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疗法是中国传统医学里的一颗璀璨明珠,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独特的经络腧穴理论和特色诊疗技术,奠定了针灸在中医界无可替代的地位。目前,世界有100多个国家在使用针灸,在缅甸,越来越多的民众也正在接受、使用和推广中医药以及针灸疗法。
中医药中心助力针灸推广
2018年,缅甸颁布规章制度,正式允许缅甸传统医院开设针灸科室,并允许使用针灸治疗疾病。目前,针灸已正式进入缅甸传统医科大学的课堂,成为缅甸传统医药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必修课。
2018年1月,云南中医药大学教师魏宁颐作为公派教师,前往缅甸传统医科大学任教,讲授中医学,其中包括针灸课。“缅甸的学生对中医药文化有着极大的兴趣,他们喜欢中医药,喜欢中医针灸,缅甸官员也很支持两国传统医药的交流合作。”魏宁颐说,中医针灸在缅甸民间使用比较广泛,不过接受过正规中医教育培训的针灸师数量却较为有限,高水平的中医针灸治疗师更是凤毛麟角。
2019年8月27日,中国-缅甸中医药中心在缅甸曼德勒揭牌成立。这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建立的海外中医药中心之一,也是云南中医药大学承担的首个中医药海外中心建设项目。该中心为缅甸学员开展包括传统医药专业培训,推动中医药与缅甸传统医药共同发展。魏宁颐担任该中心中方负责人。
中心成立后,云南中医药大学已组织两批10余人次专家医疗队到缅甸开展中医义诊活动,为缅甸当地近600名患者进行诊治。依托中国-缅甸中医药中心,云南中医药大学已组织开展了6期培训项目,累计为近300人次进行了中医药教育培训。
据了解,云南中医药大学每年选派优秀教师和专家赴缅甸传统医科大学教授不同的中医药课程,包括针灸学、推拿学、中医特色诊断等。接受培训的学员中,一部分来自缅甸传统医药司,另有一部分选自有医学背景的西医学医护工作者或医疗管理人员。其中部分优秀学员每年可直接前往云南中医药大学参加为期3周的理论和临床学习,接触更丰富的中医文化知识。
魏宁颐介绍,针灸已正式进入缅甸传统医药大学的课堂,成为缅甸传统医药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必修课。在缅甸传统医科大学,本科生第二年开始学习中医学基础,第三年开始学习针灸学;研究生第一年就必须学习中医针灸课程。来自缅甸传统医科大学的同学朱晶晶告诉半月谈记者,自己仅用了1年时间就掌握了针灸技术,现已可以独立在缅甸传统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实施针灸治疗。
中缅医疗交往造福两国人民
2017年至今,缅甸已通过海外中心将200余名学员送到中国,越来越多的缅甸民众开始了解、接受、使用和推广中医药。
缅甸针灸培训班学生觉觉温说,通过培训班学习了传统中医药知识,认识了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缅甸传统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官员凯蒂温表示,不少缅甸学生学习了如何使用针灸,并在自己的诊所开始应用,推广中医疗法。
云南省卫健委副主任陆林介绍,中国和缅甸在传统医药领域的合作始于2007年的大湄公河次区域传统医药论坛。该论坛由云南中医药大学发起主办,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六国轮流举办,现已连续举办9届,发展成为区域内传统医药领域影响颇大的交流平台。中国-缅甸中医药中心的建立更是有力推动了中医药在缅甸及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发展。
缅甸传统医科大学原副校长、缅甸传统医药司原司长觉登泰说,中缅两国的传统医学在基本理论上有相通之处,在疗法上各有所长。由于疗效较好,缅医与中医针灸疗法相结合的治疗手段越来越被缅甸民众接受。觉登泰表示,缅甸既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又是中国的友好近邻,双方加强包括传统医学在内的各领域互利合作,将造福两国人民。