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鹑觚新风会”:文明藏进游戏

2025-10-23 10:21
来源:半月谈网

半月谈记者 刘彤

“鹑觚新风吹,彩礼不再贵;红白喜事简单办,邻里和睦乐开怀……”入秋后的一个周末,在陕西省长武县,“鹑觚新风会”情景剧《“礼”轻情重》正在上演。移风易俗的新风,也在现场观众的阵阵笑声里,吹进他们心中。

“鹑觚新风会”寓教于乐

夜幕降临,长武县城市运动公园灯光璀璨,这里的新风集市热闹非凡:陈规陋习大拆解环节,大家合力投球,击倒代表陋习的标志;家风拼图挑战赛,参与的家庭成员在协作中拼出勤俭节约、孝老爱亲等主题……

“通过各种游戏互动让我明白:文明新风不是啥大道理,是咱们过日子的点点滴滴。”县城居民李娟说。

长武市民参加新风集市的游戏互动现场

“鹑觚新风会”是继“鹑觚讲堂”“风从长武来”后,长武县打造的又一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品牌,在以往“宣讲+文艺表演”的基础上融入游戏互动,群众参与其中,体验感更强,在寓教于乐中群众的文明理念得到升华。

“我们充分聚焦社区群众实际需求,以群众喜欢听、听得懂、记得住、传得开的‘土味话’,不断丰富文明实践活动载体,创新宣讲方式,将干部‘单向灌输’转化为群众‘主动参与’。”长武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洋说。

今年以来,长武县以规范遏制高价彩礼、提倡厚养薄葬为抓手,举办现场观摩、宣传宣讲等主题活动160余场次,形成移风易俗工作示范村、社区13个,通过示范引领为全县移风易俗打下良好群众基础。

从“推着干”到“跟着干”

“建议将彩礼上限明确写入村规民约”“建议加大对移风易俗先进个人的表彰激励力度”……如今,这些收集上来的“土办法”,经过乡镇干部、村干部与群众代表的共同梳理、筛选,部分合理建议已被纳入村规民约。

“居民公约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全体居民共同商议、一起敲定的‘家规’。”昭仁街道鑫苑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婷说。

在公约修订过程中,鑫苑社区始终坚持“群众提、群众议、群众定”原则,通过“板凳会”、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广泛征集居民意见,有效确保了公约内容既接地气又切实管用。

今年以来,长武县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为载体,将彩礼标准、丧葬天数、随礼上限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通过广泛征集民意、共同制定规范,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

新风入人心

当午后阳光洒在枣园镇郭村的田垄上,刚结束劳作的村民们扛着锄头往家走时,熟悉的“大喇叭”声总会准时响起——“婚事新办不攀比,丧事简办不铺张,红白理事来帮忙;邻里互助多搭手,鸡毛蒜皮别记仇……”一句句接地气的移风易俗宣传语,伴着田埂间的微风在村落里循环飘荡。

除了婚丧嫁娶的核心倡导,喇叭里还会跟着村里的事灵活调整:麦收时节会加一句“秸秆还田肥土地,烧了污染又违规”;逢年过节前会念叨“拜年别比烟酒贵,上门唠嗑更暖心”……

起初,有村民觉得“大喇叭天天说,有点絮叨”,可听得多了,变化悄悄在村里发生:之前办婚事动辄摆二三十桌、彩礼要十几万元的情况少了。现在不少年轻人主动跟家里说“就按喇叭里说的来,省钱还省心”;就连村口的“闲话角”,也从之前议论“谁家彩礼高、谁家办事阔”,变成交流“咋种玉米能高产、谁家需要帮着收麦子”。

“文明实践不是‘面子工程’,我们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乐于参与的方式,把移风易俗的大道理转化为过日子的小细节。”长武县委书记王高锋说。

编辑:孙好

责任编辑:王亚冉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