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重庆铜梁区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落实“六稳”“六保”重点任务。202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1亿元,增长4.4%,在全市居第4位。在大战大考之年交出了合格答卷,“原乡风情·大美铜梁”已成为最响亮的名片。今年,铜梁区将继续把良好的区位环境、生态环境、营商环境、人文环境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全区经济社会行稳致远高质量发展。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奋力夺取“双胜利”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铜梁区按照党中央、市委统一部署,第一时间启动一级响应,实行“双组长制”“指挥长负责制”,组织党员干部、少云志愿者等1.5万人迅速投入疫情防控,用半个月时间实现新增确诊病例零增长,两个月左右时间实现本地确诊病例、住院病例“双清零”,全区未发生1起二代病例。全区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有力有序有效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从2020年2月2日起稳步推进各行各业复工复产,贴身服务民营企业“解七难”,落实区领导联系企业和服务专员制度,构建上下游企业联盟、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努力把时间抢回来、进度赶回来、损失补回来,工业税收逆势增长6.6%。
全力稳住经济基本盘。推出重点项目“大盘子”,争取抗疫特别国债等各类资金50.86亿元,推动财政资金直达基层、直达企业、直达项目,工业投资增长20%。落实中央纾困惠企政策,为企业减税降费9亿元以上。
量质并举推动工业振兴 建设千亿级国家高新区
坚持“金篮子放金蛋子”,大力实施工业跃升倍增计划。广铜“一带一路”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区、智能制造产业园、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集聚效应日益显现,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大健康等主导产业集群成链。生态数字花园高新区蓬勃生长,总投资663亿元的重大优质项目接踵落地,“西部美谷”签约项目31个、开工10个,高新区产值突破800亿元,加速迈向“千亿级园区”。
用大数据智能化为传统产业赋能。建成航天云网西南工业互联网赋能中心,实施工业技改项目96个,推动传统产业向数字化转型升级,数字化车间数量增长9倍。
全面融入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深化与中科院、北科大、浙大、重大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打造创新人才集聚地、创新成果转化区。科技型企业数量增长44.5%,“双新”企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至42%。
2021年,铜梁区将继续抓好科创新城建设,高水平编制科创新城专项规划,强化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产城融合,努力打造创新人才集聚地、创新成果转化地。突出抓好重点产业集群。继续深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健康美妆等产业,促进企业成群、产业成链、集群发展,全力打造先进制造示范区。
同时,突出抓好重大投资和消费提振。挖掘投资潜能、拓展消费空间,促进投资放量。紧盯淮远新区和科创新城“两大作业面”,在交通提速、产业提质、城市提升、乡村建设、场镇改造、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领域开展一批重大项目。
内外兼修推动乡村振兴 把乡村建成人们喜欢的样子
2020年,铜梁区遵循规律、内外兼修,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用好“积分制”整治人居环境,推动实现“一化两改三不见”。深化“六要路径”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盘活撂荒地2万余亩,村均集体收入达10万元以上,入股农民户均增收2500元。全面建设乡村振兴会客厅、讲习所、理事会,建强带头人和年轻人“两支队伍”,回引本土人才669名。“西郊”先后获评全国美丽乡村建设典范区、全国乡村振兴先锋十大榜样,成为靓丽品牌。
道法自然推动城市提升 让诗意原乡、田园都市可望可及
铜梁区坚持以人为本、道法自然,玄天秀水生态画廊、原乡中央公园、儿童乐园惊艳亮相,淮远新区显现雏形,科创新城破题起势,龙城天街成为渝西最具活力的商圈。加快城市有机更新,提质老旧小区30个,新增绿地139万平方米,95栋老旧楼房进入“电梯时代”。13万“少云志愿者”让英雄活在当下,获评“中国龙灯龙舞文化之乡”,使城市更加温润、更有温度。
2021年,铜梁区将突出抓好城乡融合发展。扎实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激活人、地、钱等关键要素,畅通城乡融合发展“血脉”,深入推动城市提升。
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 加快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
2020年,铜梁区抢抓重大机遇,坚决扛起“桥头堡”重任,“融城”“融边”双向发力,奋力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国际大都市后花园。成渝中线高铁在铜设站,市域快线璧铜线、渝遂复线高速、铜安高速开工建设,与遂宁、资阳等签订25项战略合作协议,推进“铜资简”轴线城市、“铜潼遂”涪江流域一体化发展,共建涪江流域科技创新走廊。
以营商环境和社会治理为重点,铜梁区推进改革集成创新,经验做法被中央主流媒体和国家部委刊发39次,“四零”审批改革入选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十佳示范案例。“党建扎桩、治理结网”成为全市基层治理探索创新品牌,入选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区。携手广州开发区打造大湾区与经济圈合作典范。
2021年,铜梁区将坚持以大通道引领大开放、以大改革促进大发展,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探索推行智能化“秒批”。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深化政府债务绿色可控机制。积极推动开放通道和开放平台建设,发展跨境电商,培育开放经济。
保持决战决胜态势 坚决打赢打好三大攻坚战
铜梁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扎实推进定点攻坚战、百日大会战、收官大决战“三大战役”,统筹“战疫”与“战贫”,推动“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动态清零。5个市级贫困村全部出列、变化巨大,现行标准下4431户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化“五个一律”落实河长制,主要河流水质全部达标,淮远河蝶变为风光带,涪江铜梁段被评为全市最美河流。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4天,创历史最好。
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深化政府债务绿色可控机制,化解隐性债务83亿元,政府债务率、偿债率、付息率均低于警戒值。建立企业债务风险防范机制,房地产市场保持平稳。有力应对自然灾害,安居古城成功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实现无一人伤亡、无一住房进水、无一街道过水。
打好主动仗唱响主旋律 加快建设文化强区
2020年,铜梁区紧紧围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使命任务,守正创新、凝心聚力,更好坚定主心骨、汇聚正能量、振奋精气神。
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党员、教育群众。成立区融媒体中心,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升级实现全覆盖。深化实施“五风浸润”工程,评选“新乡贤”20名、“好乡亲”1429名。
传承文化基因、厚植文化土壤。完成邱少云故居修缮重建,扶贫电影《伴山伴水》入选重庆电影“扶垚计划”,原创歌曲《那一片云》、民族舞《龙把子》获第八届重庆艺术奖,歌曲《包子婆婆》获2020年全市文艺创作项目资助,《周末到铜梁》《丰收圆舞曲》成为“网红”歌曲。
成功举办农民丰收节、第二届重庆铜梁中华龙灯艺术节、原乡风情马拉松、“爱在西郊·与你铜行”骑游等大型文体活动。组织参加“晒旅游精品·晒文创产品”大型文旅推介活动,获评“全市最佳营销奖”“成渝双城经济圈·文旅融合发展榜样区县”。
抓实社会治理和民生保障 共建共享“大美铜梁”
针对疫情影响,铜梁区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和食品药品等物资供应,群众生活必需品得到充足保障。25件民生实事落地见效,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学前教育普惠率提高至81.6%,10个镇街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社区养老服务站实现全覆盖。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3天,创历史最好,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极大提升。
2021年,全区继续深化“党建扎桩、治理结网”,擦亮“柔性执法”品牌。突出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持续巩固发展良好政治生态
2020年,铜梁区建立健全守初心、担使命长效机制,开展“学讲话看变化增信心明决心”活动等。严格执行“一个党委五个党组”运行规则,定期报大事、议难事、督要事,推动形成“攥指成拳”共事氛围。统筹推进各领域党建,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42个。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提拔重用在大战大考一线实绩突出的干部61名。
持续开展“四风”整治,深化“七个全覆盖”惩治小微腐败,纪检监察机关立案审查调查58件,处分35人,留置6件6人,移送司法机关3人。
2021年,铜梁区将从六方面重点发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国际大都市后花园。一是突出建设科创新城,加快建设创新生态示范区。二是突出培育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先进制造示范区。深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健康美妆等产业。三是突出统筹城乡建设,加快建设城乡融合示范区,全面唱响“原乡风情·大美铜梁”。四是突出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建设营商环境示范区。五是突出扩大有效需求,在促进重大投资和消费提振上迈好第一步。六是突出增进民生福祉,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