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力量沉下去,标准建起来

2020-01-03 09:38
来源:半月谈网

半月谈记者 李自良 王长山 庞明广

作为多民族聚居的边疆省会城市,昆明市近年来探索社区“五级治理”、“吹哨报到”、社会治理量化评价等一批切实有效的做法,破解了社会治理力量难以下沉、资源碎片化、考核规范化不足等问题,着力推进社会治理工作创新。

五级治理,激活社会治理“神经末梢”

走进昆明西北郊的盘龙区青云街道金沙社区,半月谈记者看到,居民楼虽老旧,但十分干净整洁;社区内路面虽狭窄,但车辆停放有序,通行也非常便利;社区小广场上各种健身设施俱全,还修建了一条塑胶跑道,居民们在广场上健身跳舞、怡然自得。

金沙社区党委书记郑红莺介绍,因地处城郊接合部、多民族聚居、流动人口多、公共设施落后,金沙社区曾是有名的脏乱差小区,安全隐患突出,各类矛盾交织。得益于社区“五级治理”模式,金沙社区实现从脏乱差社区到和谐家园的转身。

所谓“五级治理”模式,是指昆明近年来在传统“区-街道-社区”的三级管理体系下,又下设居民小组长和楼栋长,激活了社区治理“末梢神经”,实现社区服务功能向下延伸,打通“最后一米”。

“‘五级治理’模式让社区管理下沉到了每个楼栋。”郑红莺说,金沙社区3.5平方公里的辖区被划分为15个网格,由社区15名党员担任网格员;每个网格又配备2名至3名楼栋长,共同负责网格内综治、服务等大事小情。

昆明市委统战部部长、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书记杨皕说,昆明面对多民族、地处边疆、维稳需要等实际,亟待在社会治理上创新机制,特别要在城市社区建设上着力。目前,社区“五级治理”模式已在昆明大范围推行,全市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覆盖率已达100%。

吹哨报到,整合碎片社会治理资源

今年3月,昆明成立了由市委书记程连元担任组长的市委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市委统战部部长具体负责社会建设工作,担任新成立的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书记,并同步在区县成立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在街道成立社会建设办公室。

在社会工作委员会的统筹下,昆明市原本分散在各部门的治理资源得到有效整合,“街道吹哨、部门报到”便是其中的典型案例。街道及社区干部发现问题后,通过“吹哨”就能召集区内相关部门共同处理,实现了“问题收集-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处理反馈-核实结项-综合评价”一站式闭环管理。

位于五华区龙翔街道的西站立交桥下,许多小商贩曾违规搭建了大片商铺。“只靠街道来整治,根本不可能。”龙翔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杨彬说,有了“吹哨报到”机制后,街道约同区市场监管、交通、城管等部门,一举取缔了这个居民多次反映的违规市场。

为使“吹哨报到”改革落到实处,昆明市探索建立了街道与区级部门双向考核评价、双向督促约束机制。从市委书记到社区片(区)长、楼栋长,昆明形成了高位统筹、协调各方、上下联动、左右连通的社会治理组织体系,明确社会建设工作是地方党委政府的“一把手”工程。

创新标准,探索社会治理规范制度化

程连元介绍,作为多民族聚居的边疆省会城市,昆明当前正在积极探索边疆多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模式,进行多项体制机制创新,破解边疆多民族地区难题,争当全国“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

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昆明印发了《关于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规划纲要(2018-2035年)》等文件和调研报告。目标是2020年成为全国社会治理示范城市,2030年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2035年社会治理总体达到国际水平。

“这成为我们社会治理创新的政策框架和路径规划。”杨皕说,各县区也都制定了细化措施,在推进社会治理中,党建引领作为根本路径,服务群众作为核心任务,多方参与是关键举措。

对社会治理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量化测评是当前昆明市正在着力推进的一项创新机制。昆明市率先提出了包括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等在内的36项社会治理指数,并将这些指数分为社会活力、社会服务、社会环境“三大维度”,通过数学建模构建起了昆明市社会治理的标准体系。

昆明将发布的2019年社会治理白皮书显示,2016年至2018年,昆明市社会治理综合指数得分从80.36分上升至81.03分。“今后我们将每年向公众发布社会治理白皮书。”杨皕说,白皮书不仅对昆明市社会治理工作进行时间上的纵向比较,还与国内外主要城市进行横向比较,以发现不足,改进工作。(刊于《半月谈》2019年第24期)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