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剑南春坚守品质,共酿团圆滋味

2025-01-16 11:18
来源:半月谈网

春节,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情感与文化传统的节日,总是以它独有的方式牵动着亿万人的心弦。无论是贴春联、包饺子、倒贴福字,还是热气腾腾的年夜饭、孩子们口袋里的压岁钱,以及零点钟声后的鞭炮声,每一个细节都寄托着中国人对亲情、友情和家国情怀的无限寄托。

这些习俗在延续文化传统的同时,也赋予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持久精神力量。而酒文化,作为春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同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流淌过千年时光,见证了无数欢乐与团聚。在这条河流中,剑南春以其卓越的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春节团圆时刻的绝佳见证者。

家国同庆,春节饮酒文化源远流长

自古以来,中国人便有着在春节等节日庆祝时举杯共饮的习俗,这一传统深深植根于我们的文化之中。古代诗词中不乏描写过年饮酒的诗句,它们不仅勾勒出一幅幅节日喜庆的画面,更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与真挚祝福。王安石的《元日》便是一例:“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屠苏”所指的酒,正是新年伊始美好祝愿的象征。

而在唐朝时期,一抹醇香得以传承——这便是剑南春。那时,剑南春的前身“剑南烧春”已成为唐玄宗御前的珍酿,备受皇室推崇。尤其是唐朝天宝年间,剑南道出生的伟大诗人李白,将家乡美酒呈献给唐玄宗,后者品尝后大为赞赏,赐名“剑南烧春”,并令其年年进贡。从此,剑南烧春载入正史,成为了流传千年的传奇。历经宋、明、清等朝代的更迭,剑南春始终保持着御酒的美名,成为巴蜀大地上一张亮丽的名片,也见证了无数团圆时刻的温馨与美好。

时至今日,春节饮酒的习俗非但未减,反而更添新意。在全球华人共庆新春的时刻,举杯剑南春,不仅是对国家繁荣昌盛的庆祝,更是向世界展示新时代中国精神与悠久文化底蕴的方式。一瓶剑南春,不仅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更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成为了许多家庭春节餐桌上的优选,让团圆时刻更加温馨而难忘。

匠心独运,剑南春成为团圆时刻的见证者

剑南春之所以能成为春节餐桌上的佳酿,离不开其坚守的匠心精神和卓越的品质。剑南春产地绵竹,享有“七十二洞天福地”之美称,又处于北纬30度的酿酒黄金带,被誉为最适合酿造优质蒸馏酒的生态区域。这里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为剑南春提供了得天独厚的酿酒环境。

剑南春酿酒选用珍稀冰川矿泉雪水,这些冰川雪水历经十数年天然淋溶渗滤,汇聚成一条如宝藏般的水脉,深藏于绵竹大地,为剑南春美酒的品质打下基础。

在原料选择上,剑南春以“高粱、小麦、大米、糯米、玉米、大麦”为原料,精选颗粒饱满、滋味醇厚的优质纯粮,发挥不同粮食的独特优势,十里挑一只取酿造精华,成就正宗浓香品质。同时,剑南春还坚持传统酿艺、老窖发酵、采用独特的制曲方式,才酿造出“窖香浓郁、绵甜甘冽、丰满醇厚、香味协调、余味悠长”的独特风格。

然而,剑南春并未止步于自然条件的优势和传统技艺的传承。它将匠心精神贯穿于酿酒的每一个环节,从选料至陈酿,每一环节皆遵循古法,精益求精。酿酒师傅们凭借世代相传的智慧,确保剑南春品质卓越。同时,剑南春还积极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将古老技艺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在剑南春的生产车间,智能化、自动化的生产线已经成为常态,这些创新的技术和工艺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确保了酒质的稳定和卓越。

剑南春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探索新技术、新工艺,力求酿造出更加符合现代消费者口味的白酒。这种对品质的不懈追求和创新精神,让剑南春在传承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无论是传统的酿酒技艺,还是现代的科技手段,都共同铸就了剑南春的品质,使其成为春节团圆时刻的绝佳见证者。

举杯同庆,以“春”致敬新春团圆夜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新春佳节与家人团聚、与朋友的欢聚似乎变得越来越难得。正因如此,每一次团圆都弥足珍贵,每一次欢聚都值得一瓶佳酿相伴。剑南春不仅传承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以卓越的品质、上佳的口碑成为消费者欢度节日、孝敬父母、礼赠亲朋的理想之选。

剑南春不仅品质上乘,其产品包装也端庄大气,让不少消费者选择剑南春作为新春礼酒。一瓶剑南春,不仅为春节增添了喜庆的氛围,更让送者有面、收者满意。它成为了人们表达祝福和心意的载体。

在这个春节,用一杯剑南春酒,致敬新春团圆夜。敬家国,感谢给予安宁与繁荣;敬亲人,感谢给予关爱与支持;敬事业,感谢在奋斗中成长与进步;敬朋友,感谢陪伴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所有的美好祝福,都在一杯沉淀了千年时光的美酒里。举杯共饮,感受这份独特的中国式浪漫,分享团圆的喜悦与美好。

责任编辑:王静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