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瑞金叶坪革命旧址群 万象/ 摄
半月谈记者 邬慧颖
江西省东南部的边陲,重峦叠嶂,苍翠连绵。在这里,曾有一个当年仅24万人口的偏远县城,穿越战争的血与火,孕育出一个国家的雏形,开展了一场治国安民的伟大预演。
它的名字,唤作瑞金。有一段话精辟概括了瑞金在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上的重要地位:“上海建党,开天辟地;南昌建军,惊天动地;瑞金建政,翻天覆地;北京建国,改天换地。”
“共和国摇篮”写传奇
冬日里的赣南大地,依旧暖意浓浓。从江西南昌驱车来到瑞金,温暖湿润的气候、赣南客家人的热情,令人瞬间卸下了满身疲惫。
历史上,位于武夷山脉的瑞金,由于交通闭塞,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随着中原人口大举南迁,瑞金成为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之一。客家人带来的中原文化与当地本土文化相互融合,最终孕育出独特的客家文化。
1929年,瑞金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当年2月初,已是濒临绝境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抵达瑞金境内。面对穷追不舍的敌军,毛泽东和朱德巧借大柏地陡峻的地形,设伏歼敌,红军大获全胜,彻底扭转了从井冈山下山以来的被动局面。之后,大柏地战斗被陈毅誉为“红军成立以来最有荣誉之战争”。
4年后,毛泽东再次途经大柏地时,不禁有感而发,写下了一首《菩萨蛮·大柏地》,以积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吟出“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的千古佳句。
在前村的一幢有百余年历史的民房墙壁上,至今仍有清晰可见的累累弹洞,似乎诉说着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一场光荣的反击战,成为红军带给赣南人民的新年贺礼。
而红军带给赣南的贺礼,不止于此。在瑞金郊外的一处旧址内,答案尽可显现。漫步于叶坪村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芳草如茵,林中鸟叫偶尔会划破这里的寂静。在土黄色的房屋墙面上,斑驳的标语虽已褪色,沉淀下来的却是那段红色过往。
江西省瑞金市叶坪乡华屋自然村(无人机照片) 胡晨欢/ 摄
1931年11月7日,瑞金叶坪村彩旗招展,人山人海。在叶坪村谢家祠堂内,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劳苦大众和红军代表齐聚一堂,召开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瑞金”“叶坪村”“谢家祠堂”,这些词皆因这一天载入了共和国的史册。当晚,数万群众提灯演戏,施放焰火,欢庆全国性红色政权的建立。
500余平方米的谢家祠堂,“装”下当时整个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首脑机关。谢氏宗祠被木板隔成了一个个小房间,作为外交、军事、土地、内务、财政、教育、司法、劳动、工农检察9个部和国家政治保卫局的“九部一局”办公室。
此后,又增设了国民经济部和粮食部,形成了适应革命战争和政权建设需要、精简高效的政府架构。毛泽东曾说:“这是一个国家的雏形,麻雀虽小,肝胆齐全。”
千秋驿路舞忠魂
“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故事,几代人耳熟能详。过去,瑞金沙洲坝曾流传一首民谣:“有女莫嫁沙洲坝,天旱无水洗头帕。”当年毛泽东为解决群众饮水问题,带领大家挖的那口水井至今清澈如初。
2020 年10 月1 日,江西省瑞金市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前举行升国旗仪式 刘彬/ 摄
清冽的红井,映照共产党人的初心。《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系统阐述了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
在旧址群的陈列室内,一段段话、一幅幅图都生动描绘了苏维埃政府为人民谋幸福的点滴:为帮助群众发展生产,开展春耕竞赛,组建粮食合作社、耕田队;3根木头架起的桥太不安全,干部扛来木头,加宽至7根;群众生了疥疮,干部采来草药帮他们治疗……
群众深刻明白,中国共产党能带领他们走向光明,能解救他们于水深火热之中。瑞金子弟,无论如何也要加入革命队伍!
1934年5月10日,《红色中华》记录过这样一个故事:“下肖区七堡乡第三村有一家农民,他们共有弟兄8人……全体报名加入红军,日前他们已集中到补充师去了。”因世代受地主剥削,沙洲坝下肖区七堡乡的杨荣显一家人一度穷困潦倒,共产党抵达瑞金后,分了田、分了地,杨荣显家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满怀着感恩与爱国之情,杨荣显将8个儿子全部送去参加红军。可是,孩子们再也没有回来。
为了革命胜利,赣南作出了巨大牺牲。瑞金、于都、兴国等苏区县几乎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当年只有24万人口的瑞金,却有11.3万人参战支前,5万余人为革命捐躯。
“踏着先烈血迹前进”,肃立在红军烈士纪念塔前,信仰的力量喷薄而生。这座纪念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央苏区军民建造的第一座红军烈士纪念建筑。纪念塔由五角星的塔座和炮弹形的塔身组成,其落成之日距今已有80余年。
今天的“红军烈士纪念塔”7个大字,“烈”字是当年原物。当年,中央苏区军民热烈响应号召,迅速掀起为纪念塔募捐的热潮。瑞金的工农群众首先行动起来,他们除了捐款建塔外,还义务参加建塔劳动,并把家中的砖石、木料拿去建塔。红军长征后,敌人毁塔,一位大娘冒死把残存“烈”字的石块藏在家中,重修时捐出。据传,大娘的小儿子参加红军牺牲,老人见到烈字就像见到了孩子。
在经济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瑞金用行动做到了“最后一碗米,送去当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个娃,送他上战场。”
汲取力量向新生
云石山,位于瑞金城西约20公里处,是一座平地凸起的小山,高不过50米,方圆不足千米,四面悬崖峭壁。山中奇石嶙峋、色如云雾,云石山之名即来源于此。
虽无壮阔之景色,却孕育了中国革命胜利的种子。作为红一方面军主力和中央机关长征的出发地,云石山被人们称为“长征第一山”。
瑞金叶坪红军广场 才杨/ 摄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新一代瑞金人正一步一个脚印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在叶坪乡华屋自然村后山的红军烈士纪念亭旁,17棵松屹立挺拔。80多年前,26岁的华钦材挥泪告别即将临产的妻子,与村里16位华氏兄弟参加长征。出发前,他们来到岭上栽下17棵松树,并告知家人“见松如见人”。17位兄弟相互约定,革命成功后一起回家,活下的要代替牺牲的孝亲敬老。
青松依旧在,不见儿郎归。17位华氏子弟都壮烈牺牲在长征途中。他们亲手植的松树被后人命名为“信念树”。
如今的华屋早已旧貌换新颜,新旧对比穿越时空。一边是鳞次栉比、白墙黛瓦的客家小楼,一边是低矮破旧、留以纪念的危旧土坯房。“昔日破旧土坯房,如今新屋亮堂堂,铭谢党的政策好,百姓心安喜洋洋。”瑞金宣布脱贫当天,华屋村民华辉平在新家贴上了这副对联。
2012年6月,《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实施,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红都瑞金,迎来振兴发展的春天。
2020年,瑞金经济总量突破18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2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5年翻了一番,入选2020年度中国全面小康百佳示范县市;主动对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和海西经济区等国家战略,实际利用外资9400万美元,完成外贸出口34.97亿元,分别增长7.18%、16.3%。
“滴滴生民汗,斑斑将士血。一方红土地,情与火同烈。”如今的瑞金已汲取前行的力量,继续发扬先辈精神,以接续奋斗书写着革命老区的破茧巨变。(刊于《半月谈内部版》202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