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新抓好党建工作,是摆在各级干部面前的重大问题、紧迫课题。
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着眼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从认识论的高度和方法论的角度,明确提出党建工作要处理好“五对关系”:就是要处理好“共性和个性”“党建和业务”“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建章立制和落地见效”“继承和创新”的关系,为我们推动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科学指南。
在基层采访时听一些干部反映,这“五对关系”中,处理好党建和业务的关系最为关键。这对关系处理不好,会直接影响到其他“四对关系”。处理好党建和业务的关系,最佳状态是完美结合、系统整合、深度融合。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最为常见的毛病是党建和业务“两张皮”。而“两张皮”最为典型的表现是:在思想观念上的“硬”融“软”不融,在内容结合上的“点”融“面”不融,在运作机制上的“表”融“里”不融,在监督考核上的“名”融“实”不融。这四种表现成为解决党建和业务“两张皮”的难点、盲点和堵点。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突破难点、清理盲点、消除堵点,并非易事。难在提高认识、提升站位,难在抓住重点、抓出成效,难在一着不让、持续用力,难在找准症结、制度创新。
自去年以来,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棠张镇创新实施“支部领办集体产业、书记领办致富项目、党员中心户领办公共事务、骨干党员领办民生实事”的“四个领办”制度,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提高了村级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实现了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的无缝对接、同频共振和深度融合。
“没有制度工作搞不起来。”邓小平同志曾经讲过的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制度创新的重要性。而“四个领办”充分印证了“有了制度工作搞得起来”的现实意义。
抓住关键才能纲举目张。“四个领办”制度中,总体目标,思想统一、方向明确;领办项目设定人员要求、工作目标、实现路径和保障措施;工作要求明确组织领导、宣传发动、工作流程、督促检查等。这些事项上下贯通,里外融通,点面联通,政令畅通,消除了党建和业务融合的难点、盲点和堵点。
“四个领办”领出了党建工作新气象,迸发出很强的时代魅力。
“四个领办”的时代魅力,在于以党建为统领,推进乡村振兴总体目标的实现。“四个领办”将建强村级党组织,发挥村党组织书记、党员中心户、骨干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与发展集体经济、拓展致富门路、增加群众收入、改善基层民生、美化村居村域、加强公共治理紧密结合,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使各项举措在部署上相互配合、在实施中相互促进。把党员工作岗位当成干事创业的舞台、提升素质的擂台、甘于奉献的平台,党员党性得以锤炼,农村事业得以发展。
“四个领办”的时代魅力,在于注意处理共性和个性的关系,重视总结提炼农村基层党建实践中的创新经验,使其能够长久发挥作用。注意处理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的关系,既抓好顶层设计,又着眼问题,精确制导、精准发力。注意处理建章立制和落地见效的关系,对制度执行不力、落实不好、问题突出的,敢于亮黄牌、掏红牌。注意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难题的新途径新办法,增强工作有效性。
“四个领办”的时代魅力,还在于坚持系统思维,着力制度创新。科学统筹“五对关系”,需要共融共通、相互促进,让制度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从这层意义上说,没有制度创新工作搞不上去,也是“没有制度工作搞不起来”的题中应有之义。作者:徐鹏(徐州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