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文安县鲁能生态区一角。邓磊 摄
文安,东接天津,西邻雄安,北望北京,面积1037平方公里,是河北廊坊最大县域。文安坐拥京津雄三角的金边支点,其战略定位是“雄安东部科技成果转化和休闲康养基地,具有洼淀特色的小城市”。
千年古郡话沧桑
文安古为燕赵之地,是兵家必争之地、人文荟萃之乡,自西汉置县以来,已有两千年历史。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置县文安,寓意“崇尚文礼、治国安邦”。两千多年来,这里才俊辈出。
盛唐诗人王之涣担当县尉时曾“击剑悲歌”;宋代文豪苏洵居官主簿时劝课农桑,留下“苏公胜迹”;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朱派西河大鼓创始人朱大官等均系出文安。
漫长的岁月,在文安沉淀下众多宝藏。文安古城墙,始建于汉代,重修于隋唐,1500年来屹立不倒。六郎古槐生长千年,仍枝繁叶茂。淀神庙、皇恩亭、皇道口……一处处沧桑古迹,吟诵着文明史诗。
文安还是一片红色沃土。抗战时期,廊坊地区第一个党组织在这里诞生,让星星之火席卷冀中。
秀色满城烟水茫
文安,一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宝地。
地处“九河下梢”的文安,古有“鱼米之乡”、“进京下卫”水路码头之美誉——西靠白洋淀,东邻子牙河,北界大清河,河流纵横,水域辽阔。
以城为名的文安洼,是华北平原八大洼淀之一。其东北部俗称“东淀”,与“西淀”白洋淀遥相呼应。
赵王新河文安境内全长32公里,风景秀美,蜿蜒绵长。
全县拥有43万亩平原森林,森林覆盖率31.2%,城区绿地覆盖率39%。处处烟波浩渺,满城碧草青青,蓝与绿交相辉映,组成一幅秀美的生态画卷。
图为文安县古城墙。魏东 摄
文脉悠悠情韵长
文安,一片情怀满溢、韵味醇厚的文化高地。
有着崇文尚武传统的文安,拥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武术之乡”“中华诗词之乡”等美誉。文安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项、省级9项,位居全国县级前列。
八卦掌是我国著名的三大内家拳之一,又名“转掌”。自董海川所创,传世至今弟子遍及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左各庄杆会,有600多年历史,传承严密;朱派西河大鼓,曲韵悠长,名满京津;苏桥飞叉会,融通背、太极、花叉三技于一体……
醇厚的文化韵味,浓缩在非遗精粹中,也充盈在古村古镇里。
北依大清河的苏桥镇,自战国时期开始出现村落,曾是保定到天津之间最繁华的水陆码头重镇之一;在历史悠久的吴石槽村,文化墙、诗词一条街、非遗大集、油葵大地艺术展等项目,展现着独特的古村新韵。
漫步文安,领略“胜水荷香、文潭灏影、汉桧凌霄、唐碑吐雾、九川雪浪、万柳金堤、苏公胜迹、孟母高台”古八景,不仅景色秀丽,更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
孕奇蓄秀当此地,大美文安闲意浓!
(资料来源:中共文安县委宣传部 编辑:班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