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工匠精神”抓党建 “绣花功夫”促脱贫   实现民族乡党建与扶贫“互动双赢”

2018-12-10 14:04
来源:半月谈网

近年来,呼伦贝尔扎兰屯市达斡尔民族乡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民族乡特点,把牢党建工作这个总抓手,凝心聚力,在细上求突破,在实上下功夫,全力做好抓党建促脱贫工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民族乡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保证。

一、聚力党建“指挥棒”,精耕脱贫攻坚“责任田”。一是明确目标增动力。年初与班子成员、包村组长、第一书记和村书记签订党建促脱贫攻坚责任状,建立责任清单、明确任务目标,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了10名党建指导员,形成书记牵头抓总、班子成员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抓党建促脱贫工作格局,使抓党建促脱贫由“软任务”变为“硬指标”。二是多方联动聚合力。全面落实“一把手”负总责的脱贫工作机制。加强对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的管理,协调帮扶单位落实项目资金、物资、捐款捐物,折现累计600余万元,为群众办实事200余件。组织帮扶单位党组织与帮扶村党组织联合开展各种形式的党内活动55次,有效带动农民党员提升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三是党员带动强活力。认真落实党员管理制度,将党员积分制管理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在扶贫领域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示范作用,畅通党员与能人的“互进渠道”,将党员培养成致富能人,将致富能人发展成党员,全面落实党员包保责任和党员责任区制度,精选159名党员帮扶328名贫困户,做帮扶干部的好助手,贫困户的好帮手。

二、聚力党建“规范化”,筑牢脱贫攻坚“桥头堡”。一是优化组织强阵地。将3个企业整合建立非公企业联合党支部,新打造非公企业党群服务中心1处,利用党群服务中心年内共开展企业、合作社实用技术培训12期,培训贫困群众300余人次,非公企业服务领域不断延伸。进一步巩固7个村级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在巴图村积极探索“农村服务社区化”新模式,提升农村社会治理和服务功能水平。二是组织生活抓质量。注重加强党支部自身建设,在全市率先落实“固定党日”制度,按月下发《党建工作明白纸》,建立党课课件、主题党日“菜单”,通过“支部点菜,党委下单”形式,集中开展了“感党恩,助力脱贫攻坚”等主题党日活动,使各支部做到课程有安排、内容有方向、学习有目标,组织生活日益规范化、经常化。三是“三务公开”强监督。强化落实三务公开制度,建立完善“一网一墙一档案”,在全乡53个村民小组都建设了公开栏,实现乡、村、组、户公开“四同步”,诺彦托布村利用村级广播进行“双语公开”;全面加强微信群“三务公开”的管理与使用工作,“一事一公开、一问一解答”,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真正做到公开全覆盖、无死角。

三、聚力党建“领头雁”,锻造脱贫攻坚“主力军”。一是配强一个好班子。聚焦脱贫攻坚需要,结合村“两委”换届,我乡严格把好“两委”换届人选关、程序关和监督关,切实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在全市率先高质量完成党组织换届,现“两委”班子中少数民族干部占31.9%,民族干部比例均衡,结构得到优化,基层党支部的“头雁效应”日益突显。二是严管一支好队伍。“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通过组织党员到村一线见习,到乡挂职锻炼等形式,大力培养21名村级后备干部。积极引导58名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发展产业,带动黑木耳、乡野民猪、中草药等产业13个,在引领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方面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涌现了一批党员先进典型。三是用活一个好平台。凝聚社会帮扶力量,通过“百企帮百村”活动,同电信公司开展党建共建联建,实行2+2+2党员帮扶小组模式,目前参与企业达到4家,帮助贫困户112名,助力脱贫攻坚。同时,开展了“强村带弱村、村村联建”活动,促进全乡7个村各项工作均衡化发展。

四、聚力党建“促发展”,用好脱贫攻坚“助推器”。一是抓集体经济“挺腰杆”。建立脱贫攻坚三年规划项目库,盯紧脱贫攻坚“后三年”,着眼“三年后”,通过整合资金,招商引资,完善利益链接机制,壮大村集体经济,每个村收益均超过5万元,进一步巩固好脱贫攻坚的成果,奠定乡村振兴基础。二是抓产业转型“鼓腰包”。创新推行班子成员包村、党员干部包户,班子成员、党员干部与贫困村和贫困户双向承诺,采取户社联合、户企联合、户户联合“一包双诺三联”工作模式,引导群众参与发展中草药种植、黑木耳养殖、特种畜禽养殖等产业增收致富。三是抓远景规划“谋长远”。通过谋划绿色稳定可持续的产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全力推动东北乡野黑猪立体生态循环养殖等生态项目;引导各村利用电商平台,做大民俗旅游、民族文化传承产业,将民族手工艺品在互联网上销售;利用资产收益分红资金设立公益性岗位,聘用45名贫困户担任卫生保洁员、巡河员,增加贫困户就业收入,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下一步,乡党委将持续坚持把抓基层党建作为强基固本的重要任务,注重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资源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用“工匠精神”抓党建,用“绣花功夫”促脱贫,实现民族乡党建与扶贫“互动双赢”。

(作者:凯楠 达斡尔民族乡党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郝娴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