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后“脱欧”时代的英国“钱途”

2021-02-18 09:14
来源:半月谈网

杨成玉

自2016年英国全民公投决定“脱欧”以来,英欧间谈判可谓旷日持久。伦敦时间2020年12月31日晚23时,英国“脱欧”过渡期结束,英国与欧盟达成的未来关系协议开始生效。 2021年1月1日起,英国退出欧洲单一市场与欧盟关税同盟,开始真正意义上的“脱欧”。“脱欧”之后,英国将开启怎样的新生活?

距欧洲大陆最近的英国港口城市多佛尔1月1日平静迎来英国“脱欧”后的第一天

经济自主性将显著增强

“脱欧”后,英国在制定自身经济政策时不需再看欧盟“脸色”,制定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自主性提高。在此情境下,英国将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向市场释放更多动力,货币政策的制定也将更符合自身贸易与汇率利益的协调发展。

英欧贸易占英国对外贸易的份额举足轻重,英国退出欧洲单一市场和欧盟关税同盟势必对当前英欧贸易产生负面影响,如双方自由贸易模式顺利落地,则产生影响将极为有限。

对英国而言,其经济的长期挑战主要来自内部,即相对于其他发达经济体而言,生产力水平长期不足。国际比较数据表明,英国投资和研发支出水平相对较低,生产率较低的企业和技能较差的工人数量多,是其生产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英国需要专注于提高工人技能和升级基础设施,未来如何吸收投资、注入研发资金是塑造英国国际竞争力、决定其“钱途”的主要内部因素。

拥抱全球市场,开启新贸易模式

“脱欧”后,英国贸易政策更加独立,将给予英国参与全球范围自贸区谈判更大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在国际贸易层面看,英国可以更自由地拥抱全球市场。“脱欧”公投以来,英国积极对未来贸易体系展开布局。2018年初英国联合环太平洋11国举行非正式会谈,商讨成立太平洋旗舰贸易集团的可能性。英美贸易协定谈判也进入尾声,并有望在数字经济和服务贸易领域树立全球“高标准”。此前作为欧盟成员国,英国受益于数十个欧盟贸易协议,这些协议覆盖全球70多个国家,“脱欧”倒计时之际,英国政府紧锣密鼓地与第三国“复制”相关贸易安排。

英国试图打造一种新型贸易模式,一方面,在重视主要贸易伙伴(欧盟、美国、中国)关系和自身利益诉求之间寻找平衡;另一方面,发挥政策灵活性优势与发展中经济体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为经济全球化注入英国“活力”。

金融业受损,疫情冲击大

“脱欧”后,保持金融市场独立也是英国考量的重要因素。英欧之前并未就合并交易等业务达成一致,协定中的服务贸易内容也是模棱两可,未来服务贸易壁垒或将对英国金融服务业造成较大影响。与此同时,法国、德国也在极力争取替代英国金融中心的地位。从2018年开始,英国金融机构净投资均为负值,在“脱欧”背景下金融机构持续缩小在英国的投资,这反映了“脱欧”削弱了金融机构在英的投资动机,投资持续流失会进一步削弱英国金融国际竞争力。

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英国经济近10年来首次进入衰退周期,供需两侧均受到阻碍。投资进一步向欧盟转移,贸易严重依赖于外资企业,且对外贸易结构过于依赖中美欧市场。劳动力市场疲软,临时性失业飙升。受疫情冲击比较严重的服务业,导致金融市场低迷,同时也对制造业造成不小的打击。

总体而言,英国经济受制于内外一系列困境,短期看难有起色,即使疫情结束后,包括公共债务负担在内的经济影响也将持续很长时间。长期看,未来英国的“钱途”还是取决于经济复苏效率、核心产业竞争力以及对外关系的走向,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静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