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基层治理>正文

大数据 贵阳市民新的“守护神”

2018-05-23 10:53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在贵阳,大数据正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作用,而很多人正在熟练地运用大数据保障着大家的生活。

2017年,贵阳市成为全国第一个“两抢”案件、“命案”和“八类案件”破案率均达到90%以上的省会城市,“两抢”发案降至日均1.12起以下,“命案”发案总数降至50起,均为历史最低值,人民群众安全感达98.43%。

“你只要敢抢,我们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一定会把你抓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贵阳市有两万多个“天眼”,时刻监控和保护着市民的安全。

平安贵阳,并非一日建成。2012年,贵阳“两抢”案件还频频发生,5年间,是什么让贵阳的治安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在贵阳市“全国第一家大数据及网络安全示范试点城市”这个头衔中找到了答案。

潜逃18年嫌疑人 落网背后的故事

杨超至今还清楚地记得2月27日那天发生的事。杨超是贵阳市公安局观山湖区分局宾阳派出所的民警,责任片区是贵阳旱码头金阳客车站。

2月27日上午9点50分,人脸动态识别系统忽然发出预警——一名在逃犯刚刚进入金阳客车站,该预警迅速被传达到值守在金阳客车站里的每一名民警手机上,1分钟后,这名刚进入金阳客车站的在逃犯被抓获。

“抓到逃犯徐某后,我们比对了网上通缉照片和逃犯本人,说实话,如果只是凭人眼,我们是无法将两者结合在一起的。”

杨超说,徐某是一个在逃了18年的逃犯,现在的样子和当年通缉照片的样子已经完全不一样了,“人眼会从发型、脸型、胡子、装束等去识别,如果时间太长,很难认出,可是大数据人脸识别就不一样了,它是从面部轮廓去判断,即使脸上皱纹再多、胡子再多,也不会影响判断。”杨超说,人脸动态识别系统绝对是抓逃好手。

宾阳派出所有13个民警,60多名辅警,不到80人,却要负责金阳客车站和贵阳国际西南商贸城两个人员密集且流动量极大的片区。

“金阳客车站是贵阳市最大的客车站,贵州省的重要交通枢纽,淡季时每天的人流量在3万左右,春运和假期旺季时会达到15万以上;西南国际商贸城是贵州省最大批发市场,里面有19000多家商户,日常人流量都在10万以上,春节庙会期间每天的人流量更是达到27万左右。”

杨超说,这两个片区人口流动大、外来人口多、涉及的财物也多,虽然巡逻和盘查的力度很大,但是在过去几年中,很少抓到逃犯,辖区内的治安状况也不好。

“过去只能被动防守,抓逃犯更是碰运气,一年都抓不到一个。”杨超说,逃犯多数外形变化都很大,一般都会假冒其他人的身份进站,在数万人聚集的车站里,抓到逃犯难度很大,这极大地影响了民警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

2017年,人脸动态识别系统在金阳客车站上线,杨超忽然发现,原来抓逃犯是件那么容易的事情,“2017年,我们一共抓获了在逃犯22人,2018年1月至3月期间,又抓获了17人,其中还有已经在逃18年的。”

杨超说,人脸识别系统不仅在抓逃犯方面战功赫赫,还改变了他们的工作方式。“过去我们是被动防守,现在可以主动出击。”过去只有当案件发生,他们接到报警,才能介入,不仅被动,而且破案率低,有了人脸动态识别系统,逃犯、吸毒者或者有犯罪前科的危险人物一进入客车站,他们就能接到预警,及时进行抓捕、监控或者干预。

“现在我们客车站里的可防性刑事案件发案率已经降到零起。”杨超说,刑事案件发生率得到了控制,他们现在还将人脸的动态识别系统运用到了治安管理方面,“现在民警在巡逻时,可以有意识地盘查频繁出现在这个区域的可疑人员,并将他们的情况录入人脸动态识别系统,这对‘黄牛党’和跑黑车人员造成了震慑,因为他们一旦进入监控区域,我们就会进行干预。”杨超说,人脸动态识别系统让他们掌握了主动权。

数据显示,2107年到今年3月,贵阳市已经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共抓捕犯罪嫌疑人872名,抓获公安部通缉的全国在逃人员66名。

“块数据指挥中心”实施高效调度

大数据时代的人脸动态识别系统不仅让杨超这样的一线民警提高了出警效率,也改变了后台110报警指挥中心的工作模式。

徐燕是贵阳市第一代110接警员,从1996年至今,已经有22个年头。“有人认为110的工作很简单,接到报警电话,找出报警人所在位置和所属派出所,转接到派出所,虽然只有这3个流程,但其实背后却要做大量的工作。”

徐燕说,尤其是在90年代,“那时候,整个报警平台就是5、6个人,到岗的第一件事,就是背地图、背电话。”要将整个贵阳市城区的地图通过标志路段和标志物网格化,还要记住大街小巷都分属哪个派出所。

徐燕说,那时候的110指挥中心,每人每天都是眼睛发直,嘴里念念有词,手上还比比划划,“背地图很重要,因为接到电话的第一时间,就要在脑海中反应出相应的地图场景,这样才能最快地作出转接。”

除了背地图,还要背电话,徐燕说,那时候贵阳有120多个派出所,他们都要熟练地背下电话,“接到警情就要做出反应,如果背不熟地图和电话,一个个查找,那要浪费多少时间?”

“相比起来,现在110的效率可太高了。”徐燕举了个例子,今年2月的一天,110接到报警,家住银海元隆的一位市民家4岁的儿子在楼下走失,接到报警电话5分钟后,民警就赶到了这位市民家,拿到了走失孩子的照片,随后通过手机上的接处警终端系统,一键就将孩子的照片发送到了所有民警的手中,短短半小时,就在北京西路找到了走失的孩子。“过去如果有类似的警情,需要民警先到派出所将走失孩子的照片传真到110,110再传真给各个派出所,民警到各派出所领取孩子照片,这个流程最快也要半小时,而现在几分钟就能完成这个过程。”

这就是贵阳市以块数据指挥中心为“龙头”的统一指挥、跨警种合成作战指挥机制,“这个系统是贵阳市独有的。”徐燕说:“我们将全市城区、城镇划分为55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辆4G图传网格巡处车 5警10辅警 N台电瓶巡处车,每个民警均配备一台手持移动警务终端,24小时不间断巡逻防控、应急处突和服务群众等工作。”

徐燕说,现在老百姓拨打110后,系统通过报警手机号自动获取报警人信息,接警员在进行简单询问后,根据报警位置信息将警单派发到离报警人最近的网格民警手持终端上,民警快速到达报警点,找到报警人后,可通过手持终端将处警现场视频、图片、录音实时上传到“块数据指挥中心”,由指挥中心后台进行统一的指挥调度。

责任编辑:常磊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