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幽薇
9月15日,美英澳三国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建立三边安全伙伴关系。在拜登政府到处拉帮结派的今天,这一消息并不为奇。然而,美英支持澳大利亚打造核潜艇舰队一事惹恼了法国,只因此举令澳方撕毁与法国海军集团签订的数百亿美元潜艇大单,而作为美国盟友的法国在这之前对此一无所知。法国反应强烈,称这是美国从背后“捅了法国一刀”。“背刺”盟友,可以算是美国的“传统技能”。事实上,美国坑耍盟友的把戏何止于此?
法国外长指责美国背叛盟友
“口是心非”下的虚伪面目
从被爆料在丹麦情报机构帮助下对多名欧洲政要实施监听,到退出《巴黎协定》和伊核协议;从对欧盟钢铝产品加征关税,到拒绝支持七国集团峰会联合公报;从在北约峰会上威胁挖苦盟友,到全然不顾英法等国的情况要求在阿富汗仓促撤军……美国政府我行我素的做法让盟友叫苦不迭、寒心不已。
事实上,美国坑耍盟友戏份之多,都根源于其“美国优先”的逻辑理念。
早在上世纪初,美国民主党总统威尔逊首次提出“美国优先”,该理念的实质就是一切为美国自身利益服务。在对待盟友的问题上,不同政府手法各异,但实质相同。
二战后,美国傲视群雄,企图独霸世界,冷战的爆发迫使其调整全球战略,开始拉拢盟友的操作。以杜鲁门主义为开端,为有效遏制苏联,美国迅速采取了“盟国复兴战略”。战略核心就是通过推动盟国的经济复兴,形成以美国、西欧、日本为中心,其各自周边发展中国家为外围,横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战略同盟,进而在全球力量对比上获得对苏战略优势。
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国认为西方“自由民主”将成为人类意识形态演变的终点,提出了“世界新秩序”,希望建立新的“美国世纪”。事与愿违,美国自身面临着经济衰退等难解问题,盟友体系随着苏联解体内部凝聚力急剧下降。
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美国国内分配机制未能跟上全球化发展步伐,国内各种问题激化:政党极化加剧、贫富差距扩大、地区发展严重失衡、种族矛盾凸显和阶层趋于固化……美国国内民粹主义和孤立主义甚嚣尘上,其经营多年的盟友体系在“美国优先”面前不堪一击,也让全世界彻底看清了美国自私自利的虚伪面目。
盟友:“美国优先”的马前卒
近年来,美国作为霸权国家对于世界地缘政治和全球经济秩序的掌控力有所下降,而联合盟友正是霸权国家在自身实力不足情况下的常用策略。
从竞选总统阶段开始,拜登就大打“盟友牌”,高调宣称,如果当选将修复与盟友的关系,重建信任。其核心要义是:美国领导世界服务美国自身利益,而美国只有与盟友和伙伴合作才能成功实现美国自身利益并维护“普世价值观”。
美国通过外交手段领导和重建美国的盟友和伙伴网络,要在与中国的激烈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拜登政府最初企图组建的所谓“民主同盟”是覆盖全球的立体网络体系。北约、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是其核心盟友,印太地区联盟和欧洲地区联盟是其“民主同盟”的支柱。之后不满足原有的“五眼联盟”,全力打造“盟中盟”,在很短时间内拉拢日澳印搞所谓的“亚洲小北约”。美国认为欧洲盟国在共同遏制中国方面不够给力,所以急于搞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以快速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如今,拜登政府在表面上不得不做出一些修复美法关系、美欧关系的举动,但其实质是希望更多盟友成为“美国优先”的马前卒,而这样坑耍盟友的把戏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再次上演。(作者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国际经济论坛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