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互联网+医疗:优化健康服务

2020-12-17 10:12
来源:半月谈网

对话嘉宾

韩启德(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

黄璐琦(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文先(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副司长)

黄二丹(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部副主任)

杨跃进(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原副院长、心内科主任医师)

董德鑫(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

匡明(智云健康创始人)

互联网+医疗服务在疫情中“露脸”

韩启德:最近一段时期,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以后,关于医疗卫生、全民健康的问题被大家广泛关注。互联网+医疗的出现和飞速发展是必然结果。互联网+医疗,要用到解决根本矛盾上。

我们的根本矛盾在于国家医疗系统的结构性错配。我们是倒三角形,本来应该基层医疗最大,慢病管理、一般就医都在那里。需要到医院的时候,有二级医院、小医院,疑难杂症则留给三级医院。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我们没有强调“健康”,而是注重“看病”,导致对最能发挥作用的基层投入最少,忽视了对慢病和健康的管理。结果所有资源都集中到了大医院,基层医院越来越空,越空就越没人来看……如果这个系统性的问题不解决,其他做法都没用。

互联网恰恰能够解决这种结构性错配。

刘文先:在疫情防控这次大考中,医疗信息化、互联网+的服务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大数据+网格化包括互联网服务在疫情中打了三个方面的战役。第一,打防控战。把各部门的数据集合、汇聚,发挥大数据的精准识别、精准分析、精准研判,起到防控作用。第二,打服务战。我们在疫情之初要求各地既要注重线下,更要注重线上,包括健康咨询类的,尽量缓解线下的压力。第三,打安全战。数据是双刃剑,技术是双刃剑,我们要做的是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发挥技术向上、向善的力量。

黄璐琦:这次抗疫有个很重要的成果,我们把中药接入了大数据。哪些药有抗病毒作用,哪些药能够改善新冠导致的乏力,这是大数据给予的阐释。经此一疫,我们知道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中医中药的环节,并且发挥了作用。

匡明:最近很多人问我,担心疫情逐步过去后,大家又回到传统看病就医的模式上。我认为不会,因为大家很明显发现,数据串联,真正能连接医院、医生、患者、药店、药企和保险等各关键环节的互联网平台是多么便捷和高效。

刘文先:实践已经证明,新技术能为整个医疗行业赋能。互联网+医疗,怎么+?国家卫健委非常重视。“十三五”期间出台了全面健康信息化的发展规划,另外,国务院出台大数据发展战略,包括互联网+行动计划。两大战略出台以后,卫健、民政部门率先以国办的名义出台了两个指导意见,这两个指导意见就是顶层设计。

2018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文件核心的一条,或者说重要的风口,表述从原来的医疗互联网变成了互联网+医疗。鼓励符合条件的第三方加入,鼓励有资质条件、有能力、有水平的社会企业都可以一起做,政产学研用,联合共建、联合创新。

互联网+医疗的重点应放在“强基层”

韩启德:回顾这些年来医改的情况,想到过给基层投入医疗设备,但没有人,很多设备连包都没拆就搁置了;再后来采取医保报销水平不同,在大医院看报得少,在基层看报得多,但相差有限,大医院依旧人满为患。包括成立医联体,各自想的都是我多点病人、多点收入,我认为也很难成功。

为什么这些措施不能成功?在于我们目前医疗服务体系当中,各级医疗机构行政归属的约束一时没办法打破。大医院对优质资源的垄断以及所带来的利益,一时不可能打破。我想,互联网技术可以帮助来解决这个问题。

现在互联网+医疗的重点,应该放在破解基层的困难,放在破解医疗服务系统结构性错配上面。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为我们国家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为全民健康作出更实在的贡献。

黄二丹:互联网投入在基层有个现象不容忽视,现在所有机构都有紧箍咒,涉密不上网,上网不涉密,信息数据上不了网怎么进行连接?下一步可能在县域基层,在更大领域让机构间互联。确权是一个基础,只有确权才能保证信息安全,才能明确边界规范的使用。

董德鑫:确权确实是个问题!我们希望信息能够共享流通。比如,患者在一家医院做了检查,到另外一家医院还要重新检查。如果通过互联网平台让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患者避免了重复检查,医生可以快速获得患者的信息。

韩启德:政府必须把财政支出的增量主要投到基层医疗健康管理,特别要投入到支持基层的互联网+医疗实践当中去。基层需要动力,这时候我们不能害怕社会资本,应该让社会资本能够自由地开展基层医疗乃至健康管理。当然,要明确区分社会资本进来是盈利还是非盈利,不管公立还是非公立的,应一视同仁,加强监管就是了。出问题并不是本身不行,是监管没到位。改革开放提供了有一条最实用的经验:政府要放开,市场的机制一定要用起来。如果没有社会力量推动办不成事。

用好互联网这个慢病管理“武器”

杨跃进:未来,尤其是“十四五”期间,慢病管理、健康管理是医疗产业主要的战场,互联网是我们主要的工具和“武器”。只有利用好互联网,用好数据化预防疾病,才能解决慢病对民众的困扰,让老百姓有获得感。

匡明:中国有非常庞大的慢病人口基数。作为聚焦互联网慢病管理的一家企业,2021年,智云健康服务的人数预计会超过1亿。说实话,国内整个慢病的预防、治疗和控制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刘文先:虽然就医效率提高了,但治理新水平仍需提升。宏观考虑四条,即融入新基建、构建新服务、打造新业态、提升新水平。提升新水平方面,就是要深化数字技术在行业的治理应用。另外,在这里面我们要把握边界、确保安全。

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一定要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特别是在标准、安全、可信、人才等基础领域,包括法规、伦理、道德等多层面,要有科学的理论来指导新技术的应用。边界在互联网服务中就是医疗质量、数据安全、个人信息隐私保护,包括道德伦理、法律法规的边界、技术安全的边界、政策标准的边界,技术是双刃剑,使用好双刃剑要有边界意识。

匡明:前不久,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了一条通知,明确要完善互联网+医保的政策,保证医疗安全和质量前提下,将慢病的互联网复诊费用纳入了医保的支付范围。这给整个行业插上了非常有力的翅膀。

构建数字医疗服务新模式

匡明:互联网的服务,本质上是把一个个的信息孤岛连接起来。互联网平台弥补医、患、药之间原本的信息割裂,从而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最终能够让用户的治疗效果得到一定提升。作为一家互联网医疗公司,我们有一个产品叫“智云互联网医院”,是整个产品矩阵中的关键环节。通过互联网医院平台,我们真正在线上把医、患、药连接起来。

刘文先:互联网在某种程度上是帮助传统医疗健康产业赋能,而不是颠覆,不是替代,它不是万能的。互联网+只是一种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方式。明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我们正在考虑、谋划“十四五”发展思路。比如,融入数字发展新基建,推进基础设施优化升级。只有好的新基建、好的基础,才能用信息化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黄璐琦

黄璐琦:在信息化方面,我觉得第一个是要标准化。只有客观评价的标准才能进行融合,如果没有这样一种客观的评价标准,那就叫“数据大”,并不是“大数据”。

刘文先:除了信息化,我们还要构建数字服务新模式,拓展数字医疗健康的发展空间,构建线上、线下一体新服务模式。这个模式利用信息化促进资源下沉、重心下移,不断提升公共化、服务化、便捷化的水平。

我们搞大数据的同时,还要促进健康产业,打造数字经济新业态,促进数字产业健康发展。通过大数据、互联网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深度应用,数据端带动服务端,服务端带动应用端,应用端拉动需求带动产业端。

杨跃进:科学分享资料主要用于科研,绝对不可以非法买卖挣钱,这个大数据要做好,其中的一条是一定要患者知情同意,要说清楚。规则优先发展,为将来生产新的东西打好基础,不要好心办坏事。我们最终目的是以人民为中心,在这个基础上制定规范,制定规矩。

董德鑫:治疗把控也是未来走向中一个值得重点关注的问题。第一是开药需要医师的把控,第二是医生的行医资格和纠纷处理最好有一个把控,这样让医生在互联网医院可以放心地开药、放心地诊疗。

刘文先:“十四五”互联网+医疗怎么发展?第一,要坚持一码通用,打通多卡并存、互不融合的问题。现在到医院就诊有很多卡,卡与卡之间信息不通,患者使用很不方便。还有健康码的问题,需要标准统一、政策统一、全国互认,否则会给老百姓造成很多的不便捷。针对这个问题要着力打通堵点。第二,推动区域共享。能不能以省域、市域为单位,让患者在这个区域内检查结果互认,同等医疗水平的医疗机构能不能实现医疗信息交互共享。第三,国家医保局出台了一个互联网+医保支付的文件,目的是让大家享受线下服务的同时,也享受到线上医保支付的便捷,让患者在就诊服务、住院期间实现“一站式”及时结算。第四,国家也在推网上政务,优化政务服务,打通堵点,实现一网通办、网上办理。卫生健康行业也在出台一系列政务信息整合共享措施,能共享的尽量放在全国政务一体化平台共享,让老百姓办事少跑腿更便捷。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相关指导意见、信息标准落地,不代表便捷服务就落地,一定要深耕细作,推进落实见效。(文字整理:半月谈记者张曦苏娅)(刊于《半月谈内部版》2020年第12期)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