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健康中国·大家谈 | 屠鹏飞:中药也有作用靶点和分子机制

2022-03-04 16:32
来源:半月谈网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但社会上还存在另外一种声音:长期以来中医药只注重临床实践,缺乏循证医学的直接证据,特别是中药在药效物质和作用靶点上,很多是不明确的。

面对这一质疑,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创新药物研究院副院长,2017年吴阶平医药创新奖获得者屠鹏飞认为:中医药在我国有数千年的使用历史,其疗效是毋庸置疑的。但现代社会特别是国际上对中医药并不认可,主要是因为中医药缺乏现代科学的依据来证明其有效。为此,需要用现代科学阐明中医药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如以中医药思想和理论主动研究现代生命科学和医学。我们基于“中药不仅是中医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而且也是中医药理论的物质载体”的科学认识,提出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以中药药效成分为分子探针,揭示中药的作用靶点与分子机制,探讨中医药对生命本质和疾病发生发展的调控。

他以活血化瘀中药苏木为例介绍了这个学术思想。他们阐明了苏木抗神经炎症主要药效成分苏木酮A的直接作用靶点和信号通路,论文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后,引起了国际反响,并入选“2017中国十大医学进展”。屠教授认为:“高水平文章发表多了,国际上会有更多的人关注和跟着去研究,这对中医药走向国际,被现代社会承认,将起到非常好的推动作用。”

分子和靶点,是西医中才会出现的词汇,为什么中医药现在也开始用了?

药物的作用肯定是有靶点的。古代科学技术没有这么发达,中医主要通过辩证、望闻问切发现疾病的一些机制,再进行用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到了分子、细胞水平,必须用现代科学技术阐明中药的作用靶点和分子机制,这是中医药与时俱进的表现,也是守正创新的重要发展方向。现代科学技术本身不分西医和中医,谁拿来都可以用,即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检验仪器等都可以为中医药所用,提升中医药的临床疗效和研究水平。

借助互联网医疗,中医药该如何发展?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都会对中医药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它们的出现使发现创新药物变得容易得多。以治疗糖尿病(中医称之为消渴症)为例,大数据可以把治疗消渴症的所有中药进行统计,筛选出使用频率高、治疗作用好的中药,再进行组方,然后通过动物试验、临床试验,发现创新药物,大大提高新药发现的效率。

药物的筛选实际上是很重要的,原来的方法是用细胞筛选、动物筛选,速度很慢。但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通过计算机筛选,及时发现“有苗头”的药物,将有效提高药物筛选命中率。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广泛使用了中药,并不断改进处方,就是大数据筛查的一个过程。

屠鹏飞教授为什么多年来致力于推广肉苁蓉种植和产业发展?

肉苁蓉收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著作都对其进行了记载。肉苁蓉是一个非常有名的补肾药,滋肾阴、补肾阳,同时在润肠通便方面效果也非常好。20世纪90年代研究肉苁蓉的人很少,作为一种沙漠濒危寄生植物,种植它既可以解决资源问题,同时又能够治理沙漠。经过30年的努力,屠教授及其团队阐明了肉苁蓉的寄生机制,建立了高产稳产栽培技术体系,在新疆、内蒙古、甘肃等西北沙漠推广种植肉苁蓉及其寄主植物600多万亩,年产药材7500吨,彻底解决药源短缺,治理大片沙漠。

在补肾、润肠通便药效物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基础上,屠教授团队又发现肉苁蓉具有非常好的抗衰老、抗老年痴呆症和帕金森病等新的药效作用,提取其有效成分,将其研制成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新药,并已在临床大量使用。现在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开发肉苁蓉相关产品,把下游产业做起来,打造肉苁蓉全产业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

2019年11月,国家卫健委将肉苁蓉列入“食药同源”试点中药材品种,为其相关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机遇,加上“健康中国2030”明确提出“人均健康预期寿命显著提高”,肉苁蓉将在中医药保健产业中发挥很好的作用。

后疫情时代,如何走好中医药守正创新之路?

中医药的“守正创新”,“正”是中医药的思想和理论,以及长期形成的具有特色和优势的中医药治疗经验。“创新”就是要不断吸取现代科学技术、医学理论,跟中医药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中国最具特色的医学,可能也是全世界最具特色的新的医学。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