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回家!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援疆干部人才凯旋啦!

2020-01-15 16:48
来源:半月谈网

高学松、杨小马

1月9日,苏大附一院召开欢迎会,祝贺江苏省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刘济生、华菲、管小俊、刘滔、向淑真圆满完成任务,顺利凯旋!

苏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苏大附一院党委书记陈卫昌,苏大附一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侯建全及全体在院院领导参会。

侯建全

此次援疆工作得到了政府和各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江苏援疆走在全国的前列,而江苏援疆最主要的阵地之一正是刘院长所在的克州人民医院。

在援建过程中,医院的发展特别是学科的发展得到了进步,比如说“润心计划”的实施,给当地百姓带去了福音。

侯建全要求一是要做好宣传工作,凝练援疆精神,打造医院品牌,把医疗队在新疆的工作宣传好;二是希望医疗队成员调养好身体,积极地投入下一阶段的工作。

今年的江苏医师协会评了30个“江苏医师奖”,刘济生也获此殊荣,这不仅让大家了解到了医疗队的辛苦事迹,也利于医院今后的工作和发展。侯建全感谢医疗队为医院所获得的多项荣誉。

刘济生

感谢医院在后方给予援疆工作的热切关心与大力支持,使得医疗队在新疆更好更顺利地开展工作。

在整个江苏组团式援疆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克州人民医院的管理逐步规范、医疗技术稳步提升、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以“润心计划”为例,我们开展了25期共211例患者的手术,全部取得了成功,这不仅为患者和家庭解决了难题,同时,也以点带面提高了医院的医疗技术和管理水平。

克州人民医院的职工与患者给予了苏大附一院援疆团队很高的评价与很好的口碑,这不仅是对我们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的认可,更是当地人民对苏大附一院的信任!医疗队将继续带着援疆精神,更好地投入新一阶段的工作!

陈卫昌

代表学校及医院党委欢迎医疗队凯旋,感谢医疗队的付出与奉献,为江苏、为大学、为医院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在医疗队援疆期间,学校与医院都想方设法全力做好后方的支持与保障工作,为援疆工作的顺利、圆满进行不遗余力。医疗队不辱使命,为当地患者解决了疾病难题,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切实推动了当地医疗学科建设的稳步发展。

今天,以这样简单而隆重的会议,感谢医疗队、欢迎医疗队凯旋,希望全院职工学习援疆精神,学习先进典型,为医院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好的贡献。

援疆,这三年

润心计划

为211名患者成功“修心”

2018年,央视新闻联播播出的“一场情系边疆的生命救援”,让“润心计划”惠民工程进入大众视野。那一年,凯丽患心内膜炎,被送到医院时已经多脏器衰竭陷入昏迷。经过半个月连续抢救,正当脏器功能逐步恢复时,又出现心脏内膜细菌赘生物脱落迹象,随时会堵塞血管危及生命。紧急时刻,江苏与克州40多位专家投入抢救,苏大附一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沈振亚教授连夜赶到克州,为凯丽主刀。最终,成功挽回了她的生命!

克州地处高原,气候环境恶劣,百姓先天性心脏病高发,由于医疗技术匮乏,很多病人只能放弃治疗。

2016年,江苏支医人开启了为心脏病人免费手术的“润心计划”。苏大附一院副院长、克州人民医院常务副院长刘济生到达克州后,统筹部署团队已开展20多项项惠民项目,三年来,共为211名患者成功“修”心。

2017年,苏大附一院与克州人民医院正式签订了“院包科”协议,苏大附一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全面承担起克州人民医院心胸外科的学科建设。“在211名之外,受惠的患者还在逐步增加,虽然医疗队回来了,但那里的骨干医生已经掌握了手术技术,可以独立为患者施行手术。”刘济生说道,“援疆的目的也是为了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真正帮助那里的百姓。通过‘润心计划’,不仅心胸外科的技术水平整体得到了提升,麻醉手术科、重症医学科、超声科等都有了很好的带动!”

江苏医疗队援疆三年来,开展江苏医疗大巴扎暨春蕾行动51期,走过38个乡镇,让农牧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江苏医生的优质医疗服务,同时,专家们还走进乡村与学校,进行心脏疾病的筛查。

2017年,苏大附一院与克州人民医院正式签订了“院包科”协议,苏大附一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全面承担起克州人民医院心胸外科的学科建设。

三年

情洒克州见丹心

2017年1月,刘济生担起重任,接受组织委派,作为江苏省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奔赴5000公里之外,在新疆克州人民医院担任常务副院长。

管理出效益,仅仅通过一年的整改,职代会提出的83个问题锐减为38个,医院的环境变了,更多的人才也愿意留下来,为医院的发展注入了源动力。“以前生了病想治疗,要去很远的地方,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接受最好的治疗,要特别感谢我们的江苏医疗队!”患者提起江苏医生,总是不由自主地竖起大拇指。

“润心计划”不仅让这些心脏病患者得到重生,也让刘济生与患儿努尔阔库丽结下不解之缘,认下了这个“干女儿”。一年来,他时刻关注着患儿努尔阔库丽的身体、学习和生活情况,定期带着礼物和生活用品前往乌恰县看望努尔阔库丽和她的家人。在一次次的交流中,刘济生早已将努尔阔库丽一家当做亲人,时刻牵挂着他们的生活,努尔阔库丽也非常懂事,结对认亲的时候她说:“刘爸爸对我很好,我一定要好好读书,长大后好好报答他。”江苏对口支援克州前方指挥部总指挥、克州党委副书记关永健说:“‘润心计划’是最接地气的民生工程,我们希望能在刘济生的带领下继续做下去,使它像一粒种子一样植入边疆各族人民的心里。”

除却医院管理者这一身份,刘济生也是一位知名的耳鼻喉科专家,来到边疆后,他不忘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带动医院耳鼻喉科的发展,实现了克州人民医院喉部微创手术“零”的突破。在玉其塔什义诊时,帮助一位阿吉古丽大妈多年的喉疾得到了治疗,她高兴地握着刘济生的手说:“热合曼提(谢谢),江苏来的专家亚克西!”

“组团式”援疆

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此次江苏省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苏大附一院共派出8名医生组成援疆团:叶文学、刘凌、徐华、华菲、管小俊、刘滔、向淑真,他们分别被派往新疆克州人民医院、新疆伊犁州友谊医院、新疆伊犁妇幼保健院。除刘济生外,其他7名专家分两批完成为期一年半的援疆工作。

此次与刘济生副院长一同返苏的华菲、管小俊两位医生,他们自2018年7月启程,同江苏省“组团式”援疆医疗中期轮换专家一起前往克州,接过援疆的接力棒,圆满完成援疆工作。

华菲,苏大附一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他将自己积累多年的医学技术、临床工作经验,通过临床教学查房、专题讲课、科室疑难病例讨论等方式,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当地医生,根据工作能力选派医护人员前往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修培训。与此同时,他还自制《心脏瓣膜术后及华法林抗凝健康手册》,发放给科室瓣膜手术出院的患者,以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识,纠正诊疗中常见误区,提高疾病治疗的依从性。

“援疆工作的辛苦和充实感,也只有驻守过这里的人才能感同身受。”华菲感慨说,“能够和一同奋战的同伴们共同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也就不枉此行了。”

管小俊,苏大附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刚到克州时,管小俊发现当地医院呼吸内科的治疗设备简陋,机器陈旧,没有术前准备、术中监护和常见并发症的应对方案,甚至没有出血或大出血并发症的抢救流程预案,每一例手术都在提心吊胆中完成。

管小俊医生一边筹备开展治疗所需要的设备和材料,一边在科里进行理论教学。在条件基本成型的情况下,手把手地对当地医生进行实践操作培训,建立了一整套包括术前准备、术中监护和常见并发症处理流程及术后监测安全规范的纤支镜操作体系,规范了对所获的肺组织标本如何固定保存和送检等每一个细节。

入疆10天,他就完成了4例纤支镜操作,并在当地为罹患小细胞肺癌的患者成功开展了手术。

责任编辑:王静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