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走在前列 干在实处 转型发展看浦江

2018-12-10 11:02
来源:半月谈网

浙江浦江,曾经的“浙江信访第一大县”,从一个水晶产业为主导的浙江省环境污染落后县,近年来,通过“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的大力整治,构建了党建+社会基层治理模式,完美实现转型升级,相继获评浙江首批美丽乡村示范县、全国法治县创建先进单位、全国信访系统先进集体,探索出一条红色引领美丽经济的发展新路。

铁腕拆违治水 破解发展困局

漫步在浦江翠湖公园,草坪碧绿,垂柳依依,一湾碧水缓缓流淌,灰鹭从水面上飞过。“这里原先是污水横流,垃圾遍地,常年的劣五类水质。”浦江县环保局副局长黄海介绍。

(浦江翠湖曾经是污水横流、垃圾遍地,治理后柳绿水清,成为湿地公园)

2010年以前,浦江县10万多户居民有2万多户做水晶小作坊,污水直排,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全县的河流多处出现“牛奶河”,信访高居不下。“浦江成为最不适于人居的地方,都想往外地买房居住。”黄海说,污水横流、满目疮痍是当时浦江真实的写照。

浦江县水晶产业发展经历三个阶段,八十年代初浦江人当老板,九十年代外地人当老板,2010年左右是浦江人当房东,出租房屋收取租金,暴利驱使违建遍地,部分党员干部参与之中,治理难度阻力很大。

“当时的县领导下定决心,全县上下打响了一场环境保卫战,2013年,全县推行“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的大力整治,多部门协作,挂图作战,依法治污。问题秒受理,处置不过夜。2016年,462条“牛奶河”、577条“垃圾河”、25条“黑臭河”全面被消灭,51条支流水质全部达到Ⅲ类或优于Ⅲ类。”黄海回忆说。

“我们把拆违和治水相结合,抓住关键少数,强化党委政府生态环保主体责任。严格落实治水‘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按照‘哪条法规硬就用哪条法规套,哪个部门处理快就叫哪个部门来,哪支队伍强就叫哪支队伍上’的原则,实行铁腕治理。”浦江县综合执法局局长马深源说。

“目前全县2万多家水晶生产坊经过治理438家集中园区,污水统一处理。”黄海说。2017年水晶行业实现产值50亿元,税收2.76亿元,税收较整治前增长920%。

通过实施“垃圾分类”“花漫浦江” “美丽庭院”“十佳村”创建等组合拳浦江县城乡脏乱差的局面得到彻底改善。建筑垃圾之上修建了翠湖国家湿地公园,昔日的臭水河经过整治成为生态长廊,浦江被评为浙江“最美家乡河”。

在郑宅镇后溪村,一排排浙派民居白墙黑瓦,屋前花坛鲜花绽放,屋后流水清澈见底。“前几年后溪村几十家小作坊,污水横流,违建46户,曾经被县里评为十差乡村,当时我感觉到压力特别大。”后溪村支部书记郑贤庆说,群众不理解,指着我的鼻子骂。经过治理,现在环境变好了,有了游客,村民们有了新的收入,村民见了我都特别亲切。

产业富民 建设美丽乡村

2014年以来,浦江县以乡村旅游为突破口,开始全力打造诗画浦江的城市品牌。浦江县建设美丽乡村,发展全域旅游,实施百村千塘、百村千亩、百村万家、美丽田园、美丽庭院、美丽菜园工程,乡村人居环境焕然一新,走出一条百姓富,生态美的发展道路。

(建光村水晶作坊集中村,治理后风景如画)

大畈乡建光村也曾经是一个水晶作坊集中,污水横流的上访村,全村465户里就有165家水晶加工坊。而如今却是浙江省美丽宜居示范村、浙江省美丽乡村AAA示范村,也是“中国诗人小镇”所在地,目前正积极申报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上河村是建光村最大的自然村。村支书陈荣贵说,现在环境好了,民宿生意火爆,节假期间都要提前预定,目前和携程合作,客流有了保证。

“目前政府统一收购了一些村民的老房子,经过改造修缮,由镇里成立的公司运作,村集体入股,向社会招商有实力的公司运营。每年村集体分红。支部书记、党员带头建民宿。”大畈乡党委书记张华表示。

“我们政府对于游客统一安排,先是安排群众,最后是村里的党员,支部书记。保证群众在旅游发展中的利益。”张华说。

村民加工索粉面和手工面,索粉面产业一年的收入就达200余万元。据悉,9月22日至中秋、国庆黄金周期间,大畈乡以建光村为主的乡村旅游非常火爆,共计接待游客10万余人,旅游总收入达300余万元。

在虞宅乡新光村,乡村创客陈青松成为第一个回乡创业的企业家,他改变了原本只剩28户村民的新光村,目前他的廿九间里青年创客基地有50多名大学生,花坊、陶艺、雕刻等42个项目落户。走进创客基地的一木一叶店里,桌子上的手工艺品摆放有序,一旁放着二维码,并没有人员值班。“店主平时不在,只有周末才来到店里,客人选择好商品,扫二维码付费即可。我们提倡诚信经营,还没有出现取走商品没有付费的情况。”浦江县宣传部张松涛说。

(虞宅乡新光村廿九间里青年创客基地游人如织)

陈青松记得前些年新光村家家户户搞水晶作坊,村里脏乱差没法住,近年来政府治理好了,他回乡创业,政府给的支持力度很大,谈到落户新光村三年的变化,陈青松说,我最看重“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的奖牌,这是对我们最好的鼓励。今年至少有8.5万人次,附近义乌、杭州的客人经常到这里来,有的一年来几十次。

“我们目前实施一村一品计划,打造茜溪乡味品牌,每个村根据自己的资源推出自己的产品,有政府统一推广,新光村主打乡村创客、马岭村主打高端民宿。通过产业富民建设美丽乡村。”虞宅乡党委书记黄先柏说。

马岭村的高端民宿已经成为当地乡村旅游的名片,村民的房屋经过改建保持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风格,民宿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屋旁古树沧桑,山上树木丰茂。来自福建的游客张先生说,“这里的别墅自然与人居完美融合,主打高端人群,是不可多得的学习样板。”

2017年浦江县农家乐民宿接待游客331.8万人次,同比增长26.2%,直接营业收入1.99亿元,同比增长17.8%,游客购物收入1900万元,同比增长18.75%。农家乐、民宿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重要增长点;同年浦江县游客人数1389.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34.5亿元,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62.4%和64.7%。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县GDP比重达8.2%,旅游从业人员占全县就业人口比重达8.9%。

“通过节庆带动、产业融合、旅游加创客的模式我们把浦江打造成长三角乡村旅游目的地。”浦江县旅游局副局长于丽萍介绍说。

全域党建推动基层治理

从200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时任浙江省委书记时,到浦江把浦江作为领导干部下访接访的第一站。近年来,浦江把“领导下访”制度坚持下来,实行党建引领,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以“三全党建”推动了“三治融合”,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浦江通过加强基层党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引领示范效应,破解了社会治理中的一系列难题。以党建引领治水拆违,党员干部带头自拆违建;以党建助力美丽庭园。党员干部人人争当美丽庭院的“设计师”“园艺师”,5万余户最美庭院遍布城乡;以党建推动“大花园”建设。设立“党员红石榴林”和“党员责任美化区”,党员干部的带头行动……

党风连着民风,党心与民心共振。好家风指数是浦江以党建+推动社会基层治理的又一举措。走在后溪村的村委公开栏前,好家风指数专栏,分为遵纪守法、邻里和睦、环境整洁、家庭和谐、诚信致富5个打分项,每项20分,每一位村民都要接受打分。

(江南第一家好家风在党建的引领下得到发扬和传承)

“郑宅镇以党员联系农户网格为抓手,以农户“好家风指数”为载体,以乡村“治村公约”为约束,推动自治、德治、法治的乡村治理格局。”郑宅镇党委副书记楼超武说,“镇里每年对评选为好家风的农户进行公开表彰。”

我们推行党建加服务,就是把资源、服务、力量下沉到基层,回归到以人民为中心。一是把群众想干的政府去干,二是把政府想干的群众支持,三是政府和群众把事干成。浦江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骆安表示。

“党建加服务分四个方面,一是实行精准化管理,对党员分类,党建工作标准化、透明化,规范化,就近、就便、就急;二是全域推进,在五水共治,三拆一改,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三是从严从亲,让党建工作看的见,党员有获得感。”骆安说,通过党建加社会治理,使浦江保持绿水青山,形成风清气正,清正廉洁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文化礼堂助力乡村振兴

推进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乡村文明是保障。2013年开始,浦江县以乡村文化礼堂建设为主阵地,一些旧祠堂,闲置的老屋被改造成文化礼堂,基层群众有了活动场所。同时浦江县委宣传部联合其他部门提供戏剧下乡,家政等服务。乡村文化礼堂成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府密切群众,打造新时代干群关系的桥梁和纽带。

在后溪村文化礼堂,半月谈网看到既有戏剧的传统表演活动室,又有针对村民心里咨询的服务室。同乐村的乡村文化礼堂里有文艺协会的排练,又有群众节目表演的舞台。新光村的文化礼堂则是由以前保留下来的人民公社礼堂改建而成,墙壁显示了岁月的沧桑,设计者又布置了一些现代灯光元素,在这里现代和传统实现了完美的碰撞和融合。虞宅乡党委书记说,这里时常举办一些大型活动,戏剧展演,还有流浪歌手的表演,丰富了基层群众生活。

建光村则是以“诗”为媒,打造全景式诗意文化礼堂。设立了诗塾、杜甫草堂、诗舍、中国诗人之家等;修设李白路、杜甫路、白居易路、艾青路四条以诗人名字命名的创业步行街;将大方伯·仁本堂(五进大方伯)改建为古代诗歌展示馆;乡戏广场是文化礼堂开展活动的主要集中点。

(建光村打造全域文化礼堂,诗人小镇已成为旅游胜地)

青山迎面,绿水缓缓,三三两两的游客行走小巷之间,走在建光村的石子路上,一排排民宿沿河而建,白墙黑瓦,干净整洁。李白路、杜甫路的民居墙上诗作让人随时体味到传统文化之美。浦江县乡村全域文化礼堂丰富了乡村旅游文化产业链,以深入群众的形式,为群众解决切身问题,提供温暖人心的服务,起到了入脑、入心的效果。

浦江县践行两山理论,通过治水拆违、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了城乡巨变;未来,浦江人民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以诗画浦江,水晶之都,田园之都为契机,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全力打造美丽县城,在新时代书写更加壮丽的新篇章!

(文 张海亮 浦江宣传部供图)

责任编辑:郝娴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