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年薪也可百万,你信不信?混改一年间,国企两重天
半月谈记者 张非非 石庆伟
这次改革,不但没有一个工人下岗,以前离岗的2000多人,又获得了新岗位!”
“这次改革,工资噌噌地往上涨了60%多,父母每月还能领到厂里给的1000元孝敬金!”
“这次改革,干部职工积极性高涨,都铆足了劲儿干,企业效益大幅上升,去年利润增长六成多!”……
半月谈记者近日深入素有我国化学制药工业摇篮之称的东北制药集团(以下简称“东北制药”)采访发现,一度亏损严重、发展步履维艰的老国企引入战略投资者民营企业辽宁方大集团并由后者实际控股后,混改1年,企业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而这些巨变,是在新的控股方没有向企业派一名管理人员、没裁减一名员工的情况下实现的,是依靠混改激发出的内生动力、依靠全面植入民营企业方大集团市场化经营管理模式及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实现的。
航拍的东北制药厂区
一剂改制良方激活老国企
午饭时间,东北制药207分厂钳工孟宪伟没有去食堂,而是先赶着把一台设备的滤网换完。“混改前,我肯定会先去吃饭,现在不一样了,大家都主动加班加点,想着为企业多出一份力!” 孟宪伟说。
为解决企业VC项目搬迁资金短缺问题, 2018年上半年,作为上市公司,东北制药通过资本市场定向增发的方式实施混改。2018年4月,辽宁方大集团正式参与东北制药定增项目,此后又在二级市场增持股票,先后累计投入15亿余元,在东北制药上市公司持股比例达到26.02%,依法依规入主东北制药成为控股股东,国有股退居为第二大股东。企业形成由民营控股、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参股、员工持股的全新股权结构。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更加明确,法人治理结构更加科学,实现了股权有效制衡、股东与员工利益绑定,形成了市场化、专业化、法制化的市场经营和管理决策机制。
混改不到半年,东北制药一举实现大幅盈利。今年4月2日发布的企业2018年财务年报显示,去年东北制药营收74.67亿元,净利润1.95亿元,上缴税收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54%、64.04%、49.06%。
混改之初,在方大集团建议下,东北制药全员定岗工资上涨50%,并陆续实施8项员工福利,包括覆盖到员工父母、配偶、子女的医疗资助;配发手机和通讯费补贴;实施惠及员工子女的“方威励志奖学金”;企业完成相应指标,员工父母享受月度千元“孝敬父母金”等。
去年11月,公司又顺利实施了骨干员工持股的股权激励计划,向254名管理人员定向发行限制性激励股票3761.3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6.6%。集团高管持股在100万至300万股,中层干部和骨干技术人员持股在几万至几十万股不等,真正把企业干好干坏与骨干员工切身利益捆绑在了一起。
改制改出四大新机制
半月谈记者采访时头脑中最大问号是:同样一个企业,为什么能在短短1年内就发生两重天的巨变?
“这是缘于体制机制的转变和发展动能的转换。”东北制药集团董事长魏海军说,“方大集团没有向东北制药派出一名管理人员,这些巨变主要靠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全面植入方大集团市场化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商业模式、创效模式,形成了强激励、严约束、重落实的全新经营管理模式。”
首先,用人机制彻底打破“铁交椅”,真正实现能上能下。今年2月末,东北制药从基层销售业绩最好的二级单位一把手中提拔3人,分别担任供销公司、原料销售公司、制剂销售公司总经理,3人的年薪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我在东北制药干了31年,深知老国企论资排辈,像我这样的地区销售经理,根本不可能提拔到公司高管,但混改后的新体制,真正做到以能力和业绩用人。”其中一名总经理告诉半月谈记者。
老国企人事关系复杂,能干事的人上不来,不能干的占着位子,新的用人机制震动了全公司。几个月来,已有3名公司副总经理、20余名中层干部被解聘接受待岗培训。与此同时,有26名想干事、能干事的人走上中层及以上管理岗位。
其次,构建“创造分享,干到给到”的分配机制,真正实现权责利分明。“完成降本增效目标外多创造的利润,最高可按30%~50%的比例对员工进行奖励,这个力度是相当诱人的。”东北制药采购部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是桌面上拿钱,走正道可以赚大钱,‘吃回扣’损害公司利益的潜规则没有市场了。以前采购部1年降成本最多两三千万元,今年公司降本目标是15%,全年总额1.28亿元。”
第三,管理严格,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东北制药下属供销公司违反规定,擅自对外借款600万元,其总经理和财务总监被免职待岗培训3个月,月工资也在此期间从2万元降低为1600元的基本生活费。自2018年7月实施混改以来,已有高管86人次、中层以上干部465人次受到相应的考核处理。
东北制药审计监察部部长曾令勇告诉半月谈记者,审计监察原来靠领导指令,发现问题往往因为考虑稳定、人情等复杂因素,大多不了了之。现在查实一起追责一起,对事又对人。严管细管让各项生产经营成本都在大幅下降,公司仅销售费用一项,今年还将降低4亿元。
第四,对标先进,开展赛马,形成“前有金山、后有老虎”的赛马机制。企业确立与国内外最先进医药企业对标的目标,严格考核,奖罚分明,做到“奖得心动、罚得心痛”。
东北制药工会主席王燕说,公司下属的70个单位制定了106项赛马方案,内增动力,外加压力,使各层级干部员工的工作作风发生根本性变化。
混改成功经验值得复制推广
东北制药集团混改之初并非一帆风顺。定增快到截止日期时,10余家有意参与混改的战略投资者,都因种种原因打了退堂鼓。沈阳市委市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确定国资退出第一大股东地位、打通社会资本进入国企通道、促进体制机制转变的重大决策,才最终成功引进方大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
国资通过资产证券化和投资运营专业化,实现由“管资产”向“管资本”的转变。沈阳市国有资本经营公司行使出资人职权,创造国有资本流动布局新模式,国有股市值相对大幅保值增值。
混改后,东北制药集团进一步加大创新和科研投入,着眼未来推进“双创新”驱动战略。2018年企业共计投入2.04亿元用于药品研发,研发投入同比增长64.56%。
随着股权结构“真混”、体制机制“真改”,东北制药的市场竞争力日益提升,2019年度公司合并抵消前营业收入预计150亿元,净利润预计比2018年度增长不低于50%,企业全体干部员工正向这样的目标努力。
回顾东北制药混改之路,魏海军表示:“商场如战场,企业应当成为一支战斗队伍,随时保持战时状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编辑: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