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湖北襄阳:构建老年教育网络,优化基层社会治理

2021-10-29 16:30
来源:半月谈网

近日,湖北省襄阳市委老干部局、市教育局共同主办的全市老年大学(学校)向基层延伸工作会在樊城区召开。围绕推进老年大学、街道和社区老年学校建设,办好“家门口”的老年学校等主题进行了探讨,针对襄阳市在推动老年学校向社区延伸、推进“学乐养”相融合、推进社区老年学校网点布局、整合社会资源办学校等方面的优秀案例进行了经验交流。

“创新落实一个重要标志是在家门口能上学、上好学、上的起学。”襄阳市老年大学校长刘德政认为,要把办好老年大学真正提高到推动老龄群体大健康高质量发展的全新高度,在整合资源,各主体合作共建上着力,特别是康养、医养、护养上着力。推进老年大学(学校)向基层延伸,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是缓解老年大学供需矛盾的关键布局。

“在短短一年时间内,2 个镇、8 个街道办事处新建了老年学校,实现网络布局全覆盖,并走上了规范办学之路。”樊城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胡永红介绍,樊城区 82 个村(社区)建起了学习点,占比 52%,参加学习的学员达 7500 多人次。一年来,樊城基层老年学校招生达 7500多人次,直追区校办学规模,极大缓解了“入学难”。

推进“学乐养”相融合,打造“一校N站点”的老年教育网络体系。襄阳市高新区老年大学将老年大学和康养中心建在一起,教育与养老融在一起。老年大学建筑面积 1618 平方米,健身室、理疗室、休闲娱乐室、图书室等专业教室 15 个;康养中心建筑面积 1318.49 平方米,设置床位 76 张;共享食堂面积 280 平方米。 

坚持“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二十字办学宗旨。樊城区中原街道已开办两个中等规模老年学校,共有学员 4194 人次。其中幸福社区老年学校开设 14个专业、学员 2054 人次;2021 年秋季正式开学的铁路社区老年学校,开设 17 个专业、学员 2140 人次。

突出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为主线,紧紧围绕“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办学目标。樊城区米公街道朝晋门社区老年学校共有学员 506 人次,立足社区与原车桥厂结合紧密的特点,推进老年教育与优化基层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党建在社区有机融合、协同发展,取得了良好实效。

“当前,襄阳市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建立县市区、街道、社区三级老年教育网络,把老年学校办到老同志家门口,“学、乐、为”相贯通,让老年人就近方便的得到公平的、高质量的学习机会。”

襄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老干部局局长王海梅坦言,推进老年大学(学校)向基层延伸,将教育与生活紧密联系,不仅可以缓解老年人上学难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加强对老干部、老同志这一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增进老同志之间的沟通、交流、学习,组织引导广大老年人利用所学知识和优势特长,更好地、更加积极地服务社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据悉,襄阳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老年大学(学校)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十四五”期间,要形成覆盖全市的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四级老年大学(学校)网络。“十四五”末,在校学员比例占本区域有条件、有能力、有愿望参加学习的老年人口总人数的50%以上。(王磊)

来源:襄阳市老年大学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