辑部工作了13个年头,是我新闻工作生涯中最值得回味和骄傲的一段经历。

《半月谈》的成功,首先要归功于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即赶上改革开放大时代,与其同生同长,共欣共荣;地利,背靠中宣部、新华社两棵大树,半月谈如鱼得水、如虎添翼;人和,有一支团结创业、不畏艰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而且又有五六百名通讯员,协同作战,把事业推向高峰。

其二,杂志两个定位精准。内容定位:时事政策;读者定位:基层读者。几十年坚持不变。内容为王,就是想基层读者之所想,急基层读者之所急。释疑解惑,通俗易懂。抓住大多数,才有大发展。

其三,与时俱进,顺势而为。《半月谈》根据形势需要,推出《半月谈内部版》《时事报告》《时事资料手册》《品读》等多版本,推出维文版、藏文版、朝文版。在90年代初建立半月谈电视部。面向社会,《半月谈》还举办了“半月谈中学生奖学金”“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扶贫状元奖”等社会公益项目,产生广泛社会影响。进入网络时代,《半月谈》又建立半月谈网、半月谈微信公众号,半月谈事业依然生机勃勃,长盛不衰。

其四,坚持“大编辑部思想”,面向社会办刊。杂志社从1982年起在全国各地发展通讯员,提供基层信息,协助杂志宣传发行。这五六百名通讯员成为《半月谈》事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杂志发行量跳跃式上升,与各地通讯员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半月谈创刊30周年时,表彰了一批功勋通讯员,武政、李美清、王德艳、刘朝清、何成宗、涂普生、涂前禹、吴声和、王宝础、韩尚义、蒋祖煊、高兴春等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外界说《半月谈》的通讯员队伍是《半月谈》的“秘密武器”。

1987年夏天,半月谈在北戴河召开通讯员会议,确立“大编辑部”思想,鼓舞人心。图为大会一分会场。

在《半月谈》40年奋进的征途上,《半月谈》这片沃土成长起一大批干部,有的奔赴其他部门领导岗位,有的在半月谈担当起领导责任。

2000年5月参加半月谈创刊20周年纪念活动时,李洪斌(右一)与李峰(左四)、闵凡路(左五)、叶佐标(左二)等杂志社老领导合影

在纪念《半月谈》40周年之际,我们更加怀念那些为《半月谈》事业做出贡献而今已安息九泉的战友,谨向于有海、叶佐标、喻权域、王体强、崔葆章、韩之非、任家骥、沈鼎、杨彦、赵冰立、余振鹏、秦殿杰、贾靖宏、李玉璞、诸葛志润、胡丙寅、杨广厚、毛树成,以及“大编辑部”老友张柏楷、韩子英、田恒铭、武政、吴宝炎、郭志彩、钟焰红等同志,表达深深的悼念之情。你们为之付出心血、无比珍视的半月谈事业正欣欣向荣、蒸蒸日上,可以告慰先人了。

1992年8月,新华社党组任命我为新华社副总编辑兼国内部主任,不再担任《半月谈》总编辑职务。《半月谈》全体人员为我组织了隆重的欢送会。编委会奖给我一枚金牌,令我十分感动。如今我已是耄耋老人,乐见《半月谈》这棵大树根深叶茂,历经风雨,愈加苍劲挺拔。

我衷心祝愿我们的《半月谈》杂志在叶俊东总编辑一班人的领导下,继承传统,勇于创新,团结奋斗,在新时代创造新的辉煌!

来源:半月谈新媒体

作者:闵凡路

策划:许小丹

监制:孙爱东

主编:王新亚

责编:杨建楠

校对:尤立(实习生)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