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疫苗护照”让国际交流“复轨”?

2021-04-22 09:44
来源:半月谈网

半月谈记者 马晓澄 毕子甲

包括欧盟、以色列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近期宣布推出旨在放松人员流动的“疫苗护照”,尽管“疫苗护照”在科学性、可行性等方面仍存待解难题,但专家普遍认为,“疫苗护照”势在必行。可以预见,“疫苗护照”将为后疫情时代的国际人员往来提供可能与便利。这是否意味着,国际交流将加快恢复正常?

医护人员准备为市民接种新冠疫苗 张玉薇 摄

发“护照”已成大势所趋

“从近期各国表现看,推出‘疫苗护照’是大势所趋,特别是冰岛、塞浦路斯、以色列等较为依赖旅游业的国家尤为积极。”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全球卫生高级研究员黄严忠说。

3月17日,欧盟委员会通过提案,计划在欧盟内推出新冠“数字绿色证书”,并对冰岛、列支敦士登、挪威和瑞士开放。该证书分数字和纸质两种形式,附带二维码可供验伪。持有该证书意味着持证人已完成新冠疫苗接种。欧委会呼吁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加速讨论,以便该证书在夏季之前正式推出。

除了欧盟,冰岛、以色列等已推出“疫苗护照”或“绿色通行证”,泰国已宣布将对“疫苗护照”持有者免除入境隔离,韩国、新加坡等也在加快讨论认可或推行“疫苗护照”的可行性。

在加紧推出本国“疫苗护照”的同时,一些国家开始积极推动“疫苗护照”的国际认可。以色列与希腊、塞浦路斯签订协议,接种过新冠疫苗的人员能够自由前往对方国家。在我国宣布推出“国际旅行健康证明”后,以色列新任驻华大使潘绮瑞表示,以色列乐于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实现疫苗接种互认的国家。

不过,对于接种哪些疫苗可获得证书认证,欧盟委员会曾表示须是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批准的疫苗,这意味着接种中国或俄罗斯疫苗的人会被排除在外,引起塞尔维亚等国强烈反对。欧盟委员会随后称,个别成员国可自行决定是否认证欧洲药品管理局批准之外的疫苗。

对此,黄严忠认为,国际上对“疫苗护照”的认可出现排他性苗头,这既反映出不同国家对不同疫苗的认知存在差异,也说明疫苗互认正成为国际政治角力工具。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查道炯也表示,需警惕“疫苗民族主义”借着“疫苗护照”蔓延。

在加拿大多伦多,医护人员在疫苗接种诊所为一名女子核对信息 邹峥 摄

成国际通行证尚存障碍

尽管“疫苗护照”正获得越来越多国家认可,但国际上仍不乏对其科学性、可行性、公平性的质疑,一些国际组织和德、法等国就持谨慎甚至保留态度。

一是科学性方面,“疫苗护照”难以排除持有者仍存感染与传播病毒的可能性。世卫组织表示,当前尚缺可靠的科学数据证明疫苗能有效缓解病毒传播,因此暂不建议各国采用此类“护照”。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也曾表示,认为接种疫苗后就不会再感染,这是不对的。“现在,中美产品都表现出能防病情恶化,但也有一些不能防止轻症出现,这类疫苗接种者可能仍有传染性。”

二是可行性方面,“疫苗护照”的国际标准与技术互认存在困难。多名受访专家表示,“疫苗护照”是新生事物,既缺国际标准,也少技术规范,更难防造假。对已上市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国际上并无共识。在这种情况下,各国在“疫苗护照”上可能会先认可各自药监部门已经批准的疫苗,这势必造成标准的多样。

三是公平性方面,“疫苗护照”面临社会伦理挑战。香港大学医学院教授、病毒学家金冬雁认为,目前国际上存在疫苗分配不公,大量发展中国家国民难以获得接种机会,如果“疫苗护照”只面向少数发达国家,会造成更多不平等。有业内人士表示,“疫苗护照”会对无法接种疫苗者(如过敏症患者)或未获优先接种权的群体构成歧视。

专家建议加快国际互认

美国德州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教授张玉蛟认为,尽管“疫苗护照”仍存难题待解,但中国在达到群体免疫前,需要跟外界恢复人员和贸易正常往来,推行和接受“疫苗护照”势在必行。随着全球“疫苗护照”持有者持续增多,对该人群放松入境与隔离政策是打开国门的必经过程。

专家建议,抓紧研究“疫苗护照”持有配套政策。金冬雁认为,在国内尚未形成新冠病毒免疫屏障之前,要求“疫苗护照”持有者进行入境前后的核酸检测、搭配必要的抗体检测及适度隔离政策仍有必要。

查道炯建议,进一步明确对持有者的入境检测方式、隔离时间、发病医疗救助处理及费用承担等问题,给航空公司、机场地接、检验检疫提供更清晰指引。“同时,可与驻华外交机构充分沟通,就相关情形处置制定合作预案。”查道炯说。

另外,需加快与一些区域性组织开展疫苗接种互认谈判。黄严忠认为,采取逐国谈判方式进行“疫苗护照”互认耗时费力,最好通过国际组织牵头进行,“鉴于世卫组织对‘疫苗护照’态度审慎,中国可考虑借助与东盟、非盟等其他多边组织的集中谈判,加快推进相关工作”。

责任编辑:王静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