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放管服”改革: 一场刀刃向内的政府自我革命

2019-02-26 09:21
来源:半月谈网

李克强总理强调:“‘放管服’改革实质是政府自我革命,要削手中的权、去部门的利、割自己的肉。”聚焦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痛点难点,“放管服”改革在全国各地持续向纵深推进。2019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半月谈记者广泛采访地方施政者、企业家及基层群众,共同探讨:“放管服”改革这一源头活水激活了什么?各地涌现出哪些可圈可点的新亮点新模式?2019年“放管服”改革应向哪些症结开刀,瞄准哪些短板发力?

调研采写: 刘宏宇朱筱 方问禹 侯文坤 余贤红 张志龙 周闻韬

策划/编辑: 范钟秀 徐希才

上篇:百姓新体验,公共服务大提速

半月谈“放管服”调研小分队

“放管服”改革,旨归在“服”。以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打造服务型政府,既要俯身,更要贴心。各地“放管服”改革拿出的真招实策给老百姓带来哪些新实惠,让公共服务有了哪些让人悦目的新色彩?

借力数字化,

让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

“我不用特意回浙江老家开证明了!”今年2月1日,广州市民张先生在海珠区新港派出所领到了自己急需的无犯罪记录证明。回想起前一天在“粤省事”微信小程序上仅仅2分钟的操作,他不禁连连赞叹:“真是方便!”

“粤省事”微信小程序是广东“数字政府”建设的首个成果,整合了社保、医保、交管、教育、人社、税务、养老等多个领域的民生服务事项,实现民生事务“掌上办”“指尖办”。截至2019年初,“粤省事”实名用户数累计636.6万,累计上线534项服务,业务量累计已达6441万件。

“让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省信息中心主任逯峰介绍,在“粤省事”平台上,用户感受到的是一个不分部门、不分层级的整体型政府。以往个人要与各级政府以及各个业务部门分头打交道才能处理的大小事务,而今通过证照电子化和数据共享等基础性措施进行流程优化再造,由微信小程序统一集纳,同时实现服务个性化、精准化和一站式“指尖办理”。

信息孤岛、数据烟囱广泛存在,业务系统技术水平低、应用领域窄……直面这些短板,广东省于2017年底提出打造“数字政府”,将之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关键一招。“‘数字政府’不仅是一种可以不断演进的政府形态,而且是一种数据驱动的组织形式、一种社会创新的开源平台。”广东省省长马兴瑞说。

在最早提出“最多跑一次”的浙江,历经3年发展,这一口号已经进入“点面结合、系统推进”的网络化新阶段。群众感受到的实在便利,正在从与政府直接打交道省心,拓展至看病就医、教育培训、文化旅游、交通出行等公共服务领域“全省心”。

手机App预约挂号,在线实时查看医疗检查结果,精准测算诊疗时间,大厅专人指导设备使用……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半月谈记者看到,“最多跑一次”改革标签贴在显眼处,来往患者和家属脚步匆匆,但忙中有序。

“以往到医院看病,要预估一整天时间,现在挂号、诊疗时间都能精准到分。”杭州市民贾鲁鸣到医院看病有了新体验。浙江工商大学2018年10月组织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实现率、满意率分别达到90.6%和96.5%。

小创新大实惠,让群众少跑腿、少操心

冬日暖阳洒在江西省安福县金田乡的街道上,明明不是赶集的日子,村头的商店却热闹非凡,村民们有的在填写建房申请书,有的举着身份证询问事项。

“如今包括申领残疾人证、社保卡信息采集、计生服务证、老年人优待证等在内的10多项政务服务都能在村里办好。”金田乡政府工作人员朱娟娟介绍说,安福县鼓励各乡镇因地制宜设立村级代办点,或在村委会办公楼,或在交通要道商店,或在乡村医疗卫生室,让农村群众能24小时找到办事员。

目前,安福县已设立近百个村民服务代办点,平均每个乡镇有5个代办点。能不能让山区群众再少跑一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县里与邮政物流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开通政务服务邮递送达全单委托业务。代办员跑得勤,快递员跑得快,在“两员”协助下,安福山区百姓去政府办事由此实现从过去“跑几十公里”到“只跑几公里”甚至“一步不跑”的可喜变化。

借力邮政快递提升“放管服”改革力度,探索不止于安福一地。2018年7月,家住重庆渝北区的李婆婆为如何处理老伴去世留下的房产犯了难。行动不便,身边又无子女,如何办理公证?她咨询渝北区公证处,惊喜地得知公证书可以用快递方式寄到老人家中。

截至2018年7月31日,重庆市40家公证机构已经实现邮寄送达“全覆盖”。送达多样化,只是重庆公证创新的一小步。“绿色继承”公证打破传统继承权公证固有操作流程,变老百姓自行提供材料为公证机构主动服务;针对证明材料繁琐问题,探索以“告知+承诺”方式代替证明材料;全市公证机构全部启用“重庆公证云在线申办平台”……一个减证便民的饱满“同心圆”正在绘就。公证,足可为重庆“放管服”改革的效度与力度作证。

监管体系有效升级

落实“放管服”,不等于治理“大撒把”,政府服务要贴近基层所需所想,监管也要下沉到位,及时回应新问题,确保“该管尽管”,不失职、不失位。

如何让“管哪些”“谁来管”“怎么管”不再是无解题?江苏逐步推进把“双随机、一公开”落实到基层具体人员与岗位。以苏州市相城区为例,全区采集、梳理了30个部门158类检查事项、10万余个检查对象、750多名执法人员信息。检查对象通过系统直接抽取,自动生成检查对象名单、检查计划,随机匹配执法人员,检查结果与业务监管部门进行共享。

由于权力缺失,“看得见、管不着”是基层常见的执法困境。鉴于此,在县级层面,江苏整合组建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在镇级层面,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

“去年底我们一行夜查企业,3个人同时完成了环保、安监和劳动力的检查,这在以前要分3次进行,既浪费人力资源,企业也不堪其扰。”江阴市徐霞客综合执法局执法人员赵彪说。

在安徽,界首市提出把乡镇和园区打造为独立战斗单元。据市长何逢阳介绍,界首把重心下移、权力下放、财力下沉作为乡镇和园区治理改革的原则。以乡镇财政体制改革为抓手,设立乡镇二级金库,还乡镇政府一级财权。同时,市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加大对乡镇投入,逐步攻克乡镇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不易清晰划分的“老大难”问题。对于发展形势日新月异的高新区,则进一步放权,促进高新区独立运行。

责任编辑:王静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