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去年北京市人均期望寿命达82.31岁

2020-12-19 23:23
来源:北京青年报

贯彻五中全会精神

展望“十四五”前景

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十五次全会精神

近日,北京市“回顾‘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之健康北京建设专场发布会召开。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发布会现场了解到,“十三五”期间,卫生健康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更加现代化,优质医疗资源布局更趋均衡,首都人民健康水平稳步提升。2019年,北京市人均期望寿命82.31岁,比“十二五”末的81.95岁增加0.36岁。

全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11340所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书记、副主任(兼)钟东波介绍,本市卫生资源和服务总量持续增长。2019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数达到11340所,比2015年增加915所,年均增长率为2.1%。2019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总人次为2.64亿,出院435万人次。此外,本市卫生健康领域法治建设更加完善,医疗卫生资源布局持续优化。

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方面,本市医药分开和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平稳实施。2017年北京医药分开综合改革以来,医药费用年增幅控制在8%左右。截至2020年10月,基层门诊量增幅连续43个月高于二级和三级医院。2019年6月实施医耗联动综合改革至2020年10月,医药费用较同期减少12.4%,门急诊次均费用、出院例均费用实施当年分别增长0.6%、2.6%,实现15年以来费用增长幅度最低,每年节省费用13亿元。开展国家药品集中采购试点和京津冀医用耗材联合采购,2019年节省药费约15亿元,节省耗材费用约5亿元。

全市核酸检测机构增至241家

“十三五”期间,本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应急能力明显提升。钟东波介绍,传染病报告、症状监测系统已覆盖全市600余家医疗机构,已将7个交通枢纽和1014家药店作为监测哨点,冷链食品、生产经营环境及快递等人员常态化监测机制更加完善;全市组建了3600人的流行病学调查队伍,实行7×24小时应急值守,24小时内调查完毕;全市核酸检测机构增至241家,日检测能力达到73.8万份。新建急救站点89个,急救呼叫满足率达到95%。储备负压病床近3000张,负压救护车增至115辆。市疾控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黄春介绍,2020年1至11月,全市甲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数较去年同期下降了32.8%。

老龄人口在2025年将达500万人

市老龄协会副会长孙立国介绍,截至2019年底,全市常住老年人口371.3万人,占常住人口总数的17.2%;户籍老年人口367.7万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26.4%。“十四五”时期,全市老年人口将增长100万人,增速将明显超过“十三五”时期,2025年将达到500万人,进入中度人口老龄化时期。截至2020年11月,全市运营养老机构544家,其中建成运营养老照料中心235家,养老机构床位10.7万张;建设养老服务驿站1005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重点对接失能、失智、独居和高龄老人多样化服务需求,提供巡视探访、日间照料、呼叫服务、助餐服务等基本服务。

“十三五”期间,北京在全国率先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累计建设老年友善医疗机构253家。老年人健康管理率已达到69.6%,65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可享受免费体检、痴呆风险筛查(脑健康体检)以及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免费接种服务;百岁户籍老人可享受价值3000元的居家健康服务,全市544家养老机构实现医疗服务全覆盖。

截至2020年11月底,全市老旧住宅楼累计加装电梯1601部。城市低地板公交车、城市无障碍公交车分别占城市公交车总数的85%和73%,老年人社会优待对象扩大到60岁至64岁老年人。针对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问题,将保留传统服务方式,针对老年人开辟“非智能”绿色通道。

展望“十四五”,钟东波表示,北京将继续从多方面发力,包括落实健康优先战略、加强首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促进医疗卫生资源均衡布局、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健康北京战略、健全卫生健康法治体系、提升重点人群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推进医疗卫生科技创新、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等等,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记者 蒋若静)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