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武汉4月22日电(秦雨萱)引导1.1万名专兼职调解员入户调解、全州信访总量同比下降21.05%、法院受案同比下降10.46%……从村民的鸡毛蒜皮,到横跨鄂湘两省的复杂纠纷,“荆楚政法基层行”第三期采访团在探访中发现,恩施州正用“情理法”交织的治理智慧,蹚出一条山区特色的善治之路。
从拦路石到连心路 “帮理郎”巧解邻里结
2024年正月初七,宣恩县椒园镇黄坪村村民李某用水泥墩堵住了自费修建的入户路。这条承载着6户村民出行的道路,因5年前集资未果、李某独自出资2.8万元硬化,演变成剑拔弩张的邻里矛盾。
“我出钱修的路,你们没出钱不能走!”“当年修完路没找我们出钱,现在凭啥拦?”
双方火药味十足的争吵惊动了椒园镇综治中心,镇综治中心立即组织镇信访办、司法所、派出所以及黄坪村“帮理郞”现场调解。
“你是养殖大户,有乡里乡亲的支持才是长远发展之道。”黄坪村退休村支书、“帮理郞”调解员姚元翔先劝说李某,随后又向杨某等5户村民解释,村道路一般是“谁受益谁出资”,公益项目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支持和帮助。
情理交融劝导,杨某等人当即同意分摊修路款,但李某却摆手:“后来镇政府组织村内道路整修,把这段路加宽硬化了,我也不打算找他们收取修路费用了。”
图为采访团在宣恩县宝塔社区综治中心采访。新华网发 周光洁摄
“以前村里哪家闹矛盾了,村干部做工作会有人说帮亲不帮理。2015年,村里自主成立了‘帮理郞’村民自治调解组织。”黄坪村支部书记李娜介绍。
这支由20余名老党员、乡贤组成的队伍,2015年成立以来已化解72起纠纷。
如今,宣恩县172支“有理大家评”队伍,累计发动群众3000余人次,用“情字开头、理字入手、法字落脚”的工作法,让1200余场评理会成为山乡定纷止争的“稳压器”。
施工坠亡引家属维权 “两步走”化解跨省纷争
“杜昌政、宋仕明两位调解员很负责,1天时间就化解了我们三方冲突,既让亡者入土为安,又指明了依法维权的道路。”在利川市综治中心,陈某向采访团说道。
2024年9月,利川市综治中心用“两步走”调解法,为持续月余的生命权纠纷画上句号。
图为采访团在利川市综治中心采访。新华网发 周光洁摄
2024年8月2日,湖南籍施工人员郑某在利川市某民房琉璃瓦作业时坠亡。房主陈某、包工头王某与郑某家属对峙在信访局,108万元赔偿诉求与“10万元已是极限”的回应形成死结。
当郑某的40余名亲属聚集信访局扬言“若拿不到赔偿,就把遗体停放在陈某工地”时,矛盾已逼近爆发临界点。
“当务之急是让逝者入土为安,更要防止矛盾升级。”调解员杜昌政提出的“两步走”方案,成为破局关键——先解“入土为安”的当务之急,再引“依法追偿”的长远之策。
9月5日,利川市综治中心组织三方进行调解,死者家属情绪激动,房主陈某拒绝赔偿,坚决不松口。
“我们‘背靠背’分别对三方当事人释法明理,针对死者家属索要高额赔偿金的诉求,既表达对他们悲痛心情的理解,又开展法律法规宣讲,还以地方风俗习惯进行引导,让他们认识到要理性维权,诉求也要切合实际。同时,通过法理情的分析,让陈某也认识到自己对施工人员资质没有尽到审查义务,存在选任过错责任。”宋仕明介绍。
经过多轮调解,协议终告达成:王某现场支付丧葬费及其他费用15万元,陈某支付1.5万元,其余赔偿待司法确认。
这场专业调解背后,是利川市735人的专兼职调解队伍和“六调联动”机制的支撑。2023年出台的《矛盾纠纷层级调解管理办法》及配套奖励办法,搭建起行政、司法、人民、行业、律师、乡贤六大调解力量联动的“六调”网络,每年根据实际调解成效实施动态奖励。据悉,利川市已累计发放层级调解专项奖励资金76万元,有效激活基层调解内生动力。
“四真四实”暖化三峡移民心 信访户成了“远亲戚”
在鹤峰县下坪乡,一场历时5年的三峡移民信访拉锯战悄然落幕。下坪乡用“真走实访、真情实感、真帮实扶、真功实效”的“四真四实”工作法,将20户三峡移民从“信访户”变成了“远亲戚”。
2005年,通过移民投亲靠友,王某等人从宜昌市秭归县安置外迁至恩施州鹤峰县下坪乡堰坪村。由于生活习惯等原因,该群体在安置政策全部落实后,还是选择回宜昌发展。
因安置政策差异,王某等移民户群体于2020年3月集体信访,表示宜昌市移民户扶持资金调整上涨,每年每人比外迁至鹤峰县的多300元,同时提出土地补偿、住房保障、生活困难等诉求,直指跨地域政策衔接难题。
掌握诉求后,下坪乡政府立即组建专班赶赴宜昌市秭归县,对20户移民群体开展实地走访,了解困难和诉求,耐心解释政策问题。4年间,专班为困难移民户办理低保,连续走访慰问8批次,发放慰问金4万余元、慰问物资260余件;帮移民打通鹤峰商超渠道,累计销售“秭归红橙”7万余斤。
图为工作专班走访慰问移民。新华网发 下坪乡政府供图
如今,鹤峰县通过构建“源头防控、多元解纷、长效护航”体系,2024年实现命案零发生、刑事案件下降52.73%。
目前,恩施已建成214个实体化综治中心,“1+4+N”研判机制让派出所、法庭、司法所形成合力,近三年累计调解矛盾5万余件,2400余起信访事项实现案结事了。从村民自治的草根智慧到跨省联动的专业机制,恩施州正用多元共治的基层治理路径,书写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山区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