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巧“蒜”乾坤:“蒜乡”杞县产业升级打破“蒜周期”

2018-09-06 09:13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3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6台电脑前客服人员指尖飞舞,仅一天就能成交上千单,上万斤的杞县大蒜从这里发往全国,这仅仅是一家刚刚营业半年的电商蒜企晒出的成绩单。如今在杞县,大蒜经越念越好,蒜里的乾坤越“蒜”越大,大蒜产业升级之路越走越宽。

小蒜头做出大产业带动脱贫致富

河南省杞县是我国大蒜的重要产区,目前全县大蒜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70万亩以上,总产量超过90万吨,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全国市场内有近三分之一的大蒜来自这里。杞县农民王腊月家里种了几十年的大蒜,“蒜价高的时候一亩地能赚个万把块钱,少的时候也有两千来元,杞县人都靠大蒜过日子。”王腊月说。

悠久的种蒜历史和丰富的大蒜资源,使杞县成为大蒜交易的中心。虽然已过了大蒜交易的高峰期,但在杞县晟大物流园里,记者仍然看到进进出出的大货车、三轮车、小推车满载着大蒜,经销商忙碌地卸货、装载。晟大物流园总经理侯俊岭说,这里是全国最大的大蒜交易市场,今年以来物流园大蒜交易量已经超过70万吨。

目前,杞县已有150多个大蒜生产专业村,大蒜保鲜与恒温冷藏库650多座,年储存能力达到50万吨,加工能力超过10万吨,此外大蒜贸易企业达130家,专业大蒜经纪人1万多人,每年直接、间接出口大蒜16万吨。在杞县,小小的蒜头已经成长为最大的农业产业,全县有70万农民从事大蒜产业,仅大蒜一项,蒜农人均增收7000元。

不断壮大的大蒜产业也成为杞县脱贫工作最有力的抓手。杞县农产办负责人刘宏伟说,1亩大蒜可产鲜蒜3500斤、蒜薹350斤,种植成本却不到2000元,今年杞县8331户贫困户种植大蒜2.4万亩,仅此一项全县种植大蒜的贫困户就可增收960多万元。

延长产业链 多“蒜”附加值

在杞县的带动下,大蒜成为周边县乡的“香饽饽”,目前杞县及周边地区种蒜规模近200万亩。然而,随着大蒜种植面积不断增长,市场供求不平衡问题凸显,蒜价涨跌变幅加大,今年还是“蒜你狠”,明年可能沦为“蒜你惨”,如何保障蒜农稳定增收成为一大考验。

杞县电商办主任王海涛说,为进一步拓宽杞县大蒜的市场销售途径,近年来杞县搭建电商平台,提升大蒜电商销售能力。目前在电商产业园已有72家企业,2018年前8个月,通过电商销售的大蒜就超过1720万斤。

为进一步打破“蒜周期”,给农民吃下“定心丸”,杞县还加大大蒜科研培育,以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蒜头从农货变成了商品。在杞县潘安食品有限公司,经过一条条现代化生产线,大蒜被加工成黑蒜、大蒜切片,提取了大蒜素、大蒜油,远销海内外。企业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成立大蒜研发成果转化基地,建立了全国先进的大蒜产品研发中心,研发的大蒜航空食品、大蒜饮料投产后将实现大蒜产业的初加工、精加工、高端加工、冷链物流和创业就业的系列融合。

杞县县长宗家祯说,杞县围绕“大蒜”产业,逐步形成种植、交易、储藏、研发、加工、销售等完整的产业链条,增加了农副产品附加值,大蒜种植业成长为大蒜产业,带动农民加快脱贫致富。

“买全国、卖世界” 探索大蒜创意业态

虽然产量、销售在全国县域名列前茅,但杞县大蒜仍存在着深加工能力不足、产业链条不强、交易模式落后等问题,要打造金牌大蒜,杞县的大蒜产业仍迫切需要向新型业态转型。

2016年,杞县申报建设河南鑫杞农产品现货交易中心项目,利用“互联网+”思维,提出了“大蒜产业链服务平台”概念。河南鑫杞农产品现货交易中心总经理张继承介绍,交易中心将重点投资与大蒜产业有关的配套性交易设施、仓储物流、蒜农服务、会员交易信息、种植服务系统,解决企业地域性和信息不对称的障碍。项目建成后可直接提供就业岗位8000余个,影响带动40余万人从事大蒜产业相关工作,有力推进大蒜交易现代化。“未来,交易中心将强化大蒜产业的定价权、话语权,让杞县大蒜实现‘买全国,卖世界’。”张继承说。

此外,在大蒜种植生产的机械化和现代化建设上,杞县还依托国内粮机龙头企业茂盛机械有限公司,研发制造大蒜收获、加工等机械设备,解决当前大蒜种植收获高度依赖人工的问题,同时积极引进更多大蒜装备制造企业,不断提高大蒜深加工能力。

宗家祯表示,特色农业必须紧紧抓住当地实际,种大蒜、卖大蒜是杞县农民的传统,杞县的发展也必须在大蒜上下足功夫。未来,杞县还将加快发展大蒜创意农业,打造一批集“生态观光、休闲体验、民俗展览、文化创意、餐饮美食”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蒜乡”小镇,不断探索大蒜文化创意业态,拉长和完善大蒜产业链条。(记者孙志平、宋晓东)

责任编辑:常磊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