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基层治理>正文

乡村振兴,新来几支“生力军”

2018-05-11 12:33
来源:半月谈网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浙江德清县这块远近闻名的农业改革“试验田”,一场为农家汇聚四方英才的变革正悄然兴起。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在德清不断壮大。

“论文写在大地上”

浙江清溪鳖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根连是德清县农技站的技术人员,2001年他“停薪留职”、下田搞甲鱼养殖,逐渐摸索出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的甲鱼与水稻混养模式,目前种植养殖规模达到3600亩。受到市场热捧,“稻鳖共生”亩均净利润超过8000元。

“当时县里专门出了个文件,允许把档案挂到人才交流中心。”王根连回忆说,按当时编制政策,他要么买断工龄、要么回去上班,但政府给他单独开辟了一条路,让他下定决心创出名堂。

如今,农技人员离岗创业已经在德清逐步推广。半月谈记者了解到,2013年以来德清县陆续出台相关文件,明确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发挥作用、“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促进农业科技与农田实践结合。

德清县人力社保局人事管理科科长吴国兴介绍,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德清县探索给农技人员政策松绑、给在编人员提供双创平台,提出参照科研人员离岗创业方式制定规范程序,在组织、人事部门备案的前提下,允许农技人员离岗创业,政府保障其创业有出路、失败有退路。

据介绍,德清县农技人员离岗创业期限不超过6年,期间保留人事关系,除了不发工资,其他待遇与在岗人员一致,社保等由原单位继续缴纳,职称也按在编人员办法申报。

目前,德清还在研究允许农技人员“兼职取酬”,即在完成本职工作前提下,利用业余时间到农业企业开展技术培训指导、收取一定报酬,让农业技术更好贴近生产一线。

你下乡,我保障

除了鼓励农技人员离岗创业,德清还搭建平台、改善服务,为“新农民”群体返乡下乡解除后顾之忧。

一是帮助在外经商、务工青壮年、退役士兵等返乡创业。德清县委副书记敖煜新介绍,德清近年陆续出台多个扶持“农家乐”“洋家乐”发展的政策文件,并发布全国首部县级乡村民宿地方标准规范《乡村民宿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印制《民宿创办手册》,为返乡下乡人员发展旅游业提供专业指导和服务。

此外,德清还建立返乡下乡人员培训制度,鼓励各类园区、中高等院校、农业企业等建立创业创新实训基地,兴办“莫干山民宿学院”,并探索民间手工艺人培养及认定办法,打造技艺精湛、管理规范的乡村工匠队伍。

莫干山脚下的仙潭村曾是贫困村,在德清县政策指引下,农家乐发展得甚为红火。2016年,村里120家农家乐接待了12.4万游客,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2084元。村支部书记沈连根感慨地说,现在村里青壮年大多回乡就业,原来的老人、妇女、儿童“三留守”问题正慢慢消失。

二是吸引省市科研院所专家、大学生下乡创业,深度参与乡村振兴。敖煜新介绍,德清邀请省市农业部门、科研院所及高校专家成立“智囊团”,与当地农企组成团队,2016年以来共建立了81个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示范主体和示范点,新增智能化农业生产园区、物联网示范点18个,推广“稻鳖共生”“网架栽瓜”“瓜稻连作”等新型种养模式示范区2.1万亩。

“星创天地”是浙江农林大学与德清县科技局联合打造的创业园区,项目负责人陈耀说,目前园区有13个大学生创业项目,两年间产值超过1300万元。

壮大“生力军”,没有完成时

浙江省农业厅近日发布的《浙江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报告》显示,德清现代农业水平连续三年位列浙江县区市首位,且综合得分持续上升,其中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支撑体系、产业体系三项主要指标均大幅领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部部长叶兴庆说,乡村振兴应首要解决人的问题,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职业农民。德清鼓励农技人员、大学生等群体返乡下乡创新创业,正是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益探索。

壮大“新农民”群体,德清仍在持续发力、新招频出。新型职业农民参照企业职工参加养老保险的政策,已列入德清县政府议事日程。(半月谈记者 方问禹 岳德亮)

责任编辑:王静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