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11月19日电(秦雨萱、江帆)今年8月湖北省基层群众议事平台建设培训举办以来,鄂州市鄂城区搭建“有事来商量”平台,覆盖区、镇(街)、村(社区)、楼栋,促进群众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搭平台:从“诉求无处说”到“家门口议事”
清晨的象山花苑小区出入口,一张折叠桌撑起“流动圆桌”,社区工作人员正等候买菜归来的老人。午后树荫下,他们围坐在带娃家长旁,倾听育儿难题。傍晚时分,他们又迎着下班族,收集通勤诉求。这是鄂城区西山街道石山社区的日常场景。

图为象山花苑小区“流动圆桌”。新华网发 秦雨萱摄
“定点值班、错时服务、线上平台不打烊,三维发力保全覆盖。”社区副书记黄静介绍说。
她手边的诉求登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居民的各类问题,旁边还标注着处理进度。
这种“下沉式”议事平台打破了时空限制,让居民有事不用跑社区。
志愿者袁新泉深有感触:“前几天有居民反映楼上住户阳台养盆栽有安全隐患,我们当场登记、联系住户收起花盆,马上就把问题解决了。现在大家有事都愿意来‘圆桌’上说。”

图为象山花苑小区“流动圆桌”。新华网发
“流动圆桌”设立以来,该社区收集并处理了1200余条诉求,服务响应速度提升80%,问题处置时限从15天缩短至3天。
定机制:从“问题混着办”到“分层解难题”
“飞线充电隐患必须治,但装充电桩不能‘一刀切’!”桂花园社区大旗墩小区的议事现场,党支部书记吴生完的话引发共鸣。
小区电动车保有量超预期,充电桩不足导致飞线充电、线路破损等问题频发,成为居民心头患。
“简单问题现场定,复杂问题开会捋,有争议找‘援来360’!”吴生完介绍说,社区建立“议事+认领+办结+公示+评价”五步闭环机制,让协商有规可守。

图为大旗墩小区新装充电桩。新华网发 秦雨萱摄
针对充电桩加装难题,物业现场处理接口故障等问题;涉及场地规划、安全评估的复杂问题,社区召集居民代表、业委会、供电所多方协商;面对“场地远、没雨棚”的争议,社区法律顾问通过“援来360”矛盾调解平台上门释疑,实时公示线路改造、厂家资质等进展,逐步打消居民顾虑。

图为桂花园社区协商议事现场。新华网发
分层分类处置让治理效能倍增。简单问题“即时办”、复杂问题“协同办”、争议问题“调解办”。
“分层协商不是分走问题,而是分清责任,让每个环节有人管、每个意见有人听,才能做到‘小事不拖延、大事不卡壳’。”桂花园社区党委书记叶娟说。
促转化:从“议而不决“到“有获得感”
汀祖镇岳石洪村曾陷入账目混乱、违建丛生的矛盾困境。如今走进村里,只见白墙黛瓦的民宿、潺潺流水的桃花溪,游人如织。“这变化,是‘商量’出来的。”村党支部书记程宏说。
改变始于“议事协商委员会”的成立,61岁的老党员戴和平带头化解矛盾。“戴家湾的糊涂账查了5次,镇纪委、财政所都来了,在村民代表的全程见证下厘清账目。后来用清理出来的钱修了文化礼堂,村民很满意。”戴和平说。

图为岳石洪村上张礼堂。新华网发 秦雨萱摄
小事办实聚民心。每月30号,文化礼堂成为暖心阵地,志愿者为70岁以上老人义务理发,墙角的长桌上摆着生日蛋糕,当月过寿的老人吹灭蜡烛时,全场都跟着唱生日歌。
“这是议事会上村民提出的‘养老微心愿’。”程宏介绍,“老人出门理发不方便,我们就把每月30号定为‘暖心日’。”
“摸黑走路不安全!”“路中间杵着电线杆,晚上骑摩托容易撞上去!”去年三月的一个夜晚,上厝湾的村民留言在微信群里炸开了锅。程宏当晚便赶到湾子里召开议事会,群众代表、老党员、妇女代表围坐成圈。程宏当场记录,次日带电工勘测线路,两个月后路灯亮起。一名村民笑着说:“现在晚上出门踏实得很!”

图为岳石洪村村民开展议事会。新华网发
这桩实事激发村民积极性。修水渠时大家自发投工150人次,“钉子户”主动配合拆除私搭棚屋。如今3.2公里新管网贯通,民宿客满、游客络绎,昔日“矛盾村”已成3A景区。
“议事会让村民的话有人听、事有人办,心气顺了,日子自然越过越红火。”程宏感慨。
如今,鄂城区“区级统筹搭台+镇街社区创特色”模式成效显著。群众自发筹资540余万元,解决急难愁盼问题1100余件,化解矛盾纠纷350起,惠及1.8万人次。协商议事平台唤醒居民主人翁意识,实现从“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的转变,既解难题,又重塑社区关系,为基层治理持续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