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第二届“全国胃食管反流病宣传周”启动 600多家医院参与

2019-09-10 09:13
来源:中国网

中国网北京9月8日讯(记者胡俊)“打呼噜”、“清嗓”、“胃反酸”……这些表面看起来不起眼的“小毛病”,背后很可能隐藏着严重的疾病。9月7日,在京举行的第二届全国胃食管反流病宣传周新闻发布会上,参会的嘉宾、媒体记者就胃食管反流病相关内容作了深入交流。

第二届全国胃食管反流病宣传周新闻发布会。

据了解,“全国胃食管反流病宣传周”活动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共同发起,设立每年9月的第二周为“全国胃食管反流病宣传周”,在全国开展科普宣传、健康宣讲等活动。

今年主题为“胃食管反流病不容忽视”,9月9日-9月15日,全国将有600多家医院参与义诊咨询、科普宣传、健康宣讲等活动,旨在提高人们对胃食管反流病的知晓率和重视程度。未来还将通过举办媒体宣传、学术会议、基层义诊等活动引发社会关注,普及疾病知识,支持临床培训,服务百姓健康。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常务副会长 吕兆丰致辞。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吕兆丰表示,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希望胃食管反流病宣传普及工作能面向社会,特别是面向基层、面向边远地区,提高公众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认识。他还表示,今后总会也会特别支持本分会在这个学术领域的发展。

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副秘书长赵本志致辞。

“我们三家单位连续两年举办全国胃食管反流病宣传周活动,就是希望能够唤起公众对该病的认识,帮助医疗和研究机构加大对该病的研发力度,加大医疗相关企业对该病种的重视与支持。”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副秘书长赵本志表示,从而惠及广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早干预、早治疗、早康复。

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秘书长宋建平致辞。

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秘书长宋建平表示,举办宣传周活动目的是为了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在首届宣传周活动中,有近500家医院和50多家主流媒体,参与了义诊、咨询、宣教和新闻报道。他希望,今年会有更多地医疗机构通过积极参与胃食管反流病宣传周的活动,践行健康中国行动。

本次新闻发布会由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陈勇主持。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吴继敏教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王邦茂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李进让教授,就胃食管反流多学科概念,我国胃食管反流病的诊疗发展现状,百姓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特点原因和与生活方式的关系、治疗手段、误诊病例等方面内容回答了记者提问。

新闻背景: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可引起近百种相关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高发病率、低认识度、低诊断率、低就诊率等特点,涉及消化内科、普通外科等多个学科。它的诊断往往是一个抽丝剥茧的过程。

2006年4月29日,中科院院士、火箭军总医院名誉院长汪忠镐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原第二炮兵总医院)创立了国内首家胃食管反流病多学科诊疗中心。2006至2018年度,专家门诊接诊近2万例患者,全科接诊10万余例患者,全科入院近万人,共完成微创抗反流手术超过3500例(每年约增长5.6%),胃镜下微量射频治疗超过2000例。

2016年“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胃食管反流多学科分会”成立。由汪忠镐院士担任分会第一届主任委员,各专业学科之间加强了交流联系,有效提升了广大基层地区学科建设水平和医疗综合服务能力。

2018年,为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联合申请,并经国家卫健委备案,定于每年9月的第二周为“全国胃食管反流病宣传周”。

2018年,汪忠镐院士牵头成立胃食管反流病专科联盟,首批已有30余家医院成立胃食管反流病多学科联合治疗中心并成为了联盟会员单位。

2019年5月16日,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胃食管反流病多学科分会主办的《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多学科诊疗共识》编写启动会在京召开。

2019年9月7日,第二届“全国胃食管反流病宣传周”启动大会上,我国首部《胃食管反流病多学科诊疗共识》正式发布,标志着胃食管反流疾病多学科诊疗中有了规范化的指导。

责任编辑:蒲江霞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