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征集抗疫诗词逾两万首,扬州举行征集活动一周年纪念活动

2022-09-05 11:01
来源:半月谈网

王群

去年夏天,由扬州市诗词协会发起、中华诗词学会支持推动的扬州抗疫诗词征集活动,得到全国诗词界的热烈响应,各地诗友创作声援扬州抗疫的诗词作品两万件以上。扬州抗疫诗词征集活动,只有不到40天时间,但内容丰富,影响全国。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文彰认为,“扬州抗疫诗词征集活动,是中华诗词界众志成城的抗疫集结号”,“是一次别开生面、盛况空前的中华诗词创作大会”。

访谈现场

今年9月3日,扬州市诗词协会特别举行扬州抗疫诗词征集活动一周年纪念活动,通过对4组12位嘉宾访谈的形式,重温那段难忘的日子。与会同志一致认为,从这些征集来的优秀作品中,人们看到了当代诗人词家强烈的家国情怀和社会担当。

受访的第一组嘉宾,是当时扬州抗疫诗词微刊编辑部的3位编辑人员。负责编务统筹的庄晓明,深情回忆了近40个日日夜夜编发抗疫微刊和各地诗友诗援扬州的过程。他感慨地说:“全国各地潮水般涌来的稿件,激发了编辑部9位同志旺盛的工作热情。大家线上作业、隔空会战,全力以赴、废寝忘食,经常通宵达旦,以近乎每天一刊的速度,高强度地工作。大家只有一个心愿,就是为扬州抗疫发声,为夺取抗疫斗争的最终胜利贡献力量!”

访谈现场

第一组第二位嘉宾是来自泰州广播电视台的杜海洋。在扬州抗疫诗词编辑出刊最紧张的时刻,应扬州市诗协请求,邻近的泰州市政府办同意提供微刊后台技术保障,并选派技术高手小杜参与编辑制作。小杜在妻子即将临产的情况下,先后在泰州为扬州诗协制作10多期抗疫微刊,常常忙到凌晨甚至通宵工作。

第一组第三位嘉宾是扬州高校的退休教授盛树东。他说,自己最近专门创作了一首64句的长篇叙事诗《扬州诗协抗疫纪事》,写的就是“编辑部的故事”:“秃笔击鼓疫中振,老骥伏梦草上飞。三更星宿无倦意,一刊战赋迓晨辉……”

第二组访谈嘉宾,则是当初积极参与创作抗疫诗词的汪雯等3位诗友。在去年抗疫诗词征集活动期间,扬州市诗协曾发布一期很有影响的专刊《一位女诗友的吟唱》,及时宣传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一位身为两个孩子母亲的保洁工、一个月写下50多首抗疫诗词的女诗友汪雯。事实上,在这次征集活动中,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诗友热情参与、积极创作,写出了两万首以上的抗疫诗词作品。

在2021年扬州抗疫一线,有两大群体特别引人关注。一是医护人员群体,他们从全省各地驰援扬州,市诗协曾编发专刊“我们是苏大强”;二是志愿者群体。当时,扬州有成千上万各种身份的干部群众,主动报名参加志愿者队伍,其中有不少就是扬州的诗友。市诗协曾专门编发一期志愿者诗友创作的抗疫诗词专刊《我是志愿者》。在纪念活动现场,第三组访谈嘉宾徐乐等3位诗友,动情地回忆了当时白天作为志愿者奋战在抗疫一线,深夜回到家后创作抗疫诗词的感人情景。

最后一组嘉宾是来自多个社会界别的专家学者。在他们眼中,发生在辛丑之夏的扬州抗疫诗词征集活动,其意义和作用已超出抗疫和诗词范畴。江苏省艺研会副会长、文化学者刘俊说,“扬州自古乃诗城,去年八月的抗疫诗,有不一样的韵味,不一样的呈现,体现的是诗人的精气神,传递的是社会的正能量,歌颂的是人间的真善美”。

82岁的资深文史方志专家吴献中认为,“以诗入史、入志,以诗证史、诗史互证,历代为传统。扬州抗疫诗城征集活动,是一场云上诗词‘全韵会’。这场诗词盛宴,必将像清代‘虹桥修禊’那样,载入扬州的历史文库之中”。

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刘勇刚也认为,白居易说“歌诗合为事而作”,鲁迅说“诗人是精神界之战士”,而扬州抗疫诗词充分显示了文艺作品在社会前行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扬州抗疫诗词微刊编辑部9名负责同志合影

在本次纪念活动举办前夕,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文彰在来信中说:“看了你们纪念活动方案,感到非常有必要。能够策划这一纪念活动,本身也是一个创意,是市诗协时刻牢记责任的一个标志。扬州抗疫诗词征集活动,是3年来我国抗疫斗争中一个创造纪录的诗词大合唱,得到了全国诗人们的响应,创作了很多佳作,是扬州和全国抗击疫情斗争的生动记录,也是扬州诗词协会工作走向新阶段的一个重要起点。”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