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新时代“南迁故事”
中共昆明市延安医院委员会
昆明市延安医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与党的号召同频共振,秉持“厚德、传承、博学、奉献”的延医院训,扎根春城五十余载,把公益性写在医院发展旗帜上,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医院发展,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群众就医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昆明市延安医院。图源:云新闻客户端
艰苦奋斗 传承红色基因
1970年7月,为响应毛泽东主席“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更好支援边疆建设,上海延安医院整体南迁云南昆明,“南迁故事”拉开序幕。419位“延医先驱”毅然放弃上海优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带着对家乡的眷念,带上医疗设备、办公用品和书籍资料,踏上了南下的火车。
初到春城,物资匮乏,“延医人”克服万难、白手起家,以“扎根云南,一切为了病人”的持久热情诠释着信仰的力量。病房不足,就自筹资金加层扩建;设备不够,勒紧裤腰带也要引进最好的设备;医护短缺,就自办“护训班”、“医士班”自主培养……一边建设、一边完善。1971年7月,医院正式开诊。
创业之路,栉风沐雨。1979年,医院心外科在云南省首次成功开展低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填补全省技术空白;泌尿科购进云南省第一台人工肾血液透析机,率先开展血液透析。1983年,挂牌成立“昆明心胸外科研究中心”,后成为全省心胸外科的技术指导中心。1986年,产婴室发明新生儿系列装置,荣获全国发明金奖和国际日内瓦发明银奖。1993年,成为首批“全国三级甲等医院”……从艰苦创业到发展壮大,“延医人”坚守初心,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在云岭大地默默耕耘,这座传承红色基因的“南迁”医院完成了从“移植”、“扎根”到“跨越”的蜕变,如今已成为学科门类齐全、技术力量雄厚、科研实力强大的综合性临床及科研教学医院。
昆明市延安医院。图源:云新闻客户端
多维发力 增强发展动能
医院建立五维绩效考核管理体系,促进学科建设、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效,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排名中连续多年取得优异成绩,2023年进入A+行列,连续8年保持“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坚持以心血管专科为龙头,多学科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推动学科建设。建成3个国家级重点专科、6个省级重点专科。挂牌“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云南分中心”,建设“国家标准化心血管病中心房颤卓越中心”。心脏大血管外科医疗服务能力处于西南地区领先、全国先进行列,年体外循环手术量大于2500例,主动脉夹层救治能力处于全国前列,开展西南地区首例心肺联合移植手术,在省内完成首例机器人二尖瓣成形术和首例机器人搭桥术,连续多年位列复旦版西南地区心外科声誉排行榜前3位。心血管内科介入诊疗量居全省第1位,成为全国第二批次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认证单位。病例组合指数(CMI值)处于全省前列。
坚持科研和教学两翼协同发展,强化科教与人才“雁阵”。推进“四位一体”人才培养计划和“三名工程”人才发展计划,建成从专科到博士后完整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国家级、省级、市级有突出贡献者和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0人,受聘二级岗位专家12人,有云岭学者1人、兴滇英才34人、云岭工匠3人,有力支撑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手术现场。图源:“昆明市延安医院”微信公众号
厚植情怀 书写暖心答卷
医院将红色基因中的为民情怀融入新时代服务发展的具体实践,转化为破解群众看病就医难点痛点的务实行动,以医疗服务的“温度”诠释公立医院的使命担当。
聚焦核心就诊环节,以流程再造提升效率与体验。推行“首诊惠民行”,实现“一次挂号、首诊负责、零元续诊”,确保患者诊疗的连续性,显著减轻其经济与时间成本。打造“80+就诊直通车”,为高龄患者提供从预约挂号、优先诊疗、专属陪检、快捷缴费到便利取药的全程“一站式零等待”爱心通道,让银发群体的就医之路更加顺畅、温暖。
昆明市延安医院的医护人员全程陪伴8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做相应检查。图源:“昆明市延安医院”微信公众号
探索人性化服务模式,满足患者多层次需求。创新设立“无陪优护病房”,由专业护理团队提供“全程无忧”照护,让住院患者在无家属陪伴下亦能获得安心、舒心的治疗环境。开设“晚间门诊”,满足上班、上学人群就医需求。开设疑难病多学科诊疗门诊,为患者提供“一站式”综合诊疗服务。
深化“智慧医院”建设。在全市率先接入人工智能大模型,通过五级电子病历国家评审,以信息技术赋能,优化预约挂号、移动支付、报告查询、床旁出入院结算、远程咨询等线上全流程服务,实现“让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有效提升就医便捷度与整体满意度。
秉持“一个都不能少”理念,开展儿童先心病筛查。2001年以来,医院先心病筛查团队踏遍全省边远山区和农村,免费为300多万名儿童进行先心病筛查,联动慈善机构为筛查出的困难家庭患儿争取近5000万元的救助资金,为近万个家庭卸下了疾病负担,构建起“筛查—诊断—手术”医疗服务闭环,为我省先心病儿童早发现、早治疗贡献力量。筛查团队获“首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2023年云岭慈善奖“慈善楷模”称号、2024年“云南好人”等诸多奖项。
昆明市延安医院先心病筛查团队为大理州剑川县儿童开展筛查。昆明市延安医院供图
发挥优势 服务发展大局
医院充分发挥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优势,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延伸服务半径,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全省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推动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与昆明市的8个县(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成昆明市延安医院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通过一体化管理、托管、联盟医院、技术合作帮扶等合作模式,探索门诊号源下沉、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和双向转诊工作,为成员医院提供全方位支撑,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业务联动、医疗卫生服务连续化的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县(区)医疗机构服务水平。
开展“组团式”帮扶。选派党员业务骨干赴德钦、昭阳等省内8个县(区)的医疗机构开展“组团式”帮扶,通过驻点帮扶、技术输出、人才培养、管理指导等形式,有力提升受援医院服务能力。同时,在省内建立276个专家工作站、140个专科联盟,组建4支巡回医疗队赴28个乡镇开展巡回医疗工作。
全力打造“国门医院”。2022年昆明市托管磨憨镇后,医院主动融入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于2023年5月全面托管磨憨镇中心卫生院,挂牌昆明市延安医院磨憨分院,以“硬件升级+软件赋能”双轮驱动推进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两年多来,通过“科室共建+专家下沉”的学科帮扶,调拨各项设备,完成标准化手术室等重点核心业务用房改造,助力磨憨分院产科、儿科、骨科等学科从无到强,成为当地主要医疗力量。2024年,磨憨分院接诊患者5万余人次,其中境外患者1600余人次,以医疗服务为纽带促进民心相通。2025年4月,磨憨镇中心卫生院作为云南省基层医疗服务的“标杆单位”,获国家卫生健康委通报表扬。未来,医院将依托心血管等优势学科,发挥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健康辐射功能,积极探索跨境医疗合作。
昆明市延安医院磨憨分院。图源:“昆明发布”微信公众号
从支援边疆到沪滇协作,从胸怀大局、无私奉献的“南迁”到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传承,“南迁故事”是“延医人”红色血脉里跃动的火种,是一代接一代的赓续,更是永不完结的序章。新征程上,昆明市延安医院将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围绕“六个春城”建设要求,对标“立足云南、辐射西南、放眼东南亚”的发展定位,以再出发的决心信心和实干笃行的精气神,深入践行“延医担当”,续写好“南迁故事”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