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22 日,海南琼海,博鳌亚洲论坛 2022 年年会“金融支持包容性圆桌会议”分论坛举行(图片来源 :人民视觉)
王鹏权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各个地区、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全面显现。美西方引领国际政治集团化、阵营化,国际信任和大国协调备受冲击,真正的多边主义和多边机制遭到削弱,全球治理体系陷入困境,全球发展面临多重考验。
从2021年9月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到2022年4月提出全球安全倡议,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正在以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维护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世界进入新一轮失衡失序
21世纪第二个十年,在反思国际金融危机、批判新自由主义的基础上,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日益壮大。发达经济体试图医治自身的“金融依赖症”和“产业空心病”,维护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但终究无果而终。其根本原因在于,西方社会富人阶层不愿放弃金融这棵“摇钱树”,也不会让渡利润和财富分配金字塔的顶层。即便个别有远见的人试图做出改变,但仅凭一己之力,注定难以改变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总体框架和游戏规则。
当自身问题难以解决时,美国开始将注意力转向重塑国际经贸规则。奥巴马时期,美国试图以“两洋协定”架空既有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对中国实施软遏制的同时,使广大发展中国家重新服膺于西方的羽翼之下。
形势比人强,“两洋协定”遭遇美国国内右翼民粹主义政治浪潮的狙击,后者正是数十年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导致贫富差距极端化的重要结果。借助右翼民粹主义上台的特朗普,表现出了商人的精明,却没有表现出一个大国领导人该有的全球视野和责任担当。曾经主导建构战后国际秩序的美国,亦成为拆解既有国际秩序的始作俑者。
拜登上台后没有将美国对外政策推入正轨,相反,他以中国为首要战略竞争对手,以意识形态加持下的“小多边”取代了真正的多边主义,使孤立中俄、逼迫其他国家站队、分裂全球体系成为美国对外政策轴心。在此影响下,全球发展步入新一轮失衡境地,大国协调越来越稀缺,包容发展越来越成为奢望。
在此背景下,中国提出六点“全球发展倡议”,直指问题核心,打通了国内外发展理念,为全球发展注入了中国力量。在六条倡议中,坚持发展优先,意在强调主要经济体协调政策,构建平衡均衡的全球伙伴关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意在从国内包容性出发,强调各国发展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普惠包容,意在从国家之间和各国内部两个维度,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此外,坚持创新驱动,意在挖掘疫后经济增长新动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意在支持发展中国家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绿色复苏发展;坚持行动导向则从发展资源角度,阐释重点领域合作和支持,最终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
全球发展倡议得到各方广泛支持。迄今为止,已有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和100多个国家响应和支持,50多个国家加入中方在联合国平台成立的“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面对全球发展倡议,美国非但没有助力,反而多方阻挠施压,站在了全球发展的对立面。
世界需要一道“光”
和平是一切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冷战已经结束30余年,冷战思维却依然像幽灵一样,时刻准备借个别西方大国之手,破坏全球和平框架。
在冷战对抗的陈旧思维影响下,一些西方国家习惯于拱火浇油、而非对话止战,热衷于拉帮结派、而非消弭分歧。为了自身的霸权利益,美国不惜践踏他国主权领土与合理安全关切;将所谓“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当作“家法帮规”,取代以联合国宪章宗旨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霸权秩序和强权规则。
相互尊重、践行承诺本是基本的国家相处之道,但美国政府说一套做一套,不仅没有停止以“印太”战略强化新同盟体系,而且没有停止对台军售,还于近期在其国务院网站上删除了“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及“美国不支持‘台独’”等表述。如此发展下去,美国所谋求的不是“新冷战”是什么?
为了实现持久和平,世界应当抛弃祸害人类数十年的冷战思维,树立新的安全观。为此,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2年博鳌亚洲论坛上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议,为有效维护世界和平安宁提供了中国方案。在全球安全倡议的框架下,我们要弘扬和丰富新的安全观,凝聚和平与正义的磅礴力量。当前,尤其需要防范美西方以所谓“和平稳定论”为借口,将亚太地区推入对抗和战争的漩涡。
2021年拜登上台以来,美国台海政策出现新的变化,较为突出的是将“和平稳定”塑造成为干涉台湾问题、拉拢盟友制华的重要突破口。美韩首脑联合声明、美日韩外长会谈声明、G7外长会公报和峰会公报、日澳2+2会谈联合声明均以“和平稳定”为由首次提及台海;日本《防卫白皮书》首次写入“台湾局势对日本安全及国际稳定十分重要”;美国-欧盟峰会、日本-欧盟峰会均以“和平稳定论”关注台海。这些声明的口径基本一致,表明美西方正以“和平稳定”话语为基础,构建具有欺骗性的台海叙事体系,以此颠倒是非、混淆视听、制造陷阱,通过“埋雷”方式阻挠中国统一。
我们要识破“台海和平稳定论”背后的话语陷阱,在战略沟通、国际法与国际舆论层面有针对性地加以应对。尤其是在国际舆论层面,要强化涉台议题传播的主导权,阐明台海“和平稳定”的真正内涵和根本前提是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揭露美西方“和平稳定论”的真实图谋,争取更加广泛的国际舆论支持。(作者系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