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山东省寿光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统筹推进外经贸企业复工复产,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化危为机,全力支持企业做好进出口工作,1-2月份,完成进出口总额52.6亿元、同比增长19.7%,稳外资稳外贸和对外开放工作实现开门红。
送,就是送政策上门,释放政策最大效应力
对中央和省、潍坊市制定出台的各类优惠政策,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推广,确保企业第一时间掌握政策,充分享受政策红利。
一是上门送。在全市组织开展了“双联双帮”活动,落实外商投资企业“服务大使”制度,设立了“一对一”驻企服务员,由包靠干部及时将各级政策汇编形成的《应对疫情中央及地方支持性政策汇编》发放到每个企业,指导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工作。
二是网上发。为方便企业在家办公、了解政策、减少人员聚集,寿光市通过电子政务平台、外贸企业QQ群、业务微信群、跨境电商微信工作群、商务局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传达疫情防控、企业复工复产等相关政策,从2月4日起,先后下发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外商投资企业复工复产推进外商投资的若干措施的通知》《致全市商贸流通和外经贸企业的一封信》、以及中文、英文、韩语、日语版的《致驻鲁外企的函》等系列政策汇编、文件,让广大企业通过手机随时随地都能了解政策。
三是电视讲。在全市组织开展了“复工复产政策直通车吧”大宣讲活动,在电视台开设专栏,组织商务、财政、金融等单位主要负责人对相关政策进行解读,3月5日,寿光市商务局先后解读了商务部、商务厅出台的《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工作的通知》、《关于应对当前疫情做好外经贸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让企业精准把握政策要点、了解办理流程,为企业精准对接提供了有利条件。
帮,就是帮企业解难,推动企业有序开复工
为强化疫情精准管控,推进各类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在全市组织开展了“干部驻企包靠服务,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活动,从全市抽调400多名干部作为驻企指导员,协助解决或及时向上反映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稳定外商投资预期。
一是帮企业解决资金难题。坚持企业每复工复产一家,金融工作就跟进一家,围绕“救急、发展、让利、纾困”四个方面,制定一系列高含金量措施办法,设立了总规模15亿元的小微企业专项贷款,采取线上对接、专项对接等多种形式,开展了“点对点”“不见面融资”等一系列活动,全力以赴帮企业解决燃眉之急。今年2月份以来,寿光市累计发放各类贷款5482笔、100.2亿元,为企业节省融资成本2637万元,确保了企业不因资金问题而停工停产。
二是帮企业解决用工难题。根据职工来源地,分类制定快速返岗流程,对山东省内或省外的返岗职工,由市政府协调交运公司等单位,通过定制化运输或客运包车等“点对点”“家到厂”方式,先后组织11000多名职工有序返岗。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站、电子书等线上渠道,多频次开展网上招聘活动,先后举办“战疫情、助复工”春风行动招聘会、“寿邑可留、光爱人才”等活动25期,服务企业792家,达成用工意向8966人,走上工作岗位6700多人,切实解决了企业复工复产职工紧缺难题。
三是帮企业解决日常难题。继续深化开展“双联双帮”活动,组织帮联干部重点针对本次疫情对企业的影响、企业复工达产遇到的困难问题,深入开展“企业问题集中收集月”活动,全面收集企业难题,全程跟踪问题解决进程,以全链条服务助推企业问题解决。仅3月份以来,共收集问题43个,已经解决41个,其它问题已制定解决方案,正在加快解决,打通了联系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引,就是引项目落地,全力推进外资快投入
全面贯彻执行外商投资法,组织开展投资环境和项目推介,全力做好稳外资工作。
一是深入挖掘线索,做好项目储备。对全市在谈外资项目进行梳理汇总,建立在谈外资项目库,共入库重大外资项目18个,总投资34.6亿美元,合同外资13.6亿美元。同时,全力加大外商企业的招引工作力度,建立“增资扩股项目库”,国际温室科技产业园、新加坡15000吨/年油田助剂、德国英普莱斯装饰新材料等3个项目以视频形式签约。
二是加快项目进度,推动资金到账。成立工作专班,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加大对企业的调度力度,千方百计做好外商投资企业复工复产服务,积极督促已备案的外资企业尽快到账,大力推进外商投资。1-2月份全市实际到账外资2172万美元,一季度预计到账外资2451万美元。
三是抢抓有利机遇,扩大境外投资。克服疫情不利影响,主动对接“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引导企业设立境外生产线、分销中心、海外仓等,“海外寿光”建设稳步推进,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今年以来,寿光市新增境外企业4家,总数达到40余家,其中,山东昊华轮胎有限公司投资2亿美元,在斯里兰卡设立锡兰轮胎制造有限公司;晨鸣集团投资4000万美元,分别在新加坡、香港设立了有限公司,企业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
优,就是优审批流程,支持企业扩大出口额
对全市涉外审批、服务流程等事项进行了梳理优化,简化海关通关程序,实行网上审批,开辟绿色通道,加强内外协调,实施快速验放,加快通关速度,全力为企业出口保驾护航。
一是扩大出口企业信保覆盖面。全面加大小微企业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力度,组织全市373家中小微企业免费办理出口信用保险,降低企业出口收汇风险,保持外贸稳定。同时,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提供重点支持服务,帮助企业加强出口风险管理,指导企业及时与国外客商对接,防范收汇和产品拒收风险,组织专业力量帮助外贸企业按期履约。
二是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引导企业利用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监管、零售出口“无票免税”等政策,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维持并扩大国际市场客户和销售渠道。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境内外各类展会,对具备境外参展条件的展会,在完善防控预案、做好防护措施的前提下,想方设法出行参展;对企业受疫情影响无法赴境外参展,但在疫情前已支付且确实无法追回的费用,按照规定的范围、比例给予补贴。
三是用好企业出口外贸政策。全面落实国家和省支持政策,从国外商标注册、出口额增长、电商扶持等多个方面对外贸企业、电商企业等进行补助和奖励,全力帮助和支持外贸企业出口。积极为企业出口提供服务支持,因疫情原因导致企业无法履行或不能履行的国际贸易合同,经核实后,按有关规定出具不可抗力事实证明,及时为企业提供涉外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有效帮助企业维护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减少企业因不可抗力违约带来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