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作为欧盟“双引擎”的法国与德国,关系处于“低谷期”。德国新总理默茨上任后,法德关系回暖,而特朗普重返白宫更加速了这一进程。与此同时,法德间一些结构性矛盾不断凸显,欧洲内部权力格局随之演变。
法德关系“触底反弹”
法德关系在德国上届政府朔尔茨任内,特别是俄乌冲突发生以来进入“低谷期”。2023年9月,时任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哈贝克在德国驻外使节会议上直言两国“无法在任何问题上达成一致”。
5 月31日,在德国贝利茨,人们参加芦笋节 黄燕 摄
默茨5月6日当选,7日便访问巴黎,遵循了德国总理上任后首访必到法国的传统。在双边会晤后举行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默茨与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将加强双边关系,引领欧洲应对挑战。马克龙强调,法德友好关系与欧洲建设都将开启新的一页,两国将在各领域加强合作,使欧洲更自主、更安全、更有竞争力。默茨表示,欧洲当前须应对防务安全、产业竞争力等诸多挑战,德法要加强团结、善于妥协,带动欧洲伙伴共同取得进步。
配合这次访问,马克龙和默茨在法国《费加罗报》上发表题为《为欧洲重振法德关系》的联名文章。文章表示,欧洲要更多为自身安全负起责任,减少对外战略依赖。关于贸易战,法德将向美国推出一套互利的贸易与投资方案,同时对伤害性措施予以坚决回应。
外界预计,默茨将在上届德国政府与法国起争执的一些问题上调整立场。例如,默茨不反对欧洲在能源转型进程中发展核能,这将利好法国这个核能大国。路透社分析,默茨比朔尔茨更能接受马克龙多年来关于欧洲战略自主的呼吁,部分原因在于美国特朗普政府制造的不确定性。默茨在联盟党胜选当天强调,他的“绝对优先事项”将是“尽快壮大欧洲,逐渐取得对美独立”。
相互靠拢难掩结构性矛盾
一名马克龙阵营的欧盟人士对法国《巴黎人报》说,对法德回暖宜“谨慎乐观”。法国法德关系研究委员会秘书长保罗·莫里斯认为,默茨不会全盘颠覆上届政府政策,特别是其执政联盟还包括朔尔茨所在的社民党。《政治报》欧洲版分析,默茨无先例地经过两轮投票才当选总理,而马克龙自去年6月解散国民议会以来也失去了多数派支持,二人在国内领导力都有“瑕疵”,两国关系重启也将受到影响。更重要的是,近年来法德之间一些结构性矛盾不断凸显,并非任一方政府换届就能够改变。
安全根基不同。法国是欧盟唯一有核国家,而俄乌冲突凸显德国依赖美国“核保护伞”。德国《法兰克福汇报》记者米夏埃拉·维格尔表示,既然德国依赖美国核保护,就倾向于在其他领域也与美国保持一致。相关分析指出,尽管法国越来越多提及其本国核威慑的“欧洲维度”,但其核武器并不足以庇护欧洲。
经济结构有别。相比法国,德国经济更为依赖国际市场,这就导致两国在经贸问题上时有不同立场。目前,默茨延续了上届德国政府立场,明确表示希望欧盟尽快批准和落实与南方共同市场签订的自贸协定,而法国为保护本国农业,始终反对该条约当前文本。
体量对比失衡。法德1963年签订奠定两国特殊关系的《爱丽舍条约》后,德国已发展成为欧洲第一人口大国和第一经济强国。德国对法国的重视,远不如法国对德国的重视。法国国际关系与战略研究所德国中心主任雅克-皮埃尔·古容认为,在德国眼里,法国已失去唯一性,其重要性甚至约等于波兰。实际上,默茨7日结束访法行程后,当天就访问了波兰。《政治报》欧洲版评论认为,仅靠法德联手已不足以驱动欧洲,欧盟内部也出现了多极化演变,欧洲自主之路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